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蜥的生活习性?鳄蜥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admin|
147

鳄蜥的生活习性

鳄蜥的冬眠受外界环境所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通常在9月下旬气温渐凉时,活动便开始减少。10月假眠状态增加,随即转入冬眠。在冬眠期间如果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有时也会出来活动。一般气温在15℃时开始冬眠,时间长达4-5个月左右。 鳄蜥冬眠的状态和假眠不同,冬眠时期,闭眼,头部下垂,静伏在窝穴内不吃不动,用手或物触摸它无任何反应,有时气温升至17-18℃时,仍保持冬眠状态。冬眠期体重减轻。入眠前和冬眠后的比较,体重平均低9-11克。平时的假眠现象,虽然也是不吃不动,昂首或低头伏在岩石、树枝上,此种状态时间短,仅10小时左右,便又开始活动了,体重无大变化。假眠时若受惊,便立即跃人水中。鳄蜥所以经常处于假眠状态,从习性上讲,它是一种嗜睡少动的动物。据观察,每当饱食后的一段时间内,也往往处于假眠状态。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也会影响它的活动,进入假眠状态。初入眠的鳄蜥体较肥壮,入眠后,代谢率迅速降低,在气温为8-10℃时,长时间没有任何呼吸动作表现,耗氧量为活动期的1/5。冬眠后期,性腺发育。冬眠分为3期,第一期为入蛰初期,开始在11月间,气温约为15.4-17.3℃。静伏在窝穴内,不外出,眼时张时闭,受到干扰有明显的反应,若将它捉起,有反抗行为;有的可向前爬几步又停下,不吃不动;有的可用前肢支撑身体,但不能爬动。在11月底观察为双目紧闭,若受到干扰,开眼,但不逃避,前肢垂在身体的两侧,不能支撑身体,后肢也不能支撑身体。除去干扰后,则双目闭上。第二期为昏睡期,从12月到翌年2月,气温为10.1-12.5℃。这时双目紧闭,静伏不动,受到刺激后没有反应,没有呼吸动作,身体僵硬成一条线,任意摆弄不动,失去知觉似死去,有时温度升高仍然保持昏睡状态。入蛰后期为3-4月,气温回升,为15.3-20.4℃,眼睛有时睁开,有时闭上,但大多数时间是睁开的,有位置的变动,可以爬动。16-18℃可以互相串窝,19-20℃时,眼睛全部睁开,个别的可以摄食和排便。21-23℃时可以爬入水中,恢复活动。幼体无论是进入冬眠状态还是苏醒的时间都比成体早。 冬眠是动物对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动物体内部和复杂的外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低温和与此有关的食物条件恶化,是引起冬眠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鳄蜥一方面靠体内代谢产生热能,也借太阳热能来提高体温,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从外界吸收太阳能减少,散热增多,导致体温下降,代谢减低。冬眠主要生理特点是代谢率低。所以,低温是鳄蜥冬眠的主要诱因之一。从冬眠的各个分期可以看出,鳄蜥的入眠深浅,大体是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15.4-17.3℃是入蛰初期,10.1-12.5℃是昏睡期。

鳄蜥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有鳞目鳄蜥科,头体长约15厘米,尾长20余厘米。背部有颗粒状细鳞,散布在有棱的大鳞片间,体侧有较大的棱鳞,排列成纵行。背面暗棕色,侧面红棕色,杂有黑纹,腹面浅黄色,有黑色短纹,四肢棕色,具横纹,尾部有黑色和绿褐色相间的环纹。仅分布于我国广西瑶山。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