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里的生活世界:上古期间人们是若何预测和记录气候的?(甲骨文呈现在哪个年代)

admin|
98


  文字是原始文明开展到必然阶段的产品,它一经构成,便通过记录人们的语言,使文明功效得以永久保留和普遍传布,从而鞭策社会进一步开展。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那么,生活在上古期间的人们是若何预测和记录气候的呢?在甲骨文里,能够一探事实。

  原做者|陈文波

  《字说中国:汉字里的生活世界》,陈文波 著,上海古籍出书社2022年9月版。

  气候现象是天然规律的一种表现,生活在上古期间的人们深入地感触感染到气候变革对消费生活带来的各类影响,十分重视对气象情况的预测和记录,所以甲骨文里有着内容翔实而详尽的气象档案,从中能够看到良多与气象有关的字。

  降水是最为商代人

  所存眷的气象情况

  最为商代人所存眷的气象情况是降水,在甲骨文里常常能看到关于雨的占卜记录,占卜结论就像一则气候预报,包罗会不会下雨、下雨的时间等信息。甲骨文里的“雨”字用一横象征天上的云,在横画的下面画几个小点象征突如其来的雨滴。象征雨滴的小点一般来说是六个,上下各三个。

“雨”字形源流

  甲骨文“雨”字上面的三个点垂垂被拉长,从而酿成短竖,继而和上面的横画相连,顶上再添一横,像云层堆叠。战国时代,楚系和秦系文字都在“雨”字的最上面加上了一横,下面则固定写做四点。大要在秦汉之际,中间的一竖拆穿了本来象征天的那一横,和后来加的那一横相接,“雨”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从此宣告完毕。

  在水利手艺还很不兴旺的时代,雨水之于农业消费的意义不问可知。但是雨水其实不老是充沛的,于是人们便向天求雨。甲骨文里有为数很多的献祭求雨记录,那些记录显示,根据干旱水平的差别,用于燃烧的祭品分为几个差别的品级,品级更低的祭品是木料,品级更高的祭品往往是身份显赫的人。《吕氏春秋》记载了如许的一个故事:

  昔者汤克夏而正全国,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功,无及万夫。万夫有功,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天主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 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天主,民乃甚说,雨乃大至。

  故事的大意是:商刚刚立国的时候,全国大旱,于是心怀苍生的君主成汤想把本身做为牺牲向上天献祭求雨,于是天上就下起了倾盆大雨。那个故事充实申明人们对雨的依赖和期盼。

  虽然雨可以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但人们也其实不老是希望碰到雨天。在甲骨文里,不达时宜地下雨被称为“雨不正辰”,《诗经》中有一首题为《雨无正》的诗,以不达时宜的雨来讽喻政令不妥。

  关于不达时宜的雨,人们当然避之不及。在今天,基于气象监测的气候预报是我们遁藏恶劣气候的重要参考,而前人认识天然的程度较低,只好寄望于超天然力量泄露天机。有一位商王曾经在出门打猎之前专门占卜了一番,卜问的内容是他外出期间会不会下雨:

  弜(jiàng)田,其冓(gòu)大雨。自旦至食日不雨?食日至中日不雨?中日至昃不雨?

卜问何时会下雨的甲骨卜辞,《小屯南地甲骨》42

  那段话中有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字词,我们简单地疏通一下辞意。“弜”是一个否认词,暗示主不雅意愿上的不要;“田”指的是打猎;“冓”的形体像两条鱼上下相向,所以有相遇、碰到的含义;食日分为大食和小食,前者指早餐时间,后者指晚饭时间,那里的“食日”是就前者而言的;“中日”就是正午,即中午十二点;“旦”和“昃”别离指拂晓和下战书两点摆布。由此,我们能够晓得,那段话的大意是:不要去打猎了,可能会碰到大雨。从拂晓到早餐时间不下雨吧?从早餐时间到正午不下雨吧?从正午到下战书两点不下雨吧?

  若是实的碰到不适时的雨,恐怕就没有人能快乐起来了,只能焦躁不安地停在半路避雨,期待雨过晴和——那就是“需”字最后的含义。早期古文字里的“需”字上面是“雨”旁,意味着天上下雨,下面是“天”旁,“天”像一个张开双臂的人的外形。那两个偏旁合在一路表达的是,雨天不宜出行,只能停下来期待雨过晴和。因而,“需”最后的含义就是期待。

“需”字形源流

  战国期间,因为“天”字和“而”字的写法十分接近,它们在充任偏旁的时候尤其容易混淆,于是,“需”字下面的偏旁就会被人们误认为“而”旁。汉代人把古文字转写成隶书的时候,就间接把那个偏旁写成“而”了。跟着那种写法被普遍承受,也就很少有人晓得“需”字原来是“天”旁的了。

  云与雨的亲近关系

  商代人已有所认识

  雨是大气轮回的产品,来自地球外表的水蒸气冷凝成云,云中的水滴聚集到空气无法承载的水平时,就会落下来成为雨。关于云与雨的亲近关系,商代人就已经有所认识,那在其时的占卜记录中能够窥见一斑,好比有如许的一笔记录:

  兹云,其雨?

  意思是:天上已经乌云密布了,是不是会下雨呢?

卜问能否会下雨的甲骨卜辞,《甲骨文合集》13387

  我们从那片甲骨中清晰地看到了“云”字的古文字字形,像云朵卷起的容貌。后来,因为“云”字被借用来暗示说话,于是,人们就在“云”的根底上加上一个表意的“雨”旁,构成“雲”字,来暗示“云”最后的含义——云彩、云朵。在1956 年颁布的《汉字简化计划》中,“雲”从头被简化为“云”。“云”字甲骨文字形中卷起的笔划渐渐变曲,在秦汉时代就已经酿成一个类似于上不封顶的梯形的样子,那种形体进一步草写、快写,就酿成了一个撇折和一个点的组合,我们今天利用的字形就是如许产生的。

“云”字形源流

  商代人把来自差别标的目的的风

  都视为神灵

  下大雨之前,往往会起风、闪电、打雷,那些现象同样被先民留意到,而且记录下来。在甲骨文中,“风”一词是借用“凤”字来暗示的,“凤”的原型一般认为是孔雀。“凤”字最后的形体像一只头上有冠的凤凰,最上面的两横和它们夹着的两个较短的相向的斜画就是冠,弯曲的一笔描绘的是头部和身体的轮廓,末端有分叉的几个笔划则像尾部带珠饰的羽毛。后来,人们在象形的“凤”字上新加了一个“凡”旁,用来暗示“凤”的读音。“凡”和“凤”固然在今天的通俗话里读音不同不小,但在上古期间,它们读音很接近,所以“凡”可以充任“凤”的表音偏旁。

“风”“凤”字形源流

  西周早期,像凤尾珠饰羽毛的笔划起头离开,那些游离的笔划垂垂演酿成形体附近的“虫”旁,然后与“凡”旁连系,“風”那个字形由此产生。脱落尾羽的“凤”字主体部门逐步演化为通俗的“鸟”旁,与“凡”旁组合在一路。

  在消费力开展程度低下的时代,人们把一切不容易理解的现象都归因于超天然力量的感化,那在商代人对风的理解和认识上也有所表现。商代人给来自差别标的目的的风起了差别的公用名称,而且把它们都视为神灵,每年都要举行祭祀仪式,向四方风神祷告,希望他们可以保佑农做物丰收。

  “雷”最后的形体

  与暗示闪电的“申”有关

  在早期古文字中,用来暗示“电”的是“申”字,“申”的字形像半空中闪烁而盘曲的电光。战国以后,两边像较短小的电光的笔划垂垂演酿成两个“口”或者摆布相向的两个“爪”形,前一种写法常见于楚文字,后一种写法例常见于三晋文字和秦文字,为了适应进步书写效率的需求,后者中间弯曲的笔划被改成了垂曲的竖画。因为秦同一后取缔了东方列国的文字,所以汉代以后就继承了把短小的电光改写成摆布相向的两个“爪”形的写法。为了便于书写,那两个“爪”形被连在了一路。

“申”“电”字形源流

  西周金文里呈现了增添了“雨”旁的“電”字,它应该是“电”的象形文字“申”被借用去暗示其他意思(好比地收名称)后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与“申”字差别,“電”字在演变过程中最初一笔不断连结着弯曲的外形,在简化汉字中,摘掉“雨”旁之后,那一笔承担着和“申”在形体上相区此外职责。

  闪电老是裹挟着雷鸣,紧随电光而来的雷声犹如无数车轮碾过,所以“雷”最后的形体就是在暗示闪电的“申”字中间添上几个车轮的外形。因为甲骨量地坚硬,刻划弧线不容易,所以车轮往往被刻成方形或菱形,有时候还会用点来取代。

“雷”字形源流

  由车轮的形象演变而成的方形或菱形,后来进一步酿成“田”形。而“申”旁的形态也发作了较大的变革,到西周中晚期,本来的面孔荡然无存,人们已经很难从中辨认出闪电的容貌。那时候,人们发现,几个“田”形似乎无法表现“雷”的含义,于是另辟门路,在上面添加了一个新的表意偏旁——“雨”,以表白那个字的含义与下雨有关,最原始的闪电形也在那个时候彻底消逝了,那一过程大约发作在战国期间。汉代以后,“田”形由多个省略为一个。

  汉语里很早就产生了“雪”那个字

  雪是另一种常见的降水形式。正因为雪很常见,所以汉语里很早就产生了“雪”那个词。人们在停止书面表达的时候,借用了一个读音与“雪”附近的字,那就是“彗”。

  当人们末于觉得到借用它来暗示“雪”并非很便利的时候,就要设法为它添上一个可以提醒意义的偏旁。因为雪属于降水,而其时已有的字里,暗示降水的只要“雨”字,所以就让“雨”字来充任表意偏旁了。大约在秦汉之际,呈现了一种简体,“彗”旁的两个“生”形被省略掉了,那恰是今天通行的简化字形的出处。

“雪”字形源流

  甲骨文中的“雹”字

  意味着冰雹是降水的一种

  夏日的暴雨往往夹带着大大小小的冰雹,对农做物形成极大的损害,商代人会祈求天主保佑不下冰雹:

  丁丑卜,争贞:不雹?帝唯其……

  那条卜辞的大意是:丁丑那一天占卜,一个名字叫争的人代为卜问,天主会不会保佑我们不下冰雹呢?

卜问能否会下冰雹的甲骨卜辞,《甲骨文合集》14156

  甲骨文中的“雹”字上面是“雨”旁,意味着冰雹是降水的一种,下面的几个菱形轮廓就是冰雹的象形图案。战国期间,冰雹之形被讹写成“目”形,与此同时,人们还给“雹”字加上了一个“勹”(bāo)旁,用来暗示“雹”的读音。后来,痛快用表音的“包”字来代替暗示冰雹形象的几个菱形,从此,“雹”就从表意字酿成了形声字。

 “雹”字形源流

  关于彩虹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在甲骨文里

  雨过晴和,天空中有时会呈现七色斑斓的彩虹。中国古代关于彩虹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就在甲骨文里:

  ……有出虹自北,饮于河。

  那句话说的是:有一道彩虹呈现在北边的天空中,不断延伸到黄河里喝水。

有关虹的甲骨卜辞,《甲骨文合集》10405 背面

  前人看见时隐时现的虹桥,于是浮想联翩,把它看做有灵性的神物,可以垂头喝河水。有人把它描述成两边各有一个头的神兽,也有人把它想象成雌雄两只神兽在交尾。在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虹的形象是一只躯干狭长、有四肢的神兽,而且可以主宰世事:

  赤虹,冬出,冬雷,倒霉人主;白虹,出,邦君死之。

  那句话的意思是:赤虹在冬天呈现,冬天打雷,就会对一国之君倒霉;白虹呈现,就预兆着诸侯会因而而死。

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的虹图像,湖南省博物馆藏

  “虹”字最原始的写法就是对那些神兽形象的描画。后来,人们才把它改成了更容易读写的形声字,用“工”旁表音,用“虫”(huí)旁表意。

“虹”字形源流

  “虹”字的“虫”旁与“蟲”的简化字“虫”(chóng)有所差别,它相当于今天的“虺”字,指的是一种体型偏小的毒蛇。“虫”最后的写法就是一条头部呈三角形的小蛇形象,三角形垂垂演酿成了四边形,才有了后世常用的形体。最迟在秦汉时代,就已经有人把“虫”字当做“蟲”字用了。

“虫”字形源流

  早期古文字里与天象、岁时有关的字身上有良多故事,那些字的形体特征和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前人对宇宙的察看和认识。我们不只可以从中领略到前人的聪慧,更能感触感染到前人摸索天然奥妙的恒心,以及寻求与大天然协调相处之道的不懈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