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螈鱿螈是药材吗主治什么啊
俗称娃娃蛇,在云南西部地区分布较广,为当地特有的品种,由于其除去内脏的干制品称“蛤蚧”,可入药,又以其色斑艳丽,活体也被出售饲养观赏,因此目前数量急剧减少,而且它肉质鲜美,有很强的经济价值。红瘰疣螈就是一种两栖动物,只是现在的数量在极速的进行减少,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红瘰疣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更加就不知道这种动物还能够有药用价值,这种动物大部分都是作为观赏的,大部分都是生长在云南,不过也有一部分的红瘰疣螈被用做中药材的,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肾经。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应用:1、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本品兼入肺肾二经,长于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为治多种虚证喘咳之佳品。常于贝母、紫苑、杏仁等同出,治虚劳咳嗽,如蛤蚧丸(《圣惠芳》);或与人参、贝母、杏仁等同出,治肺肾虚喘,如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2、肾虚阳痿。本品质润不燥,补肾助阳兼能益精养血,有固本培元之功。可单用浸酒服即效;或与益智仁、巴戟天、补骨脂等同出,如养真丹(《御院药方》)。有毒,但对人体无害!药用价值大,民间用来治疗泌尿系统方面疾病。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用于今年干旱,在野外不易找到。
怎样区别蚯蚓和蚓螈
蚯蚓:蚯蚓体呈圆柱状,细长,各体节相似,节与节之间为节间沟(intersegmentalfurrow)。
头部不明显,由围口节(peristomium)及其前的口前叶(prostomium)组成。口前叶膨胀时,可伸缩蠕动,有掘土、撮食、触觉等功能。
围口节为第1体节,口位其腹侧,口前叶下方。肛门在体无端,呈直裂缝状。自第2体节始具刚毛,环绕体节排列,称环生(Pperichaetine)。
刚毛简单,略呈S形,大部分位于体壁内的刚毛囊中。
性成熟个体,第14-16体节色暗肿胀,无节间沟,无刚毛(Pheretimahupeiensis腹面有刚毛),如戒指状,称为生殖带或环带(clitellum)。生殖带的形态和位置,因属不同而异。生殖带的上皮为腺质上皮,其分泌物在生殖时期可形成卵茧(cocoon)。生殖带的第一节即第14体节腹面中央,有一雌性生殖孔;第18体节腹侧两侧为一对雄性生殖孔。纳精囊孔(seminalreceptacleopening)2一4对,随种类不同而异。
蚓螈两栖纲蚓螈目一类动物的总称,是一种与蚯蚓类似的两栖动物。拉丁文名_eryops[er-ee-ahps]名称含义,“拉长了的脸”。日间栖息在土壤中,在夜间才出来觅食,绝大多数的蚓螈,主要是在陆地上活动.它们与蚯蚓最大的不同处就在于它们有嘴巴用以进食,同时还拥有眼睛,虽然眼睛不是很发达.这种两栖类的存在一般人是很难察觉的.大型蚓螈,多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会捕食小型蜥蜴.一般切碎的鱼虾肉或面包虫都可以接受.人工饲料也能够欣然接受,在食物供给上并不会有任何困难.至于雌雄的辨别一样也十分困难,雌蚓螈将卵在体内孵化并让幼体成长至一定长度才会产下.因此幼体产下后便能够脱离雌蚓螈独立谋生.体细长,有缢纹环绕,形成许多排环褶。每1环褶间有排列成行的腺体和真皮骨质小鳞,下陷在真皮层内,背面褶间小鳞多达千行,仅个别属无鳞。头侧有1可伸缩的“触突”,可能与嗅觉有关。眼小,无眼睑,眼隐于皮下或为薄的膜骨所覆盖。雄性泄殖腔壁能翻出成为交接器。体内受精。除1科为水栖外,其余都是穴居,栖息在各种淡水域附近的潮湿穴洞内。夜出觅食蚯蚓、白蚁等。卵生或卵胎生。孵出时,鳃裂没有封闭,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鳃裂封闭,鳍褶消失,触突明显伸出,而完成变态。卵胎生的以胚期的齿刮取母体输卵管壁分泌的乳汁状物作为营养物质。在现生两栖类中仅蚓螈目有骨质小鳞,头部骨片间一般无大窝孔。前者是古老特征,后者与古两栖类中无大窝孔者相似。可能与壳椎亚纲的缺肢目或晚石炭世的弛顶螈(lysorophus)有渊源关系。石炭纪有可疑的化石;巴西发现古新世的一块躯椎确认为是蚓螈目的。中国仅有1种,即版纳鱼螈。是我国蚓螈目的唯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