蝾螈和娃娃鱼的区别是什么?两栖动物是那些,有什么特点

admin|
129

蝾螈和娃娃鱼的区别是什么

蝾螈和娃娃鱼的区别是:

1、蝾螈形体非常接近“娃娃鱼”,常常被误认为“娃娃鱼”。蝾螈指、趾前四后五,而“娃娃鱼”指、趾前五后四,另外,蝾螈腹面为朱红色,还有不规则的黑斑,而“娃娃鱼”腹面颜色浅淡,这两个特征是蝾螈与“娃娃鱼”的区别。

2、蝾螈,火蜥蜴,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

3、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体长可达1.5米。

4、娃娃鱼,学名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又俗称大头鱼、人鱼、鳀鱼等,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属于该属的还有日本大鲵(大花椒鱼),属隐鳃鲵科的还有隐鳃鲵属的美国隐鳃鲵。

5、大鲵是现存两栖类中个体的动物。资料记载个体可逾100公斤,体长近2米。它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6、大鲵背面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淡。头宽而扁;口大,锄凿成一弧状;鼻孔和眼极小,位于头部背面;无眼睑。躯干粗壮而扁;尾侧扁;四肢甚短;前肢四指,后肢五趾;趾间有微蹼。

皮肤较光滑;头部疣粒显着,多数成双排列;自颈侧至体侧有皮肤褶。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状,亲体有护卵习性。

两栖动物是那些,有什么特点

两栖动物指两栖纲的动物,其分类界元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两栖纲下有3个目,分别为无尾目、有尾目、蚓螈目。无尾目的常见生物是青蛙、牛蛙、蟾蜍等;有尾目的常见生物是蝾螈、娃娃鱼等;蚓螈目生物生活中罕见,与另2目最大的区别是足退化,体呈蛇状,如鱼螈,盲游蚓螈。从鱼类进化为两栖类是一巨大的跨越,是脊椎动物登陆的第一步。因此,与鱼类相比,两栖类有许多适应陆生生活的革命性的改变,但作为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毕竟保留了许多不能充分适应陆生的原始特征。这矛盾的连方面共同导致两栖类特点鲜明而有趣。这在外形 骨骼、呼吸、循环、发育等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现就这些方面做简单说明。 两栖类的共同特点如下:一、外形 身体表面裸露,无鳞或毛,但通常有褶皱、疣粒或肋沟,粘液腺丰富,分泌粘液; 生长发育经历变态,出卵时为蝌蚪,后长出五趾型附肢(蚓螈目除外),尾凋亡或不凋亡; 成体可分为头、躯干、尾(或无尾),可以颅骨后为头与躯干的界限,头扁平略尖。二、骨骼1、五趾型附肢 陆生脊椎动物,两栖纲、爬行纲、哺乳纲、鸟纲,均具五趾型附肢,这正是从两栖类开始的,此前动物无此结构。 所谓五趾型附肢是指组成陆生脊椎动物前肢、后肢的骨骼,具体如下: 肱骨(上臂);桡骨+尺骨(小臂);腕骨(手腕);掌骨(手掌);指骨(手指) 股骨(大腿);胫骨+腓骨(小腿);跗骨(脚腕);跖骨(脚掌);趾骨(脚掌) 有此5部分组成的附肢,为躯体提供强大支撑力,便于陆地行动。2、脊柱分化 两栖动物的脊柱分化的比鱼类复杂,为动物登陆后运动的复杂性提供了结构基础,毕竟仅会甩甩尾巴是无法脱离水而存在的。 鱼类的脊柱只有躯干椎和尾椎,两栖类则分化出了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4个部分。 两栖类的颈椎仅有1枚,这使它们的头可上下活动,但不能摆头、回头,是最原始的颈椎。 到了爬行类,颈椎继续分化为寰椎、枢椎,到鸟类、哺乳类则更有分化,在此不表。3、胸骨出现 鱼类无胸骨,肋骨仅与脊柱链接,脊柱对面的一端无其他骨骼固定肋骨。胸骨是从两栖类开始出现的。 但是,两栖类的3个目,胸骨特征差异较大。蚓螈目和有尾目的一些种类不具备胸骨,部分种类仅有简单的软骨板块充当胸骨。较发达的胸骨是无尾目所具备的,毕竟无尾目是比较先进的两栖动物。 值得注意的是,两栖类的肋骨不发达,因此,即使是胸骨较发达的无尾目,其胸骨也不与肋骨链接,而是与肩带相连。三、呼吸1、肺呼吸 两栖动物成体可用肺呼吸,即可呼吸空气,这是适应陆生生活的革命性特征。但它们的肺简单,仅为薄膜气囊,增加气体接触面积,覆有丰富血管。不能承担动物的全部呼吸需求。2、口咽式呼吸 这是两栖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其本质是口咽腔黏膜的气体交换,依赖口腔底部的的升降运动实现口腔容积变化,使气体进出口咽腔。2、皮肤辅助呼吸 与部分鱼类一样,两栖类的皮肤有辅助呼吸功能。事实上,许多两栖类冬眠时,无法利用肺或口腔黏膜呼吸,仅依靠皮肤呼吸生存下来。四、循环系统 双循环,是动物继闭管式循环后,循环系统又一革命性的改变,从两栖类开始。 鱼类是单循环,意思是心脏里的血液完全是缺氧的,离开心脏后来到鳃,在鳃接收氧气,携带至全身,当回到心脏时,又变成缺氧血液,可见,血液在周身只走一个大圈。 两栖类的双循环是指“体循环”和“肺循环”,含有氧气的血液从心脏出发,游走全身,变为缺氧血液,回到心脏,此过程为体循环;缺氧血液,从心脏出发,来到肺部,变为富含氧气的血液,回到心脏,此过程为肺循环。两种循环的衔接,提高了动物氧输送能力,以适应能量消耗更大的陆生生活。 这种循环方式,沿用至我们人类。但两栖类的双循环十分原始,被称为“不完全双循环”,意思是,在心脏中,缺乏氧血和富氧血液会有混合,因其心室尚未分隔。而我们哺乳动物是完全的双循环。五、发育变态 这是经典的“个体发生重演系统发生”的案例,意思是:一个物种个体的发育过程,一定程度上重演了该物种的进化过程。两栖类蝌蚪用鳃呼吸,生存于水中,成体用肺呼吸,可脱离水一段时间,这正式在重演两栖类由鱼类进化而来的过程。 许多两栖类的蝌蚪的鳃与鱼不同,无鳃盖保护,而是树枝状外鳃,如大鲵(娃娃鱼)、蝾螈的蝌蚪,均为外鳃。 许多两栖类蝌蚪还具有附着器官,便于固定身体在植物、石头上,但有些种类的附着器官并非在可都阶段始终具备,而是会随蝌蚪生长而退化的。 这里有一个个人联想,鱼类中的泥鳅,与两栖类分类地位差异很大,但泥鳅仔鱼也是无鳃盖,利用树枝状外鳃呼吸的,而且,泥鳅仔鱼是具有附着器官的,只不过在进入混合营养期时退化了。泥鳅与两栖类差异巨大,这种雷同显然是趋同进化的结果,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同“呢?我想,可能的解释是,附着器官的存在与外鳃有某种联系,比如有利于保护外鳃。 作为第一代陆生4足动物,两栖类特点鲜明而丰富,难以尽述。以上为部分有代表性的内容,相信还有很多内容是我所不知的,愿共同继续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