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怎么弄?海蜇(水母)为什么叫海蜇(水母){我要的是原因}

admin|
209

海蜇怎么弄

千万不要以为被海蜇蜇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被海蜇蜇伤轻则红肿疼痛、发冷、胸闷,严重时可因呼吸困难、休克而危及生命,所以对蜇伤面积较大、全身反应严重者,要及时到医院治疗。海蜇的触手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内含有毒液,其成分主要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此外还有强麻醉剂、致痛剂、组胺等。游泳者裸露的肢体被海蛰蛰伤后,感觉刺痛、灼痛或刺痒,继而蛰伤处出现条索状排列的红斑、丘疹,亦可有水疱、大疱及瘀点、瘀斑。轻者12天皮疹可消退,多数患者12周皮疹结痂而愈。若全身多处被蛰伤或被大型水母及毒性强的海蜇蛰伤,常在14小时内出现畏寒、发热、腹痛、倦怠、出冷汗,少数出现胸闷、口吐白沫、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肺水肿,严重者可致死亡。一旦被海蜇蛰伤,切勿用淡水冲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粘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亦可用海水冲洗。有条件者可用酒精或碱性洗液冲洗或喷洒患处,如10%碳酸氢钠等。对皮损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被海蜇蜇伤后要擦拭患处,不要让毒素在皮肤上存留,可以用干沙、毛巾擦拭。毒素具有酸性,用香皂和明矾水等碱性的物质冲洗或涂抹可以中和毒素,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冰袋冷敷。

海蜇(水母)为什么叫海蜇(水母){我要的是原因}

水母亦称海蜇,属腔肠动物。水母全身柔软,没有坚硬的骨骼。整个身体分上下两部,上部是圆形伞部,样子很像帽子和蘑菇,下部垂挂着许多须状物,称作腕或触手。在海水中,水母像是一团团半透明的胶状体,似成形又未成形,时起时落,随波荡漾。宋代沈与求诗称“复如缁笠绝雨缨,混沌七窍俱未形。块然背负群虾行,嗟其巧以怪自呈。”。在古藉上也有不少记载,较为详细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海蛰“大者如床,小者如斗,无眼目腹胃,以虾为目,虾动蛇沉”。大型水母伞部直径可达1米。沙蛰伞部直径达1.6米,重175公斤。面蛰略小,伞部直径约40厘米。水母伞部呈青蓝色或暗红色或暗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