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是指谁
指的是杜甫。
这句对联描写的是唐代诗人杜甫,该对联题写于四川成都杜甫草堂里的诗史堂,是后人为了纪念杜甫所作,作者佚名。
其中,杜陵就是指杜甫,杜甫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扩展资料:
杜甫草堂的诗史堂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也是主体建筑。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少陵碑亭是杜甫草堂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顶的亭子,内树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是果亲王允礼所书。雍正十二年(1734年)果亲王送达赖进藏,经过成都,特拜谒草堂,留下此手迹。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全文内容是什么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朱德司令1957年参观杜甫草堂后写下的一幅对联。
赏析:表达了朱德对诗人杜甫的由衷赞美和崇敬之情。
诗人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代表作: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