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鸫鸟是我们国家的保护动物吗
乌鸫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在我国乌鸫鸟不是国家鸡保护动物。因为,在我国西北、华北、青藏高原边缘、西南、华中、东南和华南的广东大区域都有分布。我国是乌鸫鸟的主要繁殖地。乌鸫(学名:Turdus merula):是鸟纲、雀形目、鸣禽亚目、鸫科、鸫属的鸟类。体重55-126克,体长210-296毫米;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色。主要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高度从数百米到4500米左右均可遇见,尤其喜欢栖息在林区外围、林缘疏林、农田旁树林、果园和村镇边缘,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乌鸫是瑞典国鸟。
乌鸫鸟是几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在欧洲,繁殖种群估计为54,800,000-87,100,000对,相当于110,000,000-174,000,000个成熟个体(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全球物种数量很可能落10,000,000-500,000,000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
趋势判断:在欧洲,从1980年到2013年的总体趋势正在增加(EBCC,2015年)。
形态特征
乌鸫雄鸟全身大致黑色、黑褐色或乌褐色,有的沾锈色或灰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是黑色。下体黑褐,色稍淡,颏缀以棕色羽缘,喉亦微染棕色而微具黑褐色纵纹。嘴黄,眼珠呈桔黄色,羽毛不易脱落,脚近黑色。
嘴及眼周橙黄色。雌鸟较雄鸟色淡,喉、胸有暗色纵纹。虹膜褐色,鸟喙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色。
幼鸟上体自额至尾上覆羽,包括两翅的内侧覆羽均棕褐色,各羽具浅白色羽干纹。颏、喉中央棕白,缀以少许褐色斑,喉侧、胸和上腹等棕白微染栗色,各羽端缀以棕褐色矢状斑;两胁、下腹和覆腿羽均乌棕色,微缀以棕白色羽干纹;尾下覆羽暗褐色。
分布与栖息地
乌鸫的亚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北美等大陆上,在加那利群岛等岛屿上也可以见到其踪迹。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乌鸫则是后来人为引入的。
其西部和南部的亚种种群数量都很稳定,但是北部的乌鸫因为会进行迁徙而使得其数量在每年不同季节间发生变化。不过生活在都市区的乌鸫也有可能就留在温暖的、食物丰富的城市里过冬,而不进行迁徙,它们的繁殖季也较靠前。
大多数的乌鸫都生活在林地中,它们喜好在落叶树上筑巢。不过在一些人类的花园里面,其密度比林地中的最高的10公顷一对还要密集,达到平均7.5公顷一对。纬度更高的地区,其栖息地则主要由环颈鸫占据。
在欧洲,乌鸫生活在海拔1,000米(3,300英尺)以下的地区,北美洲在海拔2,300米(7,500英尺)以下,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为在海拔900~1,820米(2,950~5,970英尺)。
只有喜马拉雅地区的亚种会生活在更高的地区,例如T. m. maximus的活动范围高达海拔3,200~4,800米(10,500~15,700英尺),在冬季也还高于在海拔2,100米(6,900英尺)。
它们有时也会漂泊到本来不生活的地区,例如一些从饲养环境中逃出的乌鸫在1971年出现在了魁北克,当时这并非学界认可的乌鸫分布范围。后来1994年在纽芬兰博纳维斯塔发现了野生种,其分布区才向北更进一步。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乌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