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七夕是中国情人节,二、元宵节乃古代情人节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既然七夕不是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就是古代情人节,元宵节并不能当作情人节,他为什么会发出“元宵节既是中国情人节”的说法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喜鹊二、元宵节便是情人节既然七夕不是情人节,元宵节和情人节根本不搭界。
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一天呢
随着西方文化与电商产业在国内兴起,中国的节日一下子多了一倍以上,光是情人节就有中西之分。每年的二月十四号和农历七月初七,便是情侣们最喜欢的节日,在各种营销之下,随处都充斥着浪漫的气氛。
不过,人们崇尚的七夕,实际上并不是中国的情人节,情侣们手捧鲜花收获甜蜜时却不知道,自己早就与真正的情人节擦肩而过了,既然七夕不是中国的情人节,到底哪天才是呢?
图片:手捧鲜花收获甜蜜资料截图
一、七夕节是女儿节关于七夕,民间充满了各种传说,各个版本都浪漫唯美。相传,天上的织女们偷偷下凡,并且在民间湖中戏水。结果,其中一个织女的衣服被牛郎藏起来。
那位织女错过了飞天的时间,便留在凡间与牛郎一起生活,并且生了两个孩子。就在织女打定主意一直留在民间过日子时,天庭却发现了失踪的织女,并且将她抓回天庭。
经过一番周旋,天帝最终同意让这对夫妻每年都见一次面,也就是七夕。为了让他们见面,所有的喜鹊都汇聚到天上,搭成拱桥让他们在桥上相聚。
可能因为这个版本的传说太让人感动,于是人们便把这天当作是情人节,然而翻阅各种典籍都没有确切的说明,这一天就是情人节。与其说这一天是情人节,倒不如说是女儿节。在这一天,年轻女子们乞巧、拜织女等等,女儿家在这一天过得非常充实,但是众多项目中,唯独就是没有爱情的影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喜鹊
二、元宵节便是情人节既然七夕不是情人节,那么中国的年轻男女们是否有表达爱情的日子呢?在余光中看来,中国男女也有专门表达爱情的日子,这个日子正是元宵节。
作为杰出的现代诗人,余光中话中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他为什么会发出“元宵节既是中国情人节”的说法呢?这就得从中国的传统习俗入手了。
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就是中国的元宵节,元宵节与其他节日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他节日有可能是为了某一个人而形成,元宵节却是单纯的顺应节气和地方习俗而来。
如果从这一点出发,元宵节并不能当作情人节,但是,从地方习俗来看,这一天却是年轻人表达爱意的最佳时间。
图片:元宵节资料截图
三、元宵节与爱情在封建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宵禁”制度,“宵禁”制度规定,每天晚上从“闭门鼓”擂响以后,所有人一律不可以外出,如果实在有紧急的私事,必须得到守夜官兵的同意以后才可以出门。
除了官府办事人员,所有人必须等到到第二天的“开门鼓”响起以后才可以外出。如果没有得到夜巡人员的允许私自外出,轻者挨板子,严重的还得面临刑法惩治,哪怕是在风气最为开放的唐朝,“宵禁”制度同样没有放宽。
在宵禁制度下,人们在晚上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年轻男女幽会的机会也被阻隔。不过,宵禁也不是每天都有的,每年的元宵节就是例外。每年从正月十四这天开始解除宵禁,一直到正月十七晚上恢复,总共有三天的时间。
图片:元宵节解除宵禁剧照
在这三天里,大家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随意外出,连那些深闺女子也不例外。这三天也是最热闹的,尤其是在晚上,更是人头攒动。
元宵节还有赏灯和猜灯谜的习俗,到了晚上,年轻男女聚集在花灯前赏灯、猜灯谜,美好的气氛更容易擦出爱情火苗。不管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都是描写年轻男女在元宵节的晚上寻找爱人的情景。从这些诗词中也可以看出,元宵节确实是古代男女约会的好时期。
在如此佳节,最让人沉迷的,莫过于美人与花灯,早在汉朝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有赏花灯的习俗了,不过当时的花灯样式简单,时至唐朝时期,花灯的样式开始增多,变得更加精美,花灯除了好看,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它象征着光明,可以驱赶黑暗。
图片:元宵节时人头攒动剧照
作为新年的最后一天,中国百姓每年在这一天都会灯火通明,迎接新一年的开始。除此以外,花灯还有相思之意。
那些还未出嫁的女子,在这一天都会亲手做一个花灯,并且在灯上写上心上人的名字,然后把它放到河里,让它带着自己的思念漂向心爱之人。在社交软件满天飞的时代,这种古老的方式显得更加浪漫而有趣。
古人在元宵节表达爱意的方式,不像西方人那么直接,但是,古人的爱意却像正月十五的明月一样,虽然没有太阳那么耀眼,却更显温柔。
在这良辰美景,男男女女聚在一起赏灯猜灯谜,比七夕更加妥帖,和有情人在灯火下相会,比鹊桥相会更有温度,也更加浪漫。
图片:花灯在河里漂流剧照
四、三月三,古人的情人节除了元宵节以外,农历三月初三也被古人视为情人节,这个节日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也就是当时的上巳节。上巳节有水边祭祀与沐浴的习俗,每年到上巳节这天,百姓们都要到水边祭祀,还要用熏香沐浴。
古人之所以会有这个活动,主要是因为三月三是春夏交替之际,这时的阴气是最为旺盛的,也是人体最容易生病的时候,他们祭祀与沐浴,就是为了洗掉厄运,乞求女巫带给他们健康。
三月三还是春游的好时节,春深之际草长莺飞,动物们开始寻找爱侣,年轻男女的心也开始萌动,不管是踏青还是祭祀沐浴,都可以看到很多少男少女在谈情说爱。
趁着时光正好,连官府都鼓励百姓们光明正大的追求爱情,如此看来,上巳节也是男女们谈情说爱的好日子,把这个日子定为情人节并不为过。
女儿节说的是七夕,古时候的情人节是这个节日吗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对情人节都特别在意,因为在这一天,可以和心上人一起感受爱情的甜蜜和温馨。
但是随着时代不断变迁,西方情人节逐渐占据主流,而我国传统节日七夕却倍受忽视,这不得不说是传统文化的流失。
相信很多人看到古代情人节,到底是七夕还是元宵节时?脑海中都会出现一个大问号。
大家都知道七夕是中国情人节,而元宵节则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这两个节日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实际上在古代社会,情人节更偏向于元宵节,而七夕却是女儿节。
一、七夕是情人节还是女儿节
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惯性,都会想当然的认为,七夕就是古人过的情人节。因为每年的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都会在鹊桥相会以解相思之苦。
宋代词人秦观创作的《鹊桥仙》,被认为是最经典的七夕情话: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描绘的就是七夕时,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情。
事实上在古代社会,七夕节又被称作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在节日到来之际人们会祭祀“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
“乞巧”是七夕节传统习俗,相传古代少女会在农历七月初一,一直到七月七日的夜晚,穿着新衣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这主要是因为“七姐”,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七仙女,是天宫中的织布能手。在七夕节到来之时古代女性,就会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
实际上也可以称为“斗巧”,因为少女们会穿针引线,蒸巧馍馍、剪纸、彩绣等,然后评比谁的手最巧。
关于七夕节就是情人节的说法,这是后来才流传的,主要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由于他们的爱情并不被天帝承认,所以只答应他们每年见一次面,而这一天就是农历七月初七。
在七夕的晚上,二人踏过喜鹊搭建的桥梁,来到桥中间相互倾诉思念之情。后来七夕节就与情人节融为一体,并一直流传至现代社会。
二、元宵节乃古代情人节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元宵节和情人节根本不搭界。
虽然这两个节日时间比较接近,但是元宵节表达的是亲人团圆之情,而情人节则是恋人之间的暧昧。
既然在古代社会七夕是女儿节,不是情人节,难道元宵节才是吗?
按照余光中的看法,元宵节就是古代情人节。作为一位文化学者,他的话可信度相对较高。他之所以敢大胆提出这种事情,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的传统习俗。
每年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与其他节日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可能是为了某一个人而形成。
如果从这一点出发去分析,可以得知元宵节并不能当作情人节。但是,从地方习俗上来看,元宵节这一天是年轻人,相互表达爱意的最佳时间。
这一点可以从辛弃疾所作,《青玉案·元夕》中找到答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就是元宵节灯会男女相会的场面。按照这种逻辑推演下去,可以好得知每年元宵节,都要举办比较隆重的灯会。
而此时年轻男女就会蜂拥而至,在灯会上见面并暗送秋波。这种感觉与这首词中,所描绘的场景几乎如出一辙。
从这个角度来看,将元宵节称作情人节,其实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封建社会一般都会实行宵禁制度,也就是说在熄灯之后谁也不允许出门。所有人都必须等到第2天,“开门鼓”响起以后才可以外出。
在这种制度影响之下,根本没有夜生活,但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却是个例外。就算是平时大门不出的闺中女子,也可以在这一天去观赏灯会,并且与自己的心上人私会。
结 语
七夕节就是女儿节比较好理解,但是说元宵节就是情人节,相信很多人一直都抱有怀疑态度。
封建社会时在正月十五这一天,都会解除宵禁让市民自由娱乐,年轻男女也可以借此约会,所以元宵才更像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