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西游之龙在天涯攻略?走近科学有关龙的那期!

admin|
146

梦幻西游之龙在天涯攻略

梦幻群侠传之龙在天涯剧情功略如下:序章东海湾畔初相见,天意已将红线牵开头一过,好,你现在在东海湾,要去龙宫。在东海转转,升两级,买点药,不要忘了到处挖箱子。然后去右上角找传送点,回到龙宫——也就是你的家。去水晶宫找老爹对话,被K了一顿(必败),然后休息一天,再跑到东海湾。支线:龙宫后门那里,有个蟹将病了,他会要求金创药。如果没错的话你现在身上应该有不下10个(别忘了开箱子)。这里有个BUG,因为一你跟他说话他就消失了,退出场景,重进,再跟他对话,就可以复命,得到奖励(果子)。东海湾走不远就有只红色蛤蟆,先不要冲上去傻呼呼地对话,先去找那个卖药+卖暗器商人买点飞刀。最多20个,没钱的话买10来个也可以。然后再去跟毒蟾王对话,开打。(必败)大家不要学我,我K了他半天,他血早光了,可是就是不死……后来才想着是不是剧情必败,55555,害得我重来一遍。而且这只蛤蟆老放毒雾,想被他砍死还真不容易。败了之后又是剧情,这时候我们游戏第一女主角——铃音出现,继续对话,然后再开打。(这次必须打赢哦)其实铃音打怪掉得血还没小白多,汗。好不容易K死蛤蟆(别忘了再去买几十把飞刀),回到龙宫,然后铃音会要求去找夜明珠,2个人从右上角传送点来到海底迷宫。沿着路走,多升几级,然后来到宝库,打千年恶蛟。全扔飞刀吧(这东西真好用),扔个几十下就死了。完了又是剧情,原来那个恶蛟是你的叔父,回到龙宫,剧情,然后铃音离队。七年后……第一章千山万水寻佳人,花容娇颜仿如真七年之后,你已经长大成人,样貌也变英俊了。跟老爹对完话,得到家传宝剑(别忘了装备上),然后出发,去寻找你的梦中情人——咳咳,说笑,是你的儿时恩人。来到东海湾右下角,传送到海道。一路打怪冲级,到了南海龙宫,会发生一段剧情。铃音的姐姐铃兰对你动手动脚(汗),然后铃音突然出现,铃兰跑了,而你想解释她却不听,态度很冷漠。(别忘了去换装备买药)听她话去白玉宫找龙王,然后再和铃音对话,会去左客房休息。夜晚听到异动,起身去白玉宫询问。(其间尽快跑到白玉宫里,外面的怪很BT)然后发现来人是恶蛟,开打,打完了你因为心慈放过恶蛟(发现个BUG,是骨肉相残啊不是血肉相残……),结果反被恶蛟击伤。然后昏迷三天,醒来,和铃音误会冰消。醒来后去白玉宫和龙王对话,再去右客房跟铃兰对话,然后去忘忧畔(左下角那个传送点),剧情过……然后再找龙王对话,被要求去天宫给王母娘娘送寿礼,于是两人踏上路程,顺便带了个虾小米。穿过海道(咦?怪怎么变厉害了?),回东海湾,找渔夫(唉,没坐标,大概左下方一堆船那里),交500块党费,来到傲来国。第二章江湖诡诈风云变,狐妖舍身救郎君铃音要求休息一完,剧情会提示去酒店。不过先别去酒店,去武器店布店买好装备。然后来到酒店,剧情过……官兵来到,你们是仗义的大侠,所以必须开打。顺便加上个被你们忽视的人。打跑官兵,4人叙旧,得知那个帮手叫关重七。一夜过去,醒来后大家全不见了。先去民居(左下的房子),触发剧情,古月仙勇救夫君……咳,错,是罗道人大战狐妖,结果人仍被狐妖带走。罗道人施法不能动,你自告奋勇去救人。出来遇见关重七,问及铃音,他叫你去武器店问虾小米。继续去虾小米,然后去布店,找到铃音。终于收齐4个人,可以去大战狐妖了~别忘了都吃烧香春。打完了后看剧情,古月仙因为失却千年道行,被众人活活烧死。你看了很后悔,正质问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关重七询问,你告诉他实情,他却告诉你其实那两个人没有死,烧死的是被他用傀儡虫变法的假人。然后那对有情人拜别,你问起关重七要去那里,正巧他也要去花果山,大家同路。于是一同上路去花果山(就在祭堂后面)。傲来国支线任务:长老的任务:去长老家,会接到打蝙蝠的任务。去祭堂,要打7只蝙蝠。不说,后面2个太变态了,而且速度也很快,我只有小白比它们快啊~~(大家可以先去花果山练会级再回来打)毛驴张送信:跑腿的任务,送到大生那里,奖励才2000两+海星。不过不做白不做。高力贷买药:得药方+1000两,你可以吞了这1000两也行,如果想得到更多钱,去药店买药,再复命,奖励是10000两。第三章水帘遇难救圣僧,妖灭大圣赠石猴在花果山多升几级,多开几个箱子。去水帘洞找唐僧,被要求去找孙悟空。旁边有个免费治疗的侯医仙。还可以跟八戒沙僧切磋一下。打败他们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药品。(机会只有一次,不想打就不要跟他们对话)去右上方找到孙悟空,然后再回水帘洞。准备一下,要开打的。进去就看到一大堆妖怪,然后唐僧念紧箍咒来召唤孙悟空,反而把孙悟空念得痛晕过去(这段剧情蛮搞笑的),你只好帮忙。打跑妖兽王,孙大圣终于醒过来跑来救人,唐僧这才不怪大圣了。你们要走,为了感谢你们,大圣把他徒弟打包送给你(不过现在不能战斗)。然后可以离开了,去花果山左上找土地。这时候关重七离队,他说他有别的事情,(奇怪,花果山还能通往哪儿?)然后石猴终于入队,哦也,大家一起冲往天宫。第四章冰山觅雪莲,芳魂逝故土一上天宫就是炼丹房,老君说了一通话,说后天是王母娘娘的寿宴,现在你们可以去厢房休息。你可以听他讲解五行,每次听完了会得到1000两,缺钱的可以无数次听。跟童子对2次话后可以买药,然后出门转咯!诺大的天宫其实只有3处可以去的地方。可以先去凌霄宝殿逛逛,会遇到很搞笑的情节。找哪吒可以用娃娃鱼换鸡血石(不错的佩饰,不过后面可以买到鸡血石,自己看着办)。还可以买暗器。然后去右下角的南天门,这里有个牛金牛,可以跟他切磋,得到不错的奖励。然后可以去客房了,在右上角的传送点。一位美丽的仙女在那里等侯,对话后得知是霓裳姑娘,铃音的好友。霓裳告辞后,大家分别去休息。醒来后,别忘了去左上的天字房买装备武器。然后去炼丹房,看到霓裳正要去找4朵雪莲,铃音要帮忙,你乖乖顺从,大家一起被老君传送到北俱芦洲。(这时候虾小米会自动留下作打手)北俱4角有4朵雪莲。右下角的可以直接摘取。右上角的雪莲会有妖怪守候,它要求你去找赤血玉佩。去左边,很容易找到。然后复命,它会让开一条路,得到雪莲。左上角的会要求打怪,打完了就可以拿到雪莲。左中一个洞口会遇到星灵仙子(其实是紫霞),她要求你帮她找至尊宝。如果答应她的话,她会给你个木偶娃娃,然后可以帮你免费治疗。左下角的雪莲则要打一群怪。打完后直接回到天宫炼丹房,得到奖励。然后看剧情吧……回到厢房休息,夜晚,铃音出去散步,遇到妖怪,然后虾小米跟了过去……你突然醒来,原来是做了噩梦,然后发现虾小米不见,去右边扣问,得知铃音出门去了。然后去天宫走廊的左上找到奄奄一息的虾小米,得知被黄袍怪吸了法力。虾小米说完后死去。继续走两步,看到恹恹欲绝的铃音。然后是生离死别的剧情……回到南海龙宫,霓裳出现,劝你了一会,2人决定去找老君帮忙。第五章不辞千里寻仙药,纵览六界为红颜老君说他可以救人,但是你找齐“九千年人参果”“幽明水”“净瓶圣水”“哮天虎胆”和“万年灵芝”。得到剧情物品千里传音符。第一站,五庄观。但是施法时出了错,于是你在大唐境外,东绕西绕(记得梦幻里的五庄不好过去吧!这里一样)来到右上方,进五庄。一进门又看到一群妖怪,帮大仙打跑妖怪(天檠会加入战斗)然后去大殿里找大仙对话,大仙说九千年的人参果难得,要你自己去求果树。出来,两个道童可以买到药和暗器。院子里有2个宝箱,自己找找。去找树仙。于是展开树仙三难小白龙的战幕。第一难:去浇水。琢磨半天,大家还记得门口看到的水池吗?就是那里,接近后会得到剧情物品——灵池圣水,终于可以复命。第二难:捉虫子。就是战斗。还不太好打,小心点应付过去。第三难:文试。3道题如下:植树节是哪一天?3月12日。世界上最高的树?红杉。银杏果又叫什么?白果。完了后得到人参果,去找大仙吧。恭喜你后,可以出门了。但还没出观门,天檠就追上来,说要跟你一起走。于是大家一起去下一站,地府。(暂且写到这里,手酸了)(好了,补完)地府就在大唐镜外的中上,看到盘丝洞3个字没?就是那里。进地府,去狂购装备吧。然后去阎罗殿(记得补好血法+烧香春),找阎王说话,阎王怀疑你是幽明鬼的同伙,因为幽明鬼偷了阎王的宝贝。你解释不行,立刻开打。打完后阎王才相信你的解释。内殿里面可以买暗器。然后出殿,石猴说它用会火眼金睛帮忙,去右上角找幽明鬼吧。注意一下,找幽明鬼是不需要战斗的,所以别像我给每个人都吃了个烧香春,结果发现用不到……剧情过后,幽明鬼去自首,也同时给了你幽明水。这时候就可以离开地府,往下一站,普陀山。地府支线任务:帮钟馗捉鬼:去无常间捉6只鬼(其实就是梦幻里的轮回司)。跟消灭蝙蝠的任务差不多。打完复命。从大唐镜外的最右上角来到大唐国境,沿着路走,来到菩陀山。(国镜里有个乞丐,给他钱也没好处,不给也没坏处,不知道是做什么的)继续走,来到观音殿。给观音姐姐问了好,才知道菩陀山最近闹妖,连观音也没了法子,所以叫你去做苦力。(没办法,谁叫你有求于人呗)旁边的仙女可以买东西。补满血法,出去会自动剧情,发现水中的妖怪,然后开打。打完后妖气尽除,再去找观音,观音给了你净瓶圣水。然后一路从菩陀山回到大唐境外。(在途中,如果你接了紫霞的任务帮忙找至尊宝,会遇到至尊宝和二当家,然后至尊宝会去北俱找紫霞)这时候去左下角,来到长寿郊外。系统自动提醒你要休息一晚。在左上方遇到凌云霄,他答应让大家借宿。夜晚,你因为想念铃音睡不着,于是起身出外散心。一出门看到凌云霄往海边的方向走,于是追了过去。这时候注意,因为要连续打3场,虽然第3场会有人来帮忙,但是第1和第2场都是你自己单挑。记得补好血法,吃烧香春。先打哮天虎,打完了再打海神,打完后海神大怒,使出全力要杀你,这时候天檠、霓裳、石猴全跑来帮忙,打败暴怒的海神,终于凌云霄可以和心上人在一起。你也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哮天虎胆,回屋继续睡觉。醒来后,可以去长寿村了,在右上方。长寿村里,去药店找薛神医,他叫你去找村长,继续去左下方的房子找到村长,村长说万年灵芝是镇村之宝,要你去从妖怪手中夺回仙灵翡翠来交换。接着去祭堂,接近池中圣像后,发现仙灵翡翠应该就是女娲石,这时候妖怪出现,开打。打完后得到仙灵翡翠,去找村长吧。终于收齐全部药材,可以回天宫了。在物品里的普通物品里找到千里传音符,老君会把你们送回炼丹房。长寿村支线任务:阿紫的信:帮阿紫把信送到马大姐那里。消灭野猪:帮果农消灭园子里的野猪,在村子西南方。这一场打得最爽,每个人都是2万多的伤害,野猪打你才掉2~5点血,所以慢慢打吧。不过野猪闪避超高,物理攻击总是MISS(除非让石猴用提高命中的技能)。打完后找果农买食物是半价。钱老板的任务:去药店抓付药,武器店拿把铁锤,布店拿件皮衣,酒店拿坛女儿红。复命后得到50000两。有兴趣的可以去酒家旁的民房瞧瞧,呵呵,比较搞笑的一家人。第六章群魔乱舞闹天宫,仙川归隐偕俪影把药材交给老君,老君叫你去厢房休息。休息一晚,再找老君,老君说药还没练好,叫你再去散心。接着镜头转到凌霄宝殿,关重七带兵杀向玉帝,开战。(这战由你来控制关重七,我很好奇如果挂了的话会怎么样,不过还是没试,他太强了嘛)打完,然后镜头又转到敖白这里。不用说,直冲向凌霄宝殿。然后看到关重七,你质问关重七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他本来就是半仙半妖,然后变身成炎魔神,你为了不让生灵涂炭必须阻止他。胜后,你不忍心杀他,玉帝却在这时候下命令,最后关重七狂笑着自焚。然后回到炼丹房,老君已经炼好药,但他说药性过重,必须找到千年火凤凰的蛋。传送到北俱芦洲,在上方找到凤巢的入口。一路爬上7层,途中宝箱都有不错的装备和药,别忘了多开哦。在6层遇到商人,可以买到最强装备和药。钱都用了吧,以后不需要了。来到第7层,你正欲取下火凤凰蛋,千年火凤却突然出现,开打。打败火凤之后得到蛋,下到6层,在回5层的路上遇到黄袍妖。(千万记得在6层多练几级,起码到60级以上,这老妖不好打)打败黄袍妖后,自动回到炼丹房。交给老君火凤凰蛋后,老君再叫你去休息。休息后出房,发现天宫到处都是妖怪(而且都是以前的BOSS),急着跑去炼丹房,却因为炼丹房有仙气结界,妖魔不敢接近。然后去凌霄宝殿,发现妖魔全聚集在这里,逼玉帝让位。你当然上前阻拦,开打。要连续打2场。第一场对力魔神,第2场要打魔尊+影魔神+魅魔神。打败魔尊后,群魔都跑了。接着玉帝想封你们当御前侍卫,结果你们都推辞了。回到炼丹房,仙丹终于练好,可惜这时候大圣却跑来抢药,为了救唐僧一命。你不肯,于是开战。胜利(完美结局):大圣离开,说去找观音帮忙。石猴跟着离去。天檠也告辞回五庄观去了。霓裳留在老君身边,于是你独自一人回到南海龙宫。给铃音服下解药,等待着。铃音为什么不醒?究竟这仙丹有没有效果?你一直守在旁边,直到有一天,一个熟悉无比的声音在你耳边响起……惨败(另一个结局):仙丹被大圣夺去,石猴道歉后也跟着离去。天檠告辞回五庄观。霓裳说她累了,想留在老君身边。只有你一个人,还在不停地努力。回到南海龙宫,默然对着依旧沉睡的铃音,玉镯突然发出光芒,把你吸尽其中。幻境中,你看到了那张熟悉的容颜。究竟是真是梦?你已经不愿再去追寻。只是这样,便够了。关于BOSS战(建议的等级,其中几个不太记得了,仅作参考):毒蟾王:5级以上千年恶蛟:10级以上古月仙:20级以上妖兽王:30级以上哮天虎+海神桀狴:40级以上夜倾城:44级以上炎魔神:50级以上火凤凰:55级以上黄袍妖:60级以上魔尊:65级以上孙悟空:75级以上(总之越高越好,不行的话就去狂买紫玉琼浆和瑶池玉液,孙悟空速度有1000呢)以上是我的心得,欢迎指教。

走近科学有关龙的那期!

【中国神话中的龙】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龙的起源】龙最早出现在5000年前的一座原始社会的墓葬中,现在陈列于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里,这是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它造型粗犷,样子像是蜥蜴,没有艳丽的颜色,考古学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龙”。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打了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兽,万能之兽,万能之神。特别注意,龙只有五根手指,有四根手指的就不是龙,而是蜥蜴鳄鱼之类的动物。龙作为华夏先民的图腾,起初不过是刚刚采自荒山的一块毛石,粗矿而简陋。在历史老人的手中,它被不断裁切、琢磨。商周予它威武,汉唐给它大度;龙在魏晋如竹林七贤,仙风道骨;在辽金则如草原野马,恣肆奔腾,帝王贵胄使它至贵至尊,民间百姓让它入乡随俗。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螭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考古专家认为,早期的龙就是一种头上带角的蛇,是一种纯粹的爬行动物;而有些人则认为,龙最初形成地,龙头很像猪,龙身则与蛇身相同;还有人指出,龙是由鳄鱼蜕变而成的。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龙的雏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萌芽,是以夏族图腾为主体虚拟的想象物。古人对它有种种解释。有说[tng]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劝学》);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虬[qi囚]龙,无角的叫螭[chī吃]龙。(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天问》王注)。有说龙像狗像牛,《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shè甚]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这显然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对于龙的主体原形的探讨,学者们作过许多有益的研究。有鳄鱼说、晰蜴说、马说等等。但普遍认同龙的基调是蛇。最初系统提出这一见解的是闻一多的名篇《伏羲考》。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è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后人在闻一多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丰富与补充。考察龙,首先要弄明白,究竟什么是其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从龙一出现的初期,一直延续下去,恒定不变,而且是构成龙的主体部分,缺了它,龙就不成其为龙,这才是龙的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在龙的身上,倘若抽去了蛇的躯体,那龙便不再存在了。龙变来变去,头有时像鳄鱼,有时又像马;它的脚有时像蜥蜴足,有时又像狗爪;唯有蛇的修长的身子从未变过。远古,崇拜蛇的氏族部落很普遍。蛇有很强的生命力,正符合原始先民的愿望。蛇对人又有很大的威胁,尤其是毒蛇,能致人于死命,使人畏惧。《山海经》中各式各样的神,有不少便是蛇身或龙身。蛇本身便具有多民族性,用现代话语,便是那时的蛇崇拜,很有群众基础,以它作为龙的主体,这种民族大融合的标志,即使被兼并者也愿意接受。中国龙的正式形成,大概开始于夏禹时期,禹巩固了在中原的地位以后,以蛇结合其他部族图腾而创造龙的社会条件已成熟。龙是适应国家的出现而被造就的。因为蛇崇拜的覆盖面大,以蛇作龙的主体,能得到炎黄后裔南北各民族的认同。龙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一旦形成,便牢固树立了它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权威地位。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炎黄统一中原各部落后,揉合各氏族的图腾形成的形象。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道教和龙】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形成的,集巫术、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及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于一身,并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一门宗教。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倡导的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逐小形成办有教理、教义、教规的一种人为宗教形式。道教自形成之初,便与龙崇拜有不解之缘。先秦时代的乘龙周洲四海、乘龙升天,以及以龙沟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盘继承。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子孙都继承其业,均称"天师",并传达室说与龙有缘。传说第三代天师名鲁,传说他有十个儿子,号"张氏十龙"。另有一则传说称:张鲁的女儿在山下洗衣,忽有白雾绕身,因此竟未婚而孕,感到羞耻,便自杀身亡。死前留下遗言,务必剖尸看腹中为何物。结果,腹中有两条双胞胎小龙,婢女把它们放进汉水。其后的许多道教代表人物都被说成与龙有神秘的关系,如南朝时的道教代表人物陶弘景,传说其母梦龙而生,他是一个龙种。龙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沟通鬼神。龙被认为是"三轿"之一。这里所指的"三轿",一曰龙轿,二曰虎轿,三曰鹿轿。道教的三轿主要是作为其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张光直先生认为:"濮阳第45号墓的墓主是个仰韶文化社会中的原始道士或是巫师,而用蚌壳摆塑的龙、虎、鹿乃是他能召唤使用的三轿的艺术形象。"他把蚌壳龙、虎、鹿与古代原始道教上三轿相联系,认为二者有渊源关系。传说有法力道行的天师、真君还能召龙、驱龙。《酉阳杂俎。怪术》称:在一个名叫云安的地主,江边有十五是险滩,舟楫若不靠人拉纤,无法通过。瘦代天师翟乾佑念商旅之劳,结坛作法,召来群龙,共14条,均化作老人。翟天师让它们夷平险滩,以利舟行。群龙领命而去,一夜之间,风雷震击,十四里险滩都变成平潭,惟独剩一里依旧如故。翟天师一看便知是一条龙昨日未到,于是再次登坛作法,严敕神吏召它前来。三日之后,方有一女女子来到,原来是一条雌龙。好申辩说:乘船过这条江的,都有是富商大贾,给他们拉纤的,都是云安的贫穷百姓,他们一向靠拉纤过活。倘若险滩没了,舟船通行无阻,他们靠什么吃穿呢?宁可要险滩以赡纤夫,不愿利舟楫以安富商。翟天师听后连连点头,于是又召诸龙一切恢复原样。在道教中,龙并不是自然之龙,而是蛇化成的龙。《黄白篇》有:"蛇之成龙,亦与自生者无异也。然其根源之缘由,皆自然之感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龙王信仰也随之传入。道教亦引进佛教龙王并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龙王信仰,称诸天龙王、四海龙王、五方龙王等。后来,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渊潭塘井均有龙王,职司该地水旱丰歉。于是大江南北,龙王庙林立,成为中国龙崇拜的重要一部分。【佛教和龙】中国龙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延续,除了后来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和道教学说完全继承并极力宣扬龙的信仰,并加以创新和发展之外,还与外来的佛教中的"龙宫"和"龙王"有关。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无"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在汉代之前,只有龙神,而无"龙王"。隋唐之后,佛教信仰传入中国,龙王信仰遍及中土。学者一般认为,龙王、龙宫信仰是源于印度,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引进的。在佛经中,龙王名目繁多,如〈妙不莲花经〉称:龙王有八,一为难陀龙王,二为跋难陀龙王,三为娑伽罗龙王,四为和修吉龙王,五为德义迦龙王,六为阿那婆达多龙王,七为摩那斯龙王,八为伏钵罗龙王。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与佛教中的龙王崇拜孰抚孰后?两者的关系如何?是一方传给另一方,还是各自产生的?从一些迹象来看,印度佛教中的龙是由中国传去的,经过印度人的再创造,成为"龙王"。随着佛教的东传,龙王崇拜也随之传入中国。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龙王信仰也得到迅速流传。其理由有七。其一,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源远流长,据有条有理发掘,最早的龙形象是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其次是举世瞩目的河南西水坡的蚌壳龙。第三是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发现的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第四是众所周知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等。这些都充分证明龙崇拜早在六七千年前在中国便十分普遍,同时也证明龙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而不是外来文化。其二,据目前所见印度龙的最早考古资料是公元前一世纪的壁画〈龙王及其家族〉和纪元前后的〈龙族向菩提树礼拜〉,晚于中国的辽宁查海石块龙约五千年。其三,在文字记载方面,据目前所知的史料来看,印度有关龙的文字记载最早是龙树于公元二世纪左右所写的〈智度论〉,这一记载距今仅1800年左右。而中国有关龙的记载较印度早得多,商代的甲骨文中有不少"龙"字以及崇拜龙的一些记载,这说明在3500年前中国的龙崇拜已十分普遍。其四,中国龙文化自形成之后,不仅在国内迅速传播,而且很快传到国外。印度佛教中的龙当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传播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条是经西藏传入。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便传到西藏及其以南地区。龙文化传达室入西藏,然后传入印度,是完全有可能的。龙文化传播的另一条路线是西域丝绸之路。中原王朝早在三千多年前便与西域有接触,传说周代早期已有移民到达葱岭以东地方。商灭夏之后,夏训落有一部分人徙往西北地区,到达甘肃等地之后,继续向西迁徙,进入西域的焉耆国。后来,这些迁入焉耆国的龙氏族部落至晋代是城为该国的统治者,并以"龙"为姓。他们把自己的龙文化带入西域是肯定无疑的。其五,古印度本来没有龙的观念,梵文中没有"龙"的专用词,"龙"是和"象"合用一个词来表示的。在古印度神话中,雷电是骑白象的大神因陀罗手持雷凿造成的。中国龙传入印度之后,龙神很快取代了因陀罗,成为风雨雷电的主宰神。因而,表示"象"的词又来表示"龙"了。其六,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龙的传说约有20则,其中西域五则,北印度五则,中印度十则,而南印度一则也没有。从内容来年,龟兹、于阗的龙传说与中国古代的龙传说很相似,有乘龙及龙与妇女交合而生龙种的传达室说,而与佛教毫无关系。而〈大唐西域记〉中关于葱岭以南、邻近印度的龙神话传说,其内容则与佛教中的人物有关。这也可说明西域是中国龙文化传入印度的一条路线。其七,中国原始的龙,具有较多的蛇形象和属性,印度龙也一样,与蛇有密切的关系。在佛教的绘画雕刻艺术中,龙王的头部后面一般都有一个展开的有三五个或七个头状物的眼镜蛇冠子。另外,佛经还常有"毒龙形状如蛇"的说法,也说明印度龙具有蛇的属性。中国本土的龙具有马、牛、鱼、鹿、蛇等动物特征;佛教中的龙王也相似,具有象、蛇、马、鱼、虾等多动物的特性,据上,有理由认为,佛教中的龙是由中国传入的。佛教中的龙与中国龙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中国龙与印度龙之间的最大差异是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在动物崇拜中,龙具有至高无尚的地位。特别是在龙崇拜与政治结合起来之后,龙成为帝王的象征,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神。而印度龙则是一般的神灵,如佛经中的天龙八部之"龙",不过是普通的护法神而已,无至高无尚的地位。在印度的动物崇拜中,金翅鸟受到最高的崇拜,而龙经常是金翅鸟的猎物。在佛典中,龙的"三患"之一便是金翅鸟。传说金翅鸟每天以龙为食,一天需要一条大龙王,五百条小龙。这说明龙的地位远在金翅鸟之下,而中国则相反,龙的地位远在凤鸟之上。【其二】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能够升天入地,沟通天人;能为神仙乘驭,来往于天地之间。如黄帝乘龙升天,颛顼、帝喾、启亦乘龙往来。而印度佛教中的龙则没有这种神性。大神乘骑的是金翅鸟,如古印度人的天神毗湿奴常骑在金翅鸟上飞行。佛教中的文殊菩萨乘的是狮子或坐白莲台;普贤菩萨乘的是六牙白象或坐青莲台。【其三】在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传入之前,中国的龙没有地域性,龙被奉为主宰雨水之神,受到各地各民族的普遍崇拜,龙的形象基本上也相同的,只有颜色的区别,分为青、赤、白、黑、黄五种。印度人虽然封龙为"王",给龙造"宫",但印度龙的地方神特性较明显,龙王的种类繁多,各水域都有龙王、龙宫,说明龙只不过是某一水域的主宰神。从以上差异来看,龙文化传入印度在秦汉之前,因为龙在秦汉开始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在此之前,龙的主神性是主宰雨水,而印度的龙王也一样,主宰大海、湖泊和水潭等水域。龙崇拜传入印度之后,经过再创造,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龙文化。佛教产生后,龙文化又与佛教结合在一起。随着佛教东传,佛教中的龙文化又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与我国原有的龙文化融为一体,从而使中国的龙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佛教何时传入中国?说法颇多。学术界一般认为,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图经〉,当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之始。据〈史记〉载:大月氏原在甘肃敦煌、祁连山一带游牧,汉文帝时,为匈奴所迫,迁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不久又遭匈和乌孙的联合攻击,遂迁至今锡尔河、阿姆河之间,建王庭于阿姆河这北。约在公元前130年前后,越阿姆河,攻占大夏,据有其国。因大夏当时已崇奉佛教,故亦改信佛教。汉武帝元朔元年,汉使张骞至其国。公元一世纪中叶,建贵霜王国。其后国力渐强,破安息,灭天竺等国,国势鼎盛,佛教发达。由于大月氏国原在中国,因而与中国有特殊的感情,相互来往频繁,他们在传播佛教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由中国传入并经过印度化而纳入佛教体系的龙王崇拜,随着佛教的东传又反馈到中国。在龙王信仰传入之前,中国本土只有海神、水神、河神或河伯信仰。先秦时期的神仙家和早期道教,都不讲龙王。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龙王信仰也一样,自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再创造,后来中国的龙王已不同于印度的,成为中国化的龙王。在印度,龙王是佛的信徒、供养者或守护神,而中国因受道教和儒教的影响,龙王信仰也发生了种种变化。在道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成为玉皇大帝的部下;在儒教的影响下,中国的龙王传说强调仁、信、义,强调夫妇、弟兄、父女之情,并有善恶之分。此外,中草药各地的龙王一般有姓、名和封号,这也是中国特有的。印度佛教艺术的传入,对中国龙形象也有较大的影响。从汉晋到唐宋时期,龙的形象在演变过程中,明显地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如敦煌北魏壁画上的龙,其动态是在奔腾,却给人以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这种造型显然来源于同时代佛教中的飞天。印度佛教中的狮子对中国龙形象的演变影响也很大,唐宋时期的龙吸收狮子的形象。头圆而丰满,脑后披鬣,鼻子也近似狮鼻。江西江宁南唐要升墓中壁画上的龙,不但头部像狮子,就连整个身体也有点近似于狮子。龙吸收狮子形象,主要是为了言其神威,增加它的神通。龙珠也是佛教东传以后才有的。在佛教中,有一种宝珠,又叫摩尼珠、如意珠。我国唐宋以后,龙戏珠的出现,当与佛教有着渊源关系。【龙的传说】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龙的传说——龙王: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西海敖钦、南海敖润、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龙的传说——龙珠:人们在建筑彩画、雕刻、服饰绣品等载体上常见“龙戏珠”(有“单龙戏珠”、“二龙戏珠”等)图案。有朋友问了:什么是“龙珠”?“龙珠”因何而来?“龙戏珠”又是怎么回事?龙珠是与龙有关的珠。“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颌下。”这是《庄子》的说法了。《埤雅》也言“龙珠在颌”。《述异记》讲,“凡有龙珠,龙所吐者……越人谚云:‘种千亩木奴,不如一龙珠。’”上述说法讲了两个意思:一是龙珠常藏在龙的口腔之中,适当的时候,龙会把它吐出来;二是龙珠的价值很高,用民谚来说,就是得一颗龙珠,胜过种一千亩柑橘。那么,龙珠从何而来呢?龙为什么要戏珠呢?我们知道,珠,是水中的某些软体动物,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其贝壳内分泌并形成的圆形颗粒,因其有亮丽的光泽而被人们所喜爱,因而被称作珍珠。既然水中的动物能生出珠来,作为水族之长的龙,自然也要有珠而生了枣这该是龙珠神话产生的一个基本思路。但是,事情好像还不是这么简单。龙是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集合的对象有鱼、鳄、蛇、猪、马、牛,以及雷电、云雾、虹霓等等。其中,鳄类和蛇类是卵生的。卵是圆形的,也可以说是颗粒状的,是比珍珠大得多的颗粒。那么,古人会不会把鳄卵蛇卵当作一种“珠”呢?回答是肯定的。古人能将鳄蛇作为主要的集合对象,对其卵自然不会忽略;对鳄和蛇来说,卵的意义是重大的,是生命之源,有卵便有鳄、有蛇,进而才有龙。因此,卵是完全可以以“珠”的身份进入龙的生活之中的。那么,龙珠就是龙卵;龙戏珠,实际上就是龙戏“卵”,是龙这个神物,对生命的呵护、爱抚和尊重。其中体现和表达的,是古人的一种“生命意识”,即对转承不息的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和发挥。民间吞珠化龙的传说为我们的看法提供了注脚:某少年割草(或打水)得一宝珠,此珠放到米缸涨米,放到钱柜生钱。某财主知道后,带人来抢珠。少年情急中将珠放到口里,却一不小心咽了下去。于是口渴求饮,缸水喝干了,又去喝河水、江水。喝着喝着,头上冒出了角,眼睛朝外凸,身子变长出鳞枣化为龙了。这样的传说广泛地流传于四川、浙江、广东等地,从中透示出“珠”的珍贵,以及珠和龙生命相依的关系。太阳,是我们对“珠”的另一个理解。我们见到的一些龙戏珠图案,尤其是那些二龙戏珠图案,其珠多有火焰升腾,分明是一枚“火珠”或“火球”;下面是滔滔海水,可以理解为火球跃出海面。在人们的视野和观念中,堪称“火球”的,太阳可排在第一。那么,很显然,火球出海也就是太阳出海了。既然是太阳出海,为什么要龙来“戏”呢?这里要引入古人眼中的四方神: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龙则是代表东方的神物。这样看来,龙戏珠就有太阳崇拜的意思了,该是太阳崇拜和龙崇拜的交融。龙分雌雄,这是二龙戏珠的图案比较多的原因。如果珠作卵解,就是父母双方共同呵护、爱抚他们的子女;如果珠作太阳解,就是雌雄二龙共迎旭日东升,让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再者,二龙对称,龙体弯长,珠形滚圆,在构图上也具有一种美感。龙的传说——乌龙:少华山下的龙潭堡,原先只有十来户人家。村里住着:一家姓刘的父女二人,靠做卖豆腐为生。女儿名珠凤,出落得俏模俊样。有一天珠凤去挑水,钩搭上挂上来一条小黑蛇。她把小黑蛇捉下来放到井台上,说:“怪可怜的,放了去吧!”小黑蛇对她点了点头,一转身窜到井里去了。珠凤挑水刚进屋,听见背后有人叫她。转身一看,是个二十来岁的漂亮小伙。小伙拉住珠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