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斯布雷龙的古生态学?达斯布雷龙的发现及命名

admin|
139

达斯布雷龙的古生态学

目前已发现的达斯布雷龙化石都发现于上白垩纪坎帕阶中至晚期的地层,距今约7700万-7400万年前。在白垩纪中期,北美洲被西部内陆海道一分为二,蒙大拿州及阿尔伯塔省大部份都在海平面之下。在这段达斯布雷龙存活的时期,西部拉拉米造山运动使得落基山脉隆起,使海道向东方及南方后退。大型河流从西侧的山脉流至东侧的海道,当中的沉积物形成广大的海岸平原,成为朱迪斯河群的双麦迪逊组与其他的地层。约7300万年前,海道再次向西方与北方海侵,逐渐淹没恐龙公园组,涵盖美国西部及加拿大西部。达斯布雷龙生活在西部内陆海道西岸的广大冲积平原。大型的河流流经土地,有时会出现泛滥,形成新的沉积层。当水源充足时,可以维持大量的植物及动物生活,但这个区域会发生周期性的干旱,造成大量生物的死亡,形成朱迪斯河群与双麦迪逊组的众多骨床。在现今的东非也有相似的情况。平原西方的周期性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会影响整个地区,这成大量的死亡,而同时丰富了土壤,有助于日后的植物生长。科学家也借由这些火山灰得出准确的放射性测年。海平面的改变,在不同时期对朱迪斯河群的不同地区,造成许多环境变动,包括离岸及近岸的海洋生态、海岸湿地、三角洲及礁湖、内陆的泛滥平原等。与朱迪斯河群的其他地层相比,双麦迪逊组是在更内陆的高海拔地区。在双麦迪逊组及朱迪斯河群有良好的脊椎动物化石纪录,这是因为丰富的动物群、周期性的自然灾害及大量的沉积岩所造成的。这些地区有多样性的淡水及入海口鱼类化石,包括鲨鱼、鳐目、鲟鱼、雀鳝目及其他鱼类。朱迪斯河群也保存很多水生爬行动物及两栖动物化石,包括有青蛙、鲵、龟、鳄龙及鳄鱼。陆地上的爬行动物,则有叉舌蜥科、石龙子科、巨蜥科及蛇蜥科。天空的飞行动物则包含:神龙翼龙科及新鸟亚纲(如虚椎鸟等)。哺乳动物则包含:多瘤齿目、有袋目及真兽类哺乳动物。除此上述物种之外,还有达斯布雷龙及其他恐龙。在奥尔德曼组,强健达斯布雷龙可能猎食鸭嘴龙科(如短冠龙及亚冠龙)、小型的鸟脚下目(如奔山龙)、角龙科(如尖角龙)、肿头龙下目、似鸟龙下目、镰刀龙超科及甲龙下目。其他猎食恐龙包括:伤齿龙科、窃蛋龙下目、驰龙科的蜥鸟盗龙、及艾伯塔龙亚科。恐龙公园组及双麦迪逊组有着类似奥尔德曼组的动物群组成,而恐龙公园组则没有互相竞争的多种大型猎食恐龙。蛇发女怪龙与达斯布雷龙同时生活于恐龙公园组与双麦迪逊组上层。幼年暴龙科的生态位,介乎成年暴龙科及小型的兽脚亚目之间,它们之间的体重有数倍的差距。影视著作《恐龙星球》纪录片中详细描述了达斯布雷龙

达斯布雷龙的发现及命名

强健达斯布雷龙(Daspletosaurustorosus)的模式标本是一个完整性约75%的骨骼,包括了完整的头颅骨、几乎完整的颈椎、完整的脊椎骨、前11节尾椎、肩膀、一个完整的前肢、骨盆及两根股骨。这些化石是于1921年由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MortramSternberg)所发现,他最初认为这些化石属于蛇发女怪龙的一个新种。但是,这些标本要直到1970年才由戴尔·罗素(DaleRussell)完全的描述,并建立新的达斯布雷龙属。达斯布雷龙的学名是由古希腊文的“δασπλητo-”(意即“惧怕”)及“σαυρος”(意即“蜥蜴”)组合而来。种名的torosus是一拉丁文,意指“强壮”或“结实”。除了模式标本,在2001年发现一个完整的达斯布雷龙骨骼标本。这两个标本都是来自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发现于朱迪斯河群中的奥尔德曼组。另一个年代较晚的马蹄峡谷组发现的标本,被重新归类于艾伯塔龙。奥尔德曼组是在上白垩纪的坎帕阶中期形成的,距今约有7700万-7600万年前。于坎帕阶晚期的北美洲,达斯布雷龙与蛇发女怪龙生存于相同时代的相同地区。这是少数两个暴龙科的属共存的例子。在现今的猎食动物中,体型相似的猎食动物因为解剖学、行为或地理的原因,会区分成不同的生态位,以限制竞争。有几个研究尝试解释达斯布雷龙及蛇发女怪龙的生态位差异。戴尔·罗素假设较轻盈、常见的蛇发女怪龙可能猎食当时繁盛的鸭嘴龙科,而较强壮、稀少的达斯布雷龙则专门猎食数量较小、防御较好的角龙科。但是,在双麦迪逊组发现的达斯布雷龙标本,在其胃部保存了鸭嘴龙科幼年体的已消化化石。暴龙亚科(例如达斯布雷龙)有着较高及较宽的口鼻部,比有较低口鼻部的艾伯塔龙亚科(例如蛇发女怪龙)更为强壮,不过牙齿的强度则差异不大。这显示两者在摄食的技巧或食性都有所不同。其他学者认为它们之间的竞争受到地理区分的限制。不像其他的恐龙类,它们的区分似乎与离海岸的距离没有关联,而也与海拔高或低无关。但是,虽然生活区域有部分的重叠,蛇发女怪龙似乎在北方较为普遍,而达斯布雷龙则倾向于南方。其他的恐龙亦有类似的地理分布。在坎潘阶,鸭嘴龙亚科与开角龙亚科繁盛于双麦迪逊组与北美洲西南部。汤玛斯·荷兹(ThomasHoltz)指出这个地理分布型式,显示暴龙亚科、开角龙亚科及鸭嘴龙亚科都有着同样的生态位倾向。他认为于麦斯特里希特阶末期,暴龙亚科(如暴龙)、鸭嘴龙亚科及开角龙亚科(如三角龙)广泛分布在北美洲西部,而艾伯塔龙亚科及尖角龙亚科已灭绝,赖氏龙亚科则已很稀少。在恐龙公园地层发现的一个年轻达斯布雷龙标本,面部上有被其他暴龙科咬伤的痕迹。这个咬痕已经痊愈,显示它在这次事件后存活过来。在同一地层发现的一个成年达斯布雷龙标本也有相似咬痕,可见这类攻击并不限于年轻的动物。虽然这些攻击可能是来自其他物种,但猎食动物常发生物种内的打斗、攻击行为。目前已在其他的暴龙科(如蛇发女怪龙及暴龙)以及其他的兽脚亚目(如中华盗龙及蜥鸟盗龙)发现这种面部的攻击痕迹。DarrenTanke与菲力·柯尔(PhilCurrie)提出假说,指出这些攻击是因为竞争疆域、食物资源、或支配群族而出现的种内竞争。达斯布雷龙群体生活的证据是发现于蒙大拿州双麦迪逊组骨床的化石。骨床内有三头达斯布雷龙的遗骸,包括一头大的成年个体、一头小的幼龙、及另一头中型大小的达斯布雷龙。同一地点还发现最少五头鸭嘴龙科化石。地质学证据显示,这些遗骸并非被河流冲积在一起,而是在短暂时间遭到集体掩葬。鸭嘴龙科的遗骸是分散的,并且有很多暴龙科牙齿的咬痕,可见达斯布雷龙在死前曾吃过这些鸭嘴龙科动物。这些动物的死亡原因并不清楚。菲力·柯尔猜测达斯布雷龙是群体狩猎的,但无法确定。其他科学家则对达斯布雷龙及其他大型兽脚亚目的群体活动证据抱有怀疑。古生物学家格里高利·艾利克森(GregoryErickson)及其同僚研究了暴龙科的生长及寿命。透过骨头组织学的分析,可以确定标本死亡时的年龄。将不同个体的年龄与体型绘制为图表,就可得到生长曲线。艾利克森指出暴龙科经历长时间的幼龙状态,会在4年内急速成长。这个急速成长的阶段会在达到性成熟时完结,成年后的生长率会减慢。艾利克森只研究了从双麦迪逊组发现的达斯布雷龙标本,但这些标本都有相同的生长模式。与艾伯塔龙相比,因达斯布雷龙的体重较高,在急速成长期有着较快的生长率。达斯布雷龙的最大生长率为每年180公斤(假设成年的达斯布雷龙体重是3500公斤)。其他学者指出达斯布雷龙应为更重,不过这只会影响达斯布雷龙生长率的量,而非整体模式。艾利克森等人将每一个年龄层的标本作成表格,整理出艾伯塔龙群族的生长模式。艾利克森指出艾伯塔龙的幼年个体化石纪录较为稀少,处在急速成长期的接近成年个体及成年个体则更为常见。这可能是因为化石化过程与挖掘化石的偏差。艾利克森假设这些差异是来自幼龙在某一体型的低死亡率,就像现今的某些大型哺乳类(例如象)一样。因为暴龙科在两岁时体型就超越了所有同期的猎食动物,所以在缺乏被猎食的情况下,出现低死亡率。古生物学家并没有足够的达斯布雷龙化石来进行类似的分析,但艾利克森则认为达斯布雷龙也有类似的生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