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中最初的主人公是谁
“东山再起”中最初的主人公是孙权。
东山再起的历史故事在江宁周边地区流传已久。起源于三国时期孙权
江宁的东山原为土山,据说是当年小秦王赶山塞海神鞭鞭方山时掉下的一撮土,取名土山。吴开始建都于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后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吴国(229年5月23日 —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公元222年孙权称王,229年正式称帝)。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扩展资料:
在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大市口附近,有一座小土山,大约只有60多米高,名叫“东山”。依山而建的东山公园颇为僻静,人气也不旺。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和“东山再起”、“矫情镇物”这两个成语有直接关系。这两个成语都出自同一个人的同一件事,那就是东晋谢安及其指挥的淝水之战。
一座小山出了一个成语:
东山再起
相传东晋谢安在这里复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俞香顺告诉记者:“东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的一个典故,如李白作品中就常有,《永王东巡歌》:“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另外还有《东山吟》《忆东山二首》等。
江宁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将“东山”作为区域文化符号,乾隆年间的“金陵四十八景”中就有一景“东山秋月”。
据了解,2008年“东山再起”的历史故事也被江宁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俞教授介绍说,“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失势者在一段时间的潜居酝酿后再次雄起。关于“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的发源地,在学术界一直存在“浙江东山源”和“江宁东山源”两种说法。
他认为,其实“东山”是中国一个常见的地名,在全国各地都有“东山”,比如苏州的“洞庭东山”等。如果一定要给“东山再起”这个成语找一个发源地的话,说某一座“东山”似乎不太合适,应该说是发源于会稽东山和江宁东山这两座“东山”。因为谢安是从这两座东山一步一步复出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授详解:东晋谢安“东山再起”是在南京江宁吗
“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是一个山名吗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成语“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是会稽东山(今绍兴一代),东山确实指的山名,它的典故中的主人公叫谢安。
谢安(320~385)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于名门望族谢氏,他的老爸,哥哥、弟弟皆在东晋为官。
然而他却是一个另类,拒绝朝廷出仕为官,隐居会稽东山,整日和一些文人墨客游山玩水,徜徉在大自然之间。他的“驴友”有王羲之,许询等人。
由于谢安的名声很大,朝廷三番五次请他出山,期间也短时间从过政,但很快就辞官而去,关键是受不了约束。
就在谢安人到中年时,家族中发生了一些变化:老爸去世,弟弟谢万在和敌军作战时贻误战机被朝廷废为庶人。
谢氏家族一时之间在朝廷中势力一蹶不振,恰在此时,东晋遭到了强敌入侵,朝廷再次召唤谢安出山。谢安不计前嫌临危受命,这就是成语“东山再起”的由来。
公元360年,这一年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朝廷大哗,有的大臣直接提出投降,这些人说:“东晋把所有的军队集中在一起也超不过10万,兵力太悬殊,这仗没法打”。
当时皇帝想到了谢安,于是封他为征讨大将军。在国家危亡时刻,谢安毅然担起了拯救国家的重担,这一年谢安40岁。
谢安首先推荐自己的侄儿谢玄为先锋官,随后他把东晋的家底——满打满算的八万人马让侄儿率领前去阻击符坚的军队,他则坐阵后方指挥。
他侄儿临走前想问问这个仗怎么个打法?8万对100万,隔谁心中也没底。
谢安只是说,“朝廷自有安排,你尽管放心前去”。谢安唯一能做的就是鼓舞士气,他侄儿相信叔叔的能力,所以心里并不十分惧怕。
谢玄带领着军队和苻坚的军队在“淝水”摆开了阵势,谢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他心中有数,前秦虽然有百万之众,但有一半是在行进的路上,他派传令兵传达命令,要侄儿打符坚一个措手不及,要“半渡而击”。
讲真行军打仗除了谋略上的比拼,一大部分原因来自天时地利,上天保佑东晋,在如此悬殊的决战中,谢玄把握住了先机。
传令兵传达了谢安的计策:命令谢玄不能等苻坚的军队聚集好再开战,不能像春秋战国时的宋襄公那样“半渡不击”,做一个愚蠢的仁义之人。
谢玄依照叔叔的计谋,乘苻坚大军渡水到一半时突然发动攻击,谢玄最终以少胜多战胜了苻坚,取得了淝水之战的最终胜利。这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堪比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的胜利,保住了东晋,谢安被封为三公之上。
后来人们把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