偷蛋龙生活在哪?葬火龙的介绍

admin|
143

偷蛋龙生活在哪

窃蛋龙,是种小型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身长1.8到2.5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2007年3月24日,河南发掘世界上最小窃蛋龙化石。

中文学名窃蛋龙拉丁学名Oviraptor别称偷蛋龙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名称起源1923年由队长安德鲁斯率领的美国中亚考察队,在蒙古高原额仁大巴苏发现,发现时,它在一堆原角龙的化石附近,而且正在一堆化石蛋上,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认为这条龙正在偷取原角龙的蛋,美国中亚考察队领导者奥斯朋博士给它取名为窃蛋龙,并一直沿用。1993年,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专家马克教授来蒙古高原考察,并且发现了完整的恐龙胚胎化石。研究的结果是,这个胚胎是窃蛋龙的。他还发现这枚有胚胎的恐龙蛋化石与60年前发现的被窃蛋龙压在身下的恐龙蛋化石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那些卵不是原角龙的,而是窃蛋龙自己的,如此一来,它偷吃原角龙蛋的假设也就不成立。有的专家认为,窃蛋龙与鸟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他有很多与鸟类相似的行为和特征,当灾难来临时,他可能正在像鸟一样孵卵,它和一些爬行动物一样,产完卵后,会用沙土把卵埋上,埋好后,它却不愿匆匆离去,而是守候在这窝卵上,以防其他动物的侵害。为什么不更改窃蛋龙的名字,因为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窃蛋龙的名字是不能改变的。生物外形窃蛋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身长约两米,大小如鸵鸟,长有尖爪,长尾,推测其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偷蛋龙的化石是一个部分骨骼(编号AMNH6517),以及一个有15颗蛋(编号AMNH6508)的蛋巢。偷蛋龙是最像鸟类的恐龙之一。尤其是它们的胸腔拥有数个典型的鸟类特征,包含每个肋骨上都有一个突起物,可使胸腔更坚牢。偷蛋龙的一个近亲天青石龙,曾发现具有尾综骨,尾综骨是种愈合脊椎,可协助固定鸟类尾巴的羽毛。更原始的偷蛋龙类身上曾发现羽毛压痕,例如尾羽龙与原始祖鸟,显示它们身体上覆盖者大范围的羽毛,以及有羽毛的翅膀与尾巴的羽毛丛。天青石龙的尾综骨也显示它们拥有尾巴羽毛丛,显示偷蛋龙类普遍拥有羽毛丛。此外,葬火龙标本的孵化姿势,显示它们使用有羽毛翅膀来覆盖恐龙蛋。这些物种与偷蛋龙有非常类似的生理结构特征,所以偷蛋龙极可能也拥有羽毛。偷蛋龙传统上被叙述成有独特的冠饰,类似食火鸡。然而,对于数个偷蛋龙科标本的重新检验,显示这些著名、有高冠饰的标本可能属于葬火龙属。偷蛋龙可能也有冠饰,但因为头颅骨标本被压碎过,所以无法得知冠饰的正确大小与形状。窃蛋龙体形较小,很像火鸡,具有长长的尾巴,在外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部短,而且头上还有一个高耸的骨质头冠,非常显眼。它的口中没有牙齿,但是其喙部是两个尖锐的骨质尖角,这对尖角就像一对叉子一样具备了牙齿的功能,其作用和鹦鹉的喙差不多,它的喙强而有力,可以敲碎骨头。窃蛋龙的前肢很强壮,每个掌部上还长着三个手指,上面都有尖锐弯曲的爪子。第一个指比其他两个指短许多。这个指就像个大拇指,可以向着其它两个指呈弧状弯曲,能把猎物紧紧抓住。窃蛋龙行动敏捷迅速,凭借两条长长的后腿与腿上三个壮实的爪,它可以高速奔跑。食性生活在蒙古的窃蛋龙除了食用有限的植物果实以外,也会利用它喙部十分坚硬的骨质尖角去找寻其他的食物,因为它能够很容易地刺穿软体动物的外壳,所以古生物学家推测它可能是一种杂食性的恐龙,或许它真的会啄开其他恐龙的蛋去吸食其中的蛋液。如果它一旦被体格强壮但速度较慢的恐龙发现了的话,那么它唯一能选择的方法就是飞速逃离。此外,窃蛋龙喜欢群体生活在一起,而且自己进行孵化抚育活动。研究发现,窃蛋龙长而有力的后腿非常适合在水中跋涉,灵巧的前肢则可以轻而易举地抓起水中的生物,而发达的颈部肌肉也可以使它们很容易地摘取高处的树叶和浆果。由此,人们得出结论:窃蛋龙是典型的杂食性恐龙。无论是植物,还是小型昆虫,或是一些水生生物,都能成为它们的美食。所属分类偷蛋龙起初被奥斯本分类于似鸟龙科,因为它们的缺乏牙齿喙状嘴。奥斯本也发现偷蛋龙与纤手龙之间的相似处,纤手龙被认为是偷蛋龙的近亲。在1976年,瑞钦·巴思钵(RinchenBarsbold)建立偷蛋龙科,包含偷蛋龙与它们的近亲,而模式属为偷蛋龙。偷蛋龙的最初标本保存并不良好,尤其是头颅骨遭到压碎且变形,但在70年代与80年代发现了许多新的较完整偷蛋龙标本。在1976年,瑞钦·巴思钵将另外六个标本归类于偷蛋龙属。10年后,瑞钦·巴思钵将部分标本建立为新属窃螺龙。其中一个编号IGN100/42标本,因为它的良好保存状况与大型体型而著名。在1981年,巴思钵将编号IGN100/42标本归类于偷蛋龙。这个标本成为最常在科学文献中被叙述的偷蛋龙与偷蛋龙科标本。然而,当科学家重新叙述位于蛋巢的偷蛋龙标本时,他们发现这个有类似食火鸡高冠饰的标本,较类似葬火龙,而非偷蛋龙最初被叙述的标本。因此,他们将编号IGN100/42标本暂时分类于葬火龙。

葬火龙的介绍

葬火龙(学名Citipati)是偷蛋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活于上白垩纪的蒙古,详细地点即戈壁沙漠乌哈托喀的德加多克塔组。它是最出名的偷蛋龙科恐龙之一,因为它有着几组保存完好的骨骼,包括几个在巢中孵蛋的标本。这些标本巩固了恐龙与鸟类之间的关联。葬火龙与偷蛋龙的外表类似,两者常被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