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为什么叫斑马鱼?用斑马鱼发现了哪些有意义的化合物用于临床

admin|
107

繁殖斑马鱼的雌雄不难区分:雄斑马鱼鱼体修长,雌性斑马鱼可产卵200枚,斑马鱼的繁殖周期约7天左右,斑马鱼属卵生鱼类,一般用5月龄鱼繁殖较好,斑马鱼为什么叫斑马鱼斑马鱼(zebra fish),斑马鱼最喜欢自食其卵,繁殖水温24℃时。

斑马鱼为什么叫斑马鱼


斑马鱼(zebra fish),又名蓝条鱼、花条鱼、斑马担尼鱼(Brachydanio rerio),原产于印度、孟加拉国。 (里面常见的蓝斑马讲解)
 
是两个非近缘鱼类类群,即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短鱼丹属(Brachydanio)淡水鱼类和鮋形目(Scorpaeniformes)鮋科(Scorpaenidae)蓑鮋属(Pterois)海水鱼类的统称。斑马鱼丹(B. rerio),是淡水水族箱观赏鱼,原产於亚洲,体长约4公分(1.5吋),具暗蓝与银色纵条纹,蓑鮋属鱼类是海水水族箱观赏鱼,鳍棘有剧毒,体具色彩丰富的垂直条纹。有些种类称为蓑鮋(lion-fish)或称狮子鱼、火鸡鱼。
特征
体长4~6厘米。体呈纺锤形。背部橄榄色,体侧从鳃盖后直伸到尾未有数条银蓝色纵纹,臀鳍部也有与体色相似的纵纹,尾鳍长而呈叉形。雄鱼柠檬色纵纹;雌鱼的蓝色纵纹加银灰色纵纹。
饲养观赏
性情温和,小巧玲珑,几乎终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游动。易饲养,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饲养水温20~23℃,在水温11~15℃时仍能生存,对水质的要求不高。日常饲养时,在水族箱底部放些鹅卵石,使水质清澈。
科学利用
由于斑马鱼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这意味着在其身上做药物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也适用于人体,因此它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因为斑马鱼的胚胎是透明的,所以生物学家很容易观察到药物对其体内器官的影响。此外,雌性斑马鱼可产卵200枚,胚胎在24小时内就可发育成形,这使得生物学家可以在同一代鱼身上进行不同的实验,进而研究病理演化过程并找到病因。
繁殖
斑马鱼的雌雄不难区分:雄斑马鱼鱼体修长,鳍大,体色偏黄,臀鳍呈棕黄色,条纹显著;雌鱼鱼体较肥大,体色较淡,偏蓝,臀鳍呈淡黄色,怀卵期鱼腹膨大明显。斑马鱼属卵生鱼类,4月龄进入性成熟期,一般用5月龄鱼繁殖较好。繁殖用水要求pH6.5-7.5,硬度6-8,水温25-26摄氏度。喜在水族箱底部产卵,斑马鱼最喜欢自食其卵,一般可选6月龄的亲鱼,在25厘米X25厘米X25厘米的方形缸底铺一层尼龙网板,或铺些鹅卵石,繁殖时产出后即落入网板下面或散落在小卵石的空隙中。 选取2~3对亲鱼,同时放入繁殖缸中,一般在黎明到第二天上午10时左右产卵结束,将亲鱼捞出。其卵无粘性,直接落入缸底,到晚上10时左右,没有受精的鱼卵发白,可用吸管吸出。繁殖水温24℃时,受精卵经2~3天孵出仔鱼;水温28℃时,受精卵经36小时孵出仔鱼。 雌鱼每次产卵300余枚,最多可达上千枚。水温25℃时,7~8天的仔鱼开食,此时投喂蛋黄灰水,以后再投喂小鱼虫。斑马鱼的繁殖周期约7天左右,一年可连续繁殖6-7次,而且产卵量高。其繁殖力很强,是初学饲养热带鱼的首选品种。

用斑马鱼发现了哪些有意义的化合物用于临床


白血病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白细胞中部分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相关细胞的恶性增生,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致病可导致正常未成熟的t细胞转化成白血病细胞,在血液和其他脏器诱发出血和感染症状,危及生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针对白血病的治疗已经取得很好的进展,如多药化疗的运用。但是这种方法有着比较严重的副作用,而且复发率很高,预后性也不是很乐观。因此,临床医生迫切需要一种更安全、效果更好的治疗模式。斑马鱼作为一个优秀的模式生物,常被用于癌症的研究,研究者这次正是采用这种模式生物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科学家通过运用荧光标记技术将未成熟t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由于斑马鱼全身通明的特点,很容易观察到实验结果,而不影响模型的健康从而使试验出现误差。在经过细致的研究后,从大量的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lenaldekar的化合物,其能够能够有效的消除不成熟的t细胞,对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示出效果,而没展现出其他副作用。
通过对患者白血病细胞的实验,证实这种化合物对人体的t淋巴癌细胞有很好的抑制杀灭作用,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