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只在于孟子不谈人的自然性而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性是恶,相同的是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有两种可能性,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孟子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就在孟子是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所以荀子主张对人作恶的可能性进行防范,道家叫做至人,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简述诸子百家思想中儒道,儒墨,儒法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先秦儒家三巨头,孔子不谈人性;孟子主张人性向善;荀子主张人性有恶,虽然他们对人性看法不一,但都认为民众可以通过礼乐教化来引导,因此可实行德治,所以儒家追求的是人人都做好人。但法家不这么看,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认为人性本恶,只有把人可能做坏事的方方面面都想到,漏洞都堵死,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法家追求的是人人不做坏事。那儒法两家的主张究竟谁是谁非?
通过上集的讲述,我们可看出荀子和孟子有很多相通之处,主要是三点。第一,他们都认为人性是基础,也就是说孔子虽不谈人性,但到孟子和荀子,就为儒家把人性问题解决了。他们都认为人性是道德的基础。第二,他们都认为人的社会性是善,区别只在于孟子不谈人的自然性而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性是恶。第三,相同的是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有两种可能性,就是向善的可能性和作恶的可能性。区别在什么地方?孟子更看重向善的可能性,荀子更关注作恶的可能性。孟子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就像流水一样,水是往低处流而人是往高处走,只要合理引导人就可向善。所以孟子主张引导;荀子呢?把人作恶的可能性看作火,说如不加以防范就会造成灾难,所以防范是第一位的。所以荀子主张对人作恶的可能性进行防范。
一个看见水一个看见火,表面上看两家的观点叫水火不容,实际上是殊途同归,都认为人应该成为道德的人,人应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一旦加强了道德修养或象荀子说的你可变成大禹或像孟子说的你可变成尧舜。儒家到最后肯定还是一样的。这也是我坚持认为荀子是儒家的一个依据,因为学术界还有些人认为荀子是法家。那是不是意味着荀子和孟子差不多呢?不,他们还是有重要区别的,区别在哪?就在孟子是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主张引导,引导是什么?是柔性的,靠什么?靠自觉。而荀子呢?是把人作恶的可能性看作火,是要防范的,防范是什么?是刚性的,靠什么?靠强制。这个强制的过程在荀子那叫化性气伪,化就是改造。性前面讲过是人的自然属性,起是兴起,伪前面也讲过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要用人的社会性去改造人的自然性,讲清楚都是人性。那这个工作谁来做?自己做不了,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没有能力把自己从动物界带来的那个恶把它消灭掉。谁做呢?圣人,只有圣人才行,那圣人怎么做?荀子说法是:“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荀子性恶》。也就是说圣人看明白了,人的这个恶它是从自然界带过来的是很顽固的,一时半会你是改造不了的,必须首先要树立君子的威望,用君主来强制你改;第二点要建立礼义,就是道德;第三要建立法度,就是法令;第四还要有惩罚。这就是荀子的四大法宝:君权;礼义;法度;刑罚。马上大家会看出,这离法家的专制主义理论已只有一步之遥了,而韩非迈出了关键一步。
佛儒道三者的真正区别是什么
区别在于文化主旨、做人标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哲学倾向、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 (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
佛家文化—水果 (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
扩展资料
儒家与道家关系
若是说儒家的中枢是仁的话,那么道家的中枢便是自然。依道家来看,儒的倡导虽好,却只能靠严以律已刻意做到,一有不慎,则内以伤身,外以乱人。
宋朝时,儒生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便可看出。而道以自然为本,以人天生之欲而推之,更加贴近于人的生活。
再配以虚无为体,柔弱为刚,执一以为,齐物为心,则可以做到二厢自然,智愚相宜,强弱相合,以致物我两忘,这是一种木音希声般的仁,故对于儒的“温检恭良让”的人德。
道家更注重如何做到自然,故有“虚无、齐物、守一、柔弱、纯粹素朴”五德。完成五德之后,自然而然做到儒提倡的“仁”和“义”。
人之所好,不过有、得、是、居上、乐。而道家不载于此,以自然而为,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乐。“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正是说明了道家追求自然的目的。而自然的极致,则似婴儿,无识无是,不受物性。可谓之自然之至。能做到这个境界,道家叫做至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