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观音和芋头的区别(芋头和滴水观音是否是一种植物)

admin|
186

芋头和滴水观音是否是一种植物

“滴水观音”又叫海芋,茎内的白色汁液有毒,误碰或误食其汁液,会引起口部、咽部不适,以及胃部的灼痛感。而这一科中的大多数植物都有毒性,如万年青、龟背竹和绿萝等。“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室内室外观赏植物,但大部分市民可能都不知道它们的茎和叶是有毒的,特别是小孩子,万一误食很可能危及生命。”植物专家提醒说,很多常见的盆栽、园艺花卉,如夹竹桃、红鹤芋、杜鹃、水仙等都是有毒的,轻则引起皮肤红肿、喉咙烧痛、呕吐头晕,重则致命。芋头:别名青芋、芋艿,天南星科、芋属。多年生块茎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叶片盾形,叶柄长而肥大,绿色或紫红色;植株基部形成短缩茎,逐渐累积养分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为“芋头”或“母芋”,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块状等。母芋每节都有一个脑芽,但以中下部节位的腋芽活动力最强,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称为“子芋”,再从子芋发生“孙芋”,在适宜条件下,可形成曾孙或玄孙芋等。

我想在家里种点植物,野芋头或滴水观音不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

野芋头与家芋头类似,与滴水观音最大的区别就是野芋头没有地上茎,滴水观音有地上茎。野芋头的叶子绿中带灰,而滴水观音的叶子翠绿。野芋头多年生草本。叶卵形,叶柄长而肥大。花黄绿色。地下有肉质球茎,富含淀粉,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生食叶片引起口腔、舌强烈刺激和烧灼感,牛食叶也有类似现象。其毒性有季节性变化,以旱季末最高。对该植物的敏感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人食用中等量的野芋很少产生急性效应。滴水观音原名海芋或姑婆芋,天南星科海芋属,又名佛手莲等,原产南美洲,为热带和亚热带常见观赏植物,作为观赏植物时则称其为滴水观音。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有药用价值,球茎和叶可以药用,其叶汁入口会中毒,根茎有毒。在空气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而且开的花像观音,因此称之为滴水观音。地上茎粗壮,有时高达2—3米,全株最高可达5米。匍匐根状茎粗5—8厘米,圆柱形,有节,常生不定芽条。叶多数螺旋状排列;叶柄粗大,长可达1.5米、下部1/2具鞘,基部连鞘宽5—10厘米;叶片革质,表面稍光亮,绿色,背较淡,极宽,箭状卵形,边缘浅波状,长50—90厘米,宽40—80厘米,前裂片宽卵形,先端渐尖,长宽几相等,后裂片半卵形;长约为前裂片的1/3,基部联合较短,弯缺圆形,后基脉互呈直角或锐角;前裂片侧脉6—10对,略宽。花序柄2—3丛生,圆柱形,各被以长50厘米,宽约8厘米的苞叶(鳞叶),后者披针形,绿色;花序柄长(12-)50—60厘米,淡绿色。佛焰苞管部席卷成长圆状卵形或卵形,白绿色,长3—5厘米,粗4厘米;檐部白绿色、黄绿色,后变白色,舟状,长圆形,先端稍突尖,略下弯,长(10-)20—30厘米,展开宽(4-)5—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