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是什么动物图片?耳朵都有“天线”的狞猫和猞猁,是同一个物种吗

admin|
166

猞猁是什么动物图片

猞猁(学名:Lynxlynx),罗马尼亚国兽,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猫科,为喜寒动物。栖息环境极富多样性,主要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北部。猞猁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体粗壮,尾极短,通常不及头体长的1/4。四肢粗长而矫健,耳尖生有黑色耸立簇毛,两颊具下垂的长毛,上体浅棕、土黄棕、浅灰褐或麻褐色,或为灰白而间杂浅棕色调,腹面浅白、黄白或沙黄色,尾端呈黑色。猞猁外形似猫,但比猫大得多,属于中型的猛兽。体重15-30千克左右,体长80-130厘米,尾长16-23厘米。身体粗壮,四肢较长,尾极短粗,尾尖呈钝圆。耳基宽。耳尖具黑色耸立簇毛,两颊有下垂的长毛,腹毛也很长。脊背的颜色较深,呈红棕色,中部毛色深;腹部淡呈黄白色;眼周毛色发白,两颊具有2-3列明显的棕黑色纵纹。背部的毛发最厚,身上或深或浅点缀着深色斑点或者小条纹。这些斑点有利于它的隐蔽和觅食。背部的毛色变异较大,有乳灰、棕褐、土黄褐、灰草黄褐及浅灰褐等多种色型。有些部位的色调是比较恒定的,如上唇暗褐色或黑色,下唇污白色至暗褐色,颌两侧各有一块褐黑色斑,尾端一般纯黑色或褐色,四肢前面、外侧均具斑纹,胸、腹为一致的污白色或乳白色。其冬毛长而密,冬季,大爪子上包被着长而密的毛茸茸的兽毛,在厚厚的积雪移动,相当于提供了雪靴的效果。两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长着耸立的长长的深色丛毛,长达4-5厘米,其中还夹杂着几根白毛,很象戏剧中武将头盔上的翎子,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的气势。耳壳和鼻毛能够随时迎向声源方向运动,有收集音波的作用,如果失去鼻毛就会影响它的听力。猞猁的两性特征区别不大,仅在身材和体重上有所表现:雄性猞猁比雌性猞猁身材稍微大一点,体重也稍微重一点(1-2千克)。

耳朵都有“天线”的狞猫和猞猁,是同一个物种吗

在小型野生猫科动物里面,猞猁算得上是比较出名的一种,它是最能适应寒冷的猫科动物之一,喜欢在雪地里面捕食兔子。而在整个猫科家族里面,有一种外形与猞猁较为相像的动物,时长也会被人们认错,这种动物就是狞猫,一些对于猫科动物不是很熟悉的人们,因为狞猫耳朵尖上也有两簇像“天线”一样的黑毛,而将它误认为是猞猁,这其实是错误的认知。

这种错误的叫法并不是如今才产生的,实际上在以前,由于信息没那么发达,甚至一些较为权威的科普方也将它们混淆了,那就更别提普通的动物爱好者了。

狞猫与猞猁虽然在外形上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但是如果仔细分辨的话,还是有很多各自的特点的,比如猞猁的毛发比较“花”,而狞猫则更接近于纯色,这是它们最为显眼的标志。

狞猫

关于狞猫

狞猫是猫亚科狞猫属里面的物种,原先普遍认为狞猫一共有9个亚种分化,但是经2017年重新修订之后猫科动物分类报告里面,狞猫的三个亚种被认为是有效的,分别是:南非亚种、北非亚种及亚洲亚种,其中南非亚种是指名亚种。

狞猫与非洲狞猫的亲缘关系很近,它们与薮猫共同构成猞猁血统,大约在2.93-1.19百万年前,狞猫与非洲狞猫开始分化,并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

狞猫的传统与现代分类

狞猫通常是夜间行动,但是人们在白天也能够观察到它们的一些活动,只不过相对来说,白天的活动频率很低,最近南非的一项研究表明,狞猫的活跃度似乎受温度的影响,当温度下降到20摄氏度的时候,狞猫最为活跃,当温度上升时,它们的活动也随之停止。

狞猫的主食是一些小型的动物,哺乳动物通常占饮食来源的80%以上,尤其是鸟类和鼠类,堪称狞猫的最爱,比如生活在印度西部的狞猫,啮齿动物占据了狞猫食物来源的70%。

狞猫主要生活在一些林地、半沙漠地带和灌木丛中,目前狞猫的生存状况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狞猫非常常见,尤其在食物较为充足的南非和纳米比亚南部地区,狞猫呈现了扩张的趋势,以往没有狞猫分布的区域,如今也有了。

在阿拉伯半岛上,狞猫也很常见,种群数量呈现出了稳定的趋势,但是尽管狞猫的生存状态是无危,在某些地区还是受到了威胁的,比如在埃及、沙特阿拉伯等,狞猫十分罕见。

猞猁

关于猞猁

猞猁与狞猫一样,同属于猫亚科里面的成员,但是却属于猞猁属,广义上猞猁包含伊比利亚猞猁、加拿大猞猁、欧亚猞猁及短尾猫,狭义上指三大猞猁亚种,更小的范围则单指欧亚猞猁这一指名亚种。

猞猁是喜寒的动物,喜欢栖居在寒冷的高山地带,当大雪覆盖的时候,猞猁会适当往低地走,主要目的是躲开深雪及追逐猎物,它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兔子等小动物。

猞猁属4种动物

猞猁最主要的活动时间是黄昏及夜间,白天主要在一些植被比较茂密,或者比较隐秘的场所睡觉,不过,在食物匮乏的季节,白天也能够观察到它们的行动。

猞猁成年之后便独居生活,其狩猎范围从20-450平方千米不等,这主要取决于猎物的密度。雌性猞猁之间的领地并无交集,雄性猞猁的领地则囊括多个雌性领地,它们会用气味进行标记,当食物匮乏的时候,雄性猞猁会往更远的地方觅食。

猞猁的栖息地主要是一些寒温带森林、草原等等,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目前生存状态也不需要太过担心,从太平洋西岸到乌拉尔山脉,大约有22510只欧亚猞猁在这生活着;

伊比利亚猞猁虽然在早些年濒临灭绝,后来经过数十年发展,截止到2012年的时候,个体数量已经达到了326只了;

加拿大猞猁虽然目前受到多方面威胁,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相较于历史分布涞蓝,其栖息地仅减少了5%左右,算是比较乐观的。

狞猫与猞猁的亲缘关系较远

要搞清楚狞猫与猞猁之间的区别,我们首先就要从亲缘关系说起,现代猫科动物都由共同的祖先发展而来,最早可追溯到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经过漫长的演化,猫形类中的古猫类最终存活,并且分成三个分支,后来这些分支里面,又只有真猫类存活了下来,真猫类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分化成猫族和豹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现代猫科动物中的猫亚科及豹亚科。

相对于猫亚科来说,豹亚科成员很少,只有7种,分别是狮、虎、豹、美洲豹、雪豹、云豹、马来云豹,猫亚科成员就很多了,早先单独一个亚科的猎豹,如今也已并入猫亚科。

狞猫与猞猁虽然同属猫科动物,但是两者却隔得比较远,狞猫与薮猫的关系较近,猞猁则与猎豹的关系较为亲近,所以尽管狞猫与猞猁虽然在外形上有些像,但却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连近亲都算不上。

分布地域的差别

狞猫的主要生活区域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在北非有少量分布,在亚洲,则主要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中东及印度西部等地区,它喜欢栖居在森林、沼泽低地、半沙漠地带和灌木丛中,尤其喜欢降雨量比较少,但是却被植被覆盖的干旱地带,狞猫能够适应各种地形环境。

从历史分布区域来看,狞猫的分布图与猎豹的分布图很相似,并且与一些种类的瞪羚分布图差不多。

狞猫分布图

猞猁家族的分布区域与狞猫几乎没有重合,由于它们是喜寒物种,大多数栖息地都在北半球偏北的地方,欧亚猞猁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中部及东部有少量分布;

加拿大猞猁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即北美洲北部地区;

伊比利亚猞猁则分布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由于其主要栖息地是在西班牙的一些山地里面,所以国际上也称呼它们为西班牙猞猁。

猞猁分布图

从分布地域来看,狞猫与猞猁的分布区域并不重合,狞猫生活在气候较为炎热的地带,而猞猁则喜欢寒冷的地区,环境气候的不同,造就了两者食性及外形上的差异,狞猫主要以一些鸟类、鼠类为食,而猞猁则喜欢捕食雪兔等小动物,当积雪覆盖,食物较为匮乏的季节,猞猁也会捕食一些中大型的猎物,较大的欧亚猞猁甚至能够单独捕杀体重在150千克左右的成年鹿。

外形上的差异

狞猫与猞猁最像的地方就是耳朵尖都有两簇黑毛,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所以很多人都将狞猫也认为是猞猁的一种,但是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狞猫是一种细长、中等大小的猫科动物,成年雄性狞猫体重为12-18千克,雌性体重为8-13千克,尾长大约26-34厘米。犬齿很长,脸比较短,身上的毛发呈现出棕褐色或者沙红色(也有纯黑色的个体),毛发较短且浓密。

狞猫

猞猁身上最大的特征就是尾巴较短,无论是哪个亚种的猞猁,其尾巴与身体极不成比例,大约只有11厘米左右的样子。根据亚种的不同,无论是体型还是外形上,都有些不一样,欧亚猞猁体重为18-30千克,毛色会随季节变化,在夏季时为棕色,到了冬季时则为银灰色或者灰棕色;加拿大猞猁体重为8-11千克,毛色为银棕色;伊比利亚猞猁体重在9-15.9千克,毛色为黄褐色或者亮黄色。

猞猁

从外形上看,狞猫与猞猁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差异:

  • 狞猫耳朵背是纯黑色,猞猁为花色;
  • 身体毛发狞猫几乎是纯色,猞猁有斑点;
  • 狞猫身上毛发较短,猞猁毛发较长且比较蓬松;
  • 狞猫的下巴没有长毛,猞猁的下巴有“络腮胡子”;
  • 狞猫从额头到鼻子有两条黑色的条纹,嘴巴有黑色轮廓;
  • 猞猁尾巴很短,相较于身体来说,四肢显得格外粗壮。

狞猫(左)与猞猁(右)

从上面的一些特征上看,就很容易区分出狞猫和猞猁了,目前无论是狞猫还是猞猁,其生存状态都无需太过担心,而且就从适应性上面来看,两者也差不多,短时间内不会大量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没有遭受到威胁,实际上栖息地丧失,人为捕杀等因素仍在影响着狞猫和猞猁,比如在阿拉伯半岛,道路和居民点的扩张使得狞猫的栖息地变得碎片化;在侏罗山人为因素导致猞猁死亡占据了猞猁死亡总数的70%,所以保护野生猫科动物刻不容缓,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