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会捕食成年大熊猫吗?大熊猫的生活特点是什么

admin|
96

老虎会捕食成年大熊猫吗


大熊猫是我国最具知名度的动物,因为有着憨厚的身形加上萌萌的外表,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受欢迎,在网上同样也很火,经常被制成各种表情包以及图片从而进行广泛传播。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面,熊猫都是可爱的象征,但是你知道吗?这些都局限于圈养状态下的大熊猫,一旦我们将目光聚焦在野生状态下的大熊猫时,就必须忘掉之前所有的印象,把它们当成真正的熊来看待。


我们都知道,野生东北虎有捕食黑熊、部分棕熊的经历,简单说东北虎每年都会捕些熊打打牙祭,而且熊在老虎的食谱里面占据了不小的比例,“阿穆尔虎”工程中观察到的东北虎捕食熊的事件就有9起,其中3例黑熊,6例棕熊。

对老虎捕猎统计及粪便研究发现,熊占老虎食物来源的7.1%,其中黑熊占5.2%,棕熊占1%。介于东北虎能够捕食熊这件事情,很多人会产生这种疑问:老虎捕食过大熊猫吗?


近现代中国老虎的分布情况

经过时代的变迁及发展之后,如今的大熊猫和老虎已经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再无交集,虽然大熊猫与老虎在自己的栖息地里面,都是最强悍的那类野兽,但如果在同一片生境中,究竟谁的生态位更高,现在的我们不得而知。

我国是全世界老虎亚种数量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有5种老虎,分别是东北虎、华南虎、新疆虎、孟加拉虎以及印度支那虎,随着最后一头新疆虎的消失,我国就只剩下4种老虎了。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观点,认为老虎的起源地就在中国,也就是当时华南虎生存的地方,经过数次迁徙之后,最终才形成9个亚种。

历史上我国大部分的地方都有老虎,其中华南虎数量最多,占据的栖息地最广,虽然名字上听起来像是华南地区才有的物种,但是实际上西南、华北、华中、华东、晋南等多个区域里面,都有着华南虎的分布。它是我国独有的老虎亚种。

华南虎

由于老虎是食肉动物,而且位于食物链的顶端,不管是野生动物还是人类饲养的牲畜,甚至是人类本身,都有可能会被老虎捕食。如今我国已经没有野生华南虎了,剩余的全部被人们圈养了起来。

新疆虎就是里海虎在我国新疆一带的分支,仅分布于新疆中部腹地,由于地形气候的原因,新疆虎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栖息地。在1899-1961年这段时间里面,新疆虎开始大量减少。

其中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塔里木河流域里的新疆虎渐渐消失了,到了60年代,整个新疆已经再也没有发现有老虎的生活痕迹了,虽然在此之后,民间有许多目击事件流传出,但都无法考证真伪。到了今天,新疆虎已成传说。

新疆虎

东北虎在国际上又被称为西伯利亚虎,但是这个名字似乎并不太准确,因为西伯利亚虎看起来就像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带都有似的,实际上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当今的分布区域上看,叫东北虎更为合适一些。

在外东北一带没有被沙俄占据之前,东北虎是属于我国独有的品种,古人将它叫做“满洲虎”,1858年之后,东北虎就不再是我国独有的品种了。其实东北虎的历史变迁是充满曲折的,简单来说就是在中俄之间相互移来移去。

东北虎

19世纪末的时候,我国有2000头野生东北虎,俄国有800头左右,但是在这之后每年就有上百只老虎被杀害,到了20世纪30年代时,俄国就只剩下20-30头野生东北虎了。

当然,老虎也是挺聪明的,俄国大肆捕杀东北虎的时候,它们感受到了危险,就往我国这边转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国野生东北虎数量远远多于俄国。

由于俄方在1947年之后就逐渐意识到老虎的重要性,并且做出了许多保护措施,加上后来我国过去的那一大批,俄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增长很快,21世纪初时,就已经恢复到了500头。

结合中俄两边的统计数据来看,当代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大约在589-600头左右,分布在西伯利亚东南一隅,及我国东北一角,其中我国仅有27头左右。

孟加拉虎

我国虽然有孟加拉虎及印度支那虎,但从历史分布区域及数量来看,都远远没有形成规模,其中孟加拉虎主要在云南省西部一些地区、川西某些区域及西藏东南一角,数量很少;印支虎在我国则仅在云南一些地方出现,数量同样稀少。

如今全世界39种猫科动物里面,我国除家猫之外占据了12种,分别是虎、豹、雪豹、云豹、豹猫、荒漠猫、亚洲金猫、欧亚猞猁、兔狲、丛林猫、石纹猫及野猫,从这些猫科动物的分布区域来看,大型猫科动物似乎更爱西南一带,单单是四川甘孜新龙县,就发现了7种野生猫科动物。


大熊猫的历史变迁与生存现状

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它们生活地足够久,久到那时候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大熊猫成员是始熊猫,它们大约生活在距今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长得跟现代的大熊猫有点像,但是又不是很像,体型也比较小,跟一只比较胖的狐狸差不多。当时的熊猫们,是跟剑齿虎生活在同一片区域的。


后来到了更新世,在整个更新世期间,熊猫的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布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绝大多数地方,到了巴氏大熊猫出现时整个熊猫家族进入了全盛时期,再后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第四纪冰期,大多数史前动物都消失了,北方熊猫绝了迹,南方熊猫的分布区域也逐渐缩小,熊猫进入历史衰退期。

其实从熊猫的演化进程来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是始熊猫、小种大熊猫、巴氏大熊猫,以及现代大熊猫。


大熊猫喜欢栖息在温凉潮湿的地方,其栖息地的湿度常在80%左右,如今大熊猫的分布版图大不如前了,整个栖息地看起来呈带状分布,但又不相连,被分成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多个区域,而大熊猫自然而然的就被分成多个孤立的种群,其中80%以上都生活在四川境内,其余的则在陕西、甘肃等地方。根据2014年国家的普查结果来看,野生大熊猫数量为1864只。

野生老虎和大熊猫能相遇吗?

目前大熊猫与老虎是不可能相遇了,但是如果时间往前推移的话,它们是能够相遇的。从华南虎的历史分布范围来看,它与大熊猫的栖息地有很大一部分重叠在一起,说古时候它们能在野外见面,这一点也不奇怪。

在对一些大熊猫上颌骨和牙齿化石的研究发现,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它们广泛分布于河南浙川县、西南山区等地。甚至到了南北朝时期,河南、山西等泛北部地区依然生活着大熊猫,而这些地方,可都是生存着华南虎的。

大熊猫化石分布图

时间往后推移,华夏大陆进入了一个寒冷期,时间节点大约是公元初到600年,由于气候变化,北方竹子减少,大熊猫也逐渐南迁。在隋唐至北宋时期,在西安到江南一带,还是有大熊猫生存的。

在600-1000年间,整个华夏大陆还是比较温暖的,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并没有缩小多少,直到明清之际,又一个寒冷期的到来,使得大熊猫的分布区域进一步缩小至西南地区和一些亚热带山地中。


从《归州志》等一些古籍和地方志等文献里面我们不难看出,大熊猫的栖息地一直缩小,甚至在16-19世纪这段时间里面,西南、华南、华中、华东等地带还是有大熊猫分布的,在这之后,我国除西南、甘肃等适合大熊猫生活的区域之外,其他地方的熊猫几乎绝迹了。

而后来华南虎被当成害兽,遭到了大规模的杀害,变成了人们圈养起来的物种,熊猫与老虎在自然条件下已无重叠。

老虎、大熊猫的习性分析

说来也奇怪,既然大熊猫与华南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大部分的生境是重合的,但为什么与东北虎捕食熊这种事很多记载不同,从古至今甚至没有听过老虎捕食过熊猫,或者熊猫杀死过老虎呢?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关于老虎的画作很多,但是关于大熊猫的画作却很少,按理说我国古代绘画水平如此高超,在某些朝代大熊猫又是瑞兽的象征,不可能没有留下画作吧?其实这都源自于老虎与熊猫的习性不同。

以虎为主题的画作

老虎虽然是大自然里面的顶级捕食者,不过它是森林系统下的捕食者,且独居,常以伏击的方式捕获猎物,这就意味着老虎的性格十分谨慎,不会像开阔地带的狼群那样追逐食物,甚至可以说不太愿意冒险。

但老虎归根结底还是捕食者,需要不断进食补充自身的能量,这就使得老虎必然要经常在生境中走动,以便寻找猎物,而这些猎物就包括牲畜,甚至是人类。

大熊猫虽然保留着熊的外表,同时具备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及战斗系统,但是自从它食性转变为以竹子为主之后,就变成了一种很“懒”又“胆小”的生物,被称为“竹林隐士”,由于大熊猫对竹子热量的吸收率远比食肉的低,以至于它们一方面需要大量进食,另一方面又需要减少消耗,开源节流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大熊猫一天不是在吃就是在睡觉,很少外出活动。因为要吃饭和睡觉,在林间“闲逛”的次数就少了很多,遇上人类、老虎的概率自然也就不大了。


另一方面,大熊猫虽然不好战,但“防人之心不可无”,野生的大熊猫警觉性很高,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进入近现代之后,直到1869年法国生物学家戴维才在雅安境内发现它们,此前世界对熊猫一无所知。

它善于爬树,通常会爬树侦察情况,当它发觉到有危险靠近时,会本能地逃离,遇到危险会立刻爬到树上,甚至直接在树上睡觉。老虎虽然会爬树,但相对于熊猫来说还是差了一点点,加之老虎谨慎的性格也不太愿意与战斗力强悍的成年熊猫作过多的纠缠。

大熊猫、老虎的战力分析

大熊猫在历史上与老虎的分布区域有重合,但是没有任何资料能够说明老虎捕食过它,也没有任何资料说明熊猫能杀死老虎,因此目前我们只能从理论去分析。

大熊猫外号“食铁兽”,它的咬力不俗,一只117.5千克的大熊猫,其犬齿咬力能够达到1815.9牛顿左右,约等于185.3千克,咬力商为141.8,同为熊科的棕熊,251.2千克的体重,咬力在1894.9牛顿,咬力商为90.3,而177.8千克的老虎,犬齿咬力为2164.7牛顿,咬力商为129.1。


在野生动物里面,除了咬力之外,身高体重同样是战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成年大熊猫体长1.2-1.9米,肩高0.6-0.9米,平均体重为100-115千克,较大雄性个体能够达到160千克以上。

在整个熊科里面,大熊猫虽然没有北极熊、棕熊、美洲黑熊等体型大,排在倒数的位置,但是却也跟眼镜熊、亚洲黑熊等差不多,并没有比它们小多少,属于体型中等的熊类。


大熊猫虽然咬力强、体重大,但是却也并非如网传的那般强悍,由于不太需要捕食,它的犬齿呈现出了退化的趋势,与大多数肉食动物相比,都要偏小一些,相对应的,为了方便啃食竹子,臼齿变得更大,更适合“磨”食物。

另外,大熊猫虽然也有爪子,但长度在熊科里面算是最短的,也不太擅长用来打斗,加之不需要捕猎活物,现代大熊猫的战斗技能已经很大程度弱化了。


再来看看老虎方面,华南虎算是比较小型的老虎,只比苏门答腊虎大一点点,成年雄虎体重在130-175千克之间,雌虎相对来说小一点,大约在100-115千克之间。

老虎是自然界里面最富盛名,也是最强悍的捕食者,几乎能够猎杀森林里面见到的任何动物,其爪子、牙齿,都是食肉动物里面“顶尖配置”,犬齿露出牙龈部分约为4-5.3厘米左右,比熊猫的2.3厘米长多了。

从数据上看,虽然华南虎在体重上面没有占据任何优势,但如果老虎与大熊猫开启“死斗”模式的话,我毫无疑问是支持老虎赢的,但是放到实际生活中来看,最直接的参照对象就是东北虎与棕熊。

“阿穆尔虎”工程里面记录了一只名叫“Dale”的东北虎,它体重为202千克,是该项目中发现的最大型的老虎,它一共捕杀了4头棕熊,无一例外都是母熊,其中一头体重在150-200千克之间,另外Dale在捕食棕熊的过程也曾受过伤。


从该项目的给出的资料来看,只有成年雄虎才有能力捕杀棕熊,但成年公熊不在范围内,从目前人们观察并记录下来的例子可以看出,东北虎捕食的棕熊大多数都是母熊,或者未成年的个体。

大多数时候,东北虎捕杀棕熊都是不成功的,比如在1973、1981年,人们都曾观测到东北虎试图捕杀棕熊,但败退而走的事件。另外据WCS的统计,棕熊同样也会捕杀一些实力较弱的老虎,老虎在其食物构成中甚至占据了0.5%的比重。


简单来说,华南虎的硬实力确实在大熊猫之上,但是想要轻轻松松就将熊猫捕杀的话,那也不可能,所以在有其他食物选择的时候,华南虎不会铤而走险将成年熊猫放在自己捕猎首选名单上,就如同东北虎也没有把握捕食公熊。

但是如果问华南虎有没有捕食过大熊猫的未成年个体?我更倾向于有的,毕竟在同一片生境中,大熊猫幼崽的战斗力比较差,行动缓慢,很容易就成为华南虎的捕食对象,就如同东北虎会捕食棕熊幼崽一样。


大熊猫的生活特点是什么


大熊猫的生活特点如下:

1、善于爬树

熊猫善于爬树,以便逃避敌害、沐浴阳光、嬉戏玩耍、求偶婚配。别看大熊猫个体肥胖,爬树却是能手,这是他们食肉祖先的本能,有利捕食,也能躲避敌害。幼年大熊猫爬树多为玩耍。

2、嗜好饮水

熊猫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有嗜饮的食性。有时,也不惜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山谷中去饮水。一旦找到水源,好似一个酗酒的醉汉躺卧溪边,没命的畅饮,以至醉倒不能走动。因此有熊猫醉水之说。

3、习性

熊猫喜独居,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熊猫的食物主要是剑竹。竹子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能茂盛青翠,而且各部分的营养成分大体一致,它们吃竹子的心和竹笋,有时也吃竹叶。

4、熊猫的消化功能

但熊猫的肠子很短,也没有供发酵纤维素的共生细菌。熊猫只能吸收吃下去的竹子的17%,而鹅的食物虽然通过消化道很快,它们的利用率也有30%。这就使得熊猫每天进食时间长达10个小时以上。

5、食性单一

大熊猫食性单一,以吃箭竹为生。偶尔抓到一只竹鼠,它也会显出祖失食肉的本能,大吃一顿。大熊猫性情孤僻,喜欢独居,到了繁殖季节,才夫妻同居”,随后又各奔东西。雌性熊猫怀孕约5个月,即可产仔,刚生下的幼仔非常小,体重仅有150克左右。


关于大熊猫的资料大全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为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型丰腴富态,头圆尾短,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体色为黑白两色,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主要栖息地为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

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2013年CNN评选的世界最可爱物种排行榜上排名第三。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其中大部分分布于四川境内。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度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扩展资料;

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哪怕气温在零下4度至14度,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

抚育:大熊猫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发育相当的不成熟,体重仅仅是母亲体重的0.1%,初生幼仔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

照顾孩子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直到她的下一个孩子出生。

繁殖:大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在每年的3~5月。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

行为: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环境: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性: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

如果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