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海蟾蜍在原产地没有泛滥成灾的原因
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里的癞蛤蟆,指的是一种学名叫蟾蜍的爬行动物。从上面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于蟾蜍的印象并不美好的,而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人们对它们的印象也非常的糟糕。据史料记载,大约1935年前后,原产地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这种叫海蟾蜍的蟾蜍种群,被引进到澳大利亚。目的是为了对付当年在澳洲泛滥成灾的甘蔗甲虫。这种海蟾蜍较一般的蟾蜍身长体肥,即使是在野生的环境下,也能够生存大约10到15年。由于它们在澳大利亚当地并没有天然的生物天敌,所以海蟾蜍大量快速地繁殖,很快就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整个引进的过程极为突然,本地食肉类小动物们并没有及时的进化出足以克制蟾蜍体内毒素的功能。大量的狗、鳄鱼、蛇、巨蜥之类的食肉动物,因误食蟾蜍而死亡,当地生物链,因此面临断裂的威胁。为此,澳大利亚政府特别颁布了法令,要求国民尽可能地抓捕这种海蟾蜍。但是出于人道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考虑,捕到的蟾蜍并不能够立即被就地正法,而需要交给当地的专家部门,进行种族辨识后,统一用二氧化碳人道毁灭。说到这里,小编真是不得不佩服澳大利亚政府的文明和思虑周全。但是如果当初也能够思虑得如此周全的话,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这场蟾蜍之祸了。
海蟾蜍的主要危害
毒性大。毒性十分厉害。遇到威胁时,巨型海蟾蜍会将毒腺转向攻击者。毒液通常是流出来的,但它们恼火时也会喷出少量毒液。毒液可通过受害者的眼睛、嘴和鼻子进入体内,导致剧痛、暂时失明和发炎。
繁殖能力强。它们交配不分季节,大个的雌蟾蜍一次最多可以排3万个卵。而且,尽管海蟾蜍消灭了甘蔗地里的害虫,但许多的青蛙和蟾蜍也成了它们的“腹中餐”,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扩展资料:
海蟾蜍的生活习性:
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夜间捕食、活动。
海蟾蜍除了靠视觉来侦测猎物外,也可以使用嗅觉,双重扑捉能力是它们赖以生存的秘籍。主要吃节肢动物、蛾类、蜗牛、蝇蛆、蜻蜓、蚱蜢及体型小的啮齿目、爬行类、其他两栖类、鸟类及多种无脊椎动物而生存,偶尔也会吃植物、狗粮及垃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