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但还是有的。 明朝神魔小说《北游记》中,就有马精的登场。 但却并不怎么样,连个名字都没有。 但在清朝《绣云阁》当中,有一位有名有姓的【九头烈马】。 此九头烈马实力凶悍,手持一把通天铁铲,与自称游神的三个妖精并肩作战。而其中的一个游神,也是一名马精。 后来,九头烈马与三位游神被【紫霞真人】、【清虚真人】、【凌虚真人】、【碧虚真人】收复,并归于【三缄仙子】的门下。 真理案:星河滚滚,九头烈马乃人间理想~ 实际上有关马的元素,不止在妖精上,有些神也有马的元素,例如蚕神【马头娘】 虽然此处【马头娘】与【马明王】为一神,但正常来说,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神。 这种合并的关系或许与古人心中蚕乃马精所化的概念而导致,因此,【马明王】也有着蚕神的属性。 此处的【马明王】有着蚕神属性,但却很明显与【马头娘】是两位神。 而【马明王】真正的本职,实则是一名马神。 同样,在杭州有一位地方神,也是一名马神,名叫【白马明王】 PS:此处的【白马明王】真的就是祀的一匹马啊……可谓马生巅峰。 (至于更多内容,这里就不细讲了。) 【完】《北游记》:却说武当山扬子江中,有水螺精、马精、蜗精、篾缆精,众精见祖师在凡间,不敢作乱。闻师上天,众精于江中兴波作浪,遍害客商,怨气冲天。祖师在宝德关看见,心中大怒,言曰:斩草除根。我下凡间四载,扫清黑气。不想又有此四妖潜于江山。今见某上界,又在凡间作乱。
《绣云阁》:却说此室之内,有一九头烈马,修成人体,常在八境宫殿现形,惊物左右。山邻聘请巫师,时为和解。恐人误触此怪,将室紧闭。
《绣云阁》:于是商议去到三奇灵关,搬动三位游神。此三游神原在气海中修成,第一乃马精,第二乃猿精,第三乃毒虎精也。道法甚大,无可与敌。烈马来此,哀求相助,以复仇恨。
《绣云阁》:降虚谓三缄曰:四妖既拜尔门矣,宜各予道号,以便称呼。三缄曰:九头烈马取为『道烈道人』,第一游神取为『传道道人』,第二游神取为『束心道人』,第三游神取为『慈祥道人』。四妖得了道号,心内欣喜,随同三缄下玉房山,缓向前途云游而去。紫霞等祥光驾动,亦各归于洞府。
《绀珠集》:马头娘,稽圣集蚕女塜在绵竹县塑女像被以马皮谓之马头娘庙《通俗编》:马明王,〔原化传拾遗〕蚕女当高辛时。旧迹在蜀广汉。不知姓氏。其父为人所掠。母誓于众曰、有得父还者。以女嫁之。众莫应。惟素所乘马。闻言絶拘绊去。数日、父乃乘马归。母白之故。父曰、安有人而偶非类乎。马[足+包]。父怒杀之。曝皮于庭。皮忽卷女飞去。栖于桑间。化为蚕。一日、女乘云、驾此马。谓父母曰、太上以儿心不忘义。授以九宫仙嫔矣。由是宫观皆塑女像祈蚕。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七修类稿〕所谓马头娘。本荀子蚕赋。身女好而头马首、一语附会。俗称马明王。明王、乃神之通号。或作鸣。非。
《七修类稿》:若干宝所记,但因马头娘一事,遂驾空而神其说。所谓马头娘者,本荀子《蚕赋》身女好而头马首者欤一句。又荀子尝为兰陵王,或世讹而为马明王也,此干宝、《乘异》,皆因言以成讹耳。
《华阳国志》:而隋唐时以马明王为蚕神。马明王塑像,额上多一纵目,乘白马,此盖表示其神为纵目人,属白马氐类,隐指蚕丛也。
《菽园杂记》:《周礼》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其文甚明。今北方府、州、县官凡有马政者,每岁祭马神庙,而主祭者皆不知所祭之神。尝在定州,适知州送马神胙,因问所祭马神何称?云:‘称马明王之神。’
《庸闲斋笔记》:崔府君著灵异于宋高孝两朝世俗艳称泥马渡康王事,杭州白马庙巷有白马庙,所祀之神即此马也。马作人象,垂旒秉圭,称白马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