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群通常不会主动避让狼群,连狼群都容不下狒狒的同类,虽然狗与猴子都可以生活在人工饲养下,如果把狗群换成狼群,狗群换成狼群,他们意外的发现了一群狒狒(猴科狒狒属)与一群非洲狼之间存在一些微妙的关系,狗群却打不过猴群呢,狗群为何打不过猴群。
我国除了金丝猴,别的种类的猴子,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我国灵长目动物有4科39属,其中不乏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级保护动物等等,下面我就说一说我国灵长目动物中的一级保护动物:
1、金丝猴,金丝猴只是一种通称,在我国细分为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四个种群,它们的命名多以聚居地来划分。金丝猴以仰鼻、蓝面、金毛、面容姣好而著称,是红色濒危物种之一。
2、蜂猴,原𤠣的一种,体毛浓密,头小眼大,体毛颜色比较丰富,肘部有毒腺当蜂猴遇到危险时可喷出毒液防卫,小𤠣的外体也会被涂上毒液防止被猎食,蜂猴有一个亚种生活在云南南部的热带兩林中。
3、熊猴,与弥猴相似,体型也相似,是弥猴的一个亚属,其面部较长似熊且有高眉骨,叫声独特沙哑似犬吠,熊猴的两个亚种我国西藏南部地区高海拔1000米-2000米的丛林均有分布。
4、台湾猴,故名思意仅产自宝岛台湾,高雄寿山森林分布较集中,比弥猴小而肥,体毛呈灰色很独特,尾巴特别长几乎是身体的2倍。
5、叶猴,在我国种类较多。我国有6种叶猴,即黑叶猴、白头叶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和白臀叶猴。它们都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叶猴的猴群猴王更替较频繁,新猴王上位就会把前任的未成年子女通通杀掉,类似于狮子,所以其种群増长速度很慢。广西与云南均有分布。
6、豚尾猴、豚尾猴体长54-62厘米,体型较粗壮,头顶平坦,具辐射排列的黑褐色顶毛。栖息于亚热带森林中,成群生活在阔叶林中,经常在地面活动。豚尾猴能够攀爬高大的树木。善于挑选较好的果子为食,也常到农作区盗食谷物。猴尾短黑与野猪尾极象。
7、长臂猿,长臂猿共有16种,体形大小和毛色各有不同。因臂特别长而得名。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树栖。白天活动。善于利用双臂交替摆动,手指弯曲呈钩,轻握树枝将身体抛出,腾空悠荡前进,一跃可达10余米,速度极快,能在空中只手抓住飞鸟。在地面或藤蔓上行走时,双臂上举以保持平衡。群居,每群包括1对雌雄及其子女,一般不超过5-6只。我国有一亚种为白眉长臂猿,生活在云南南部的高黎贡山丛林中。
如果猴子和狗争地盘打群架,双方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哪一方会赢
多年前,我随父亲去过一个远房大爷家做客,大爷家院子里就拴着一只猴子,这只猴子是大爷从大路边捡到的,可能是马戏团不小心丢的。大爷说这只猴子攻击性很强,附近的人多次想靠近它,都被它呲牙咧嘴地劝退了,只有他在靠近猴子时,猴子非但没有攻击它,还跟着它回了家。
我当时去的时候,大爷院里子,除了这只猴子,还有一只田园犬叫大黑,从体型上看,大黑是猴子的至少一倍,但是在猴子面前,大黑几乎是夹着尾巴的,而且猴子还经常上手去盘大黑,大黑也是老老实实的,没有反抗。大爷说大黑是被猴子打服了,才如此乖巧的。
从上面这件事我们可以发现,狗跟猴子争地盘,赢的竟然是体型较小的猴子,而且猴子与狗都有群居的习性(狗依然有群居习性,这一点从流浪狗成群结队就可以看出来了,只不过在人工饲养下,它们很难成群而已),如此看来,就算是狗群与猴群争地盘,输的也大概率是狗。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作为狼驯化后的产物,狗群却打不过猴群呢?如果把狗群换成狼群,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两个有意思的问题。
狗群为何打不过猴群?
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而狼是自然界中食物链最顶端的食肉动物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它们不应该被一种小型的灵长类动物压着打。但事实上,狗确实会被猴子压制,究其原因无非有三点:
第一:性格。虽然狗与猴子都可以生活在人工饲养下,但是,它俩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驯化与否。狗是一种驯化后的动物,而猴子从来都没有被完全驯化过,即使在马戏团中,它们可以听指挥表演,也只是驯服,而不是驯化。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猴子的性格与野生差异不大,依然是霸道、胆大、暴躁。
而狗就不同了,作为被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动物,在上万年的与人相处中,它早已经被磨平了棱角,而且学会了察言观色。长期以来,狗主要的职责就是看家护院,保护人类的财产安全,因此,它们对人类的财产,包括家畜、家禽都没有太强的攻击性,而这就是为何农村的公鸡、大鹅都能把狗收拾一顿的原因。
在这种性格差下,狗的野性显然不如猴子,而且狗面对猴子通常会因为各种顾虑(是不是人类的“财产”,伤它会不会挨打等等)而落入下风,而猴子则不受任何的影响,这是原因之一。
第二:灵活性。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本身攻击力不是很强的动物,都靠速度找到了“新大陆”,比如猎豹、游隼等等。而狗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在猴子面前显然是不够看的,因为即使是以灵活性著称的猫在普通的猴子面前都有些招架不住。
当然,我们说的速度,并不是奔跑时速,而是反应能力、躲避能力等综合的灵活性。记得那一次去大爷家,我看到猴子与狗正面相对,突然猴子对着狗的脸就是一爪子,而当猴子退回来时,狗才反应过来。因此,如果是实战,猴子靠灵活性也能让狗吃尽苦头。
第三:团队配合。虽然狗被驯化后依然像狼那样保持了群居的习性,但是由于长期的独居生活,即使勉强凑到一起的狗之间也完全没有了配合可言,而群居动物的强悍之处就在于团队的配合。而猴子就不同了,作为未被驯化过的群居动物,猴群成员之间可以用叫声交流战术,而且不同猴群之间也经常会爆发战争,这也为它们的实战积累了经验。
因此,狗群对猴群,就像一群临时凑到一起的成年人跟一群训练有素,经过了长期配合的团队一样,显然后者更具有优势。
因此,从以上三个因素看,狗群如果与猴群争夺地盘落败的几率非常大。
狗群换成狼群,结果如何?
狗虽然是由狼驯化而来的,但是狗群与狼群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因为狼群有着紧密的团队配合,它们不像一盘散沙的狗群那样。那么这是不是代表狼群就能在地盘之争中胜过猴群呢?答案是否定的,下面我们通过真实发生的一个事件来看一下。
2015年6月,一个科研团队在非洲观察灵长类动物,他们意外的发现了一群狒狒(猴科狒狒属)与一群非洲狼之间存在一些微妙的关系,根据他们长期的观察发现,这群狒狒经常侵占非洲狼群的生存空间,但是狼群对此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下图为研究团队拍下的照片)
通过研究小组长达2周的跟踪观察,他们发现,狼群似乎很怕狒狒,总是主动地避让它们,而且有一次一只非洲狼捕杀了一只落单的小狒狒,结果这只狼遭到了狒狒群和狼群共同的驱逐和追杀,没错,连狼群都容不下狒狒的同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两个原因:第一,在群体的冲突中,非洲狼群处于劣势,因此它们才会主动避让狒狒群的行动路线;第二狼群主动讨好狒狒,是因为有狒狒群在时,它们捕猎啮齿类动物的成功率会大幅度提高(非洲狼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食,在没有狒狒群活动的区域,它们的成功率只有25%,在有狒狒群活动的区域,成功率提高到了67%),
通过这个观察,我们发现在体型相近的情况下,即使是狼群也不是猴群的对手。但是作为一种聪明的动物,狼选择了打不过就主动避让和讨好,并且从和平共处中,狼群也发现了好处。
总结
在目前狼与猴子(猴科下所有灵长类动物的统称)有分布重合的区域,科学家们发现,猴群通常不会主动避让狼群,反而是狼群有主动避让猴群的现象,这证明在猴子强大的灵活性和团队配合下,狼群是讨不到好处的,既然连狼群都讨不到好处,更不用说能力比狼更差劲的狗了,因此,狗群与猴群冲突,胜出的是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