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主张的“兼爱,非攻,尚贤” 是什么意思?战国时期战乱频繁,为何墨子却主张“兼爱”“非攻”

admin|
65

墨家主张的“兼爱,<span class='chameleon-code-v2'></span>非攻,<span class='chameleon-code-v2'></span>尚贤” 是什么意思

墨家主张的“兼爱,非攻,尚贤” 是什么意思


兼爱,就是兼相爱,交相利。就是爱人,爱百姓而达到互爱互助,而不是互怨互损。不用说,这也是墨子根据尧舜时代设计出来的大同世界的模型。兼爱还表现在大国不侵略小国,国与国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

非攻就是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对防御战,墨子是支持的。他自己就曾经带人参加过好几次帮人守城的战争。

尚贤:崇尚贤能之才。墨子从治国安民的目的出发,提出了“尚贤”是“为政之本”的观点。墨子反对那种世袭制度,希望国家能够打破身份限制,不拘一格选拔任用人才。

扩展资料:

墨子是战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木石镇)人,生卒年不详,约为前479年—前381年以内。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儒”、“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家在当时影响很大,《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可知战国之世,墨家属显学。

《墨子》一书中体现的墨子的思想在后世仍具有一定影响,广为流传的《千字文》中便记载了出自《墨子·所染》的“墨悲丝染”的故事。到了清朝,随着诸子学的兴起,学者对墨子思想的研究又提升到新的高度。


战国时期战乱频繁,<span class='chameleon-code-v2'></span>为何墨子却主张“兼爱”“非攻”

战国时期战乱频繁,为何墨子却主张“兼爱”“非攻”


兼爱”“非攻”所指的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也是出谋略的时代。从大国争霸到秦兼并六国,多少诸侯国在战争的铁蹄下化为尘埃,多少诸侯国又异军突起,成为一代霸主。然而,你可曾想过,战争的背后,左右它的是实力,实力的背后呢,左右它的却是思想、是谋略。

墨子的“兼爱”学说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它是把“兼相爱”与“交相利”并列提出来的。


第二,它把“兼爱”学说放在“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中去认识。

墨子站在广大小生产者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对待物质利益,他认为“义”就是“利”,二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交相利”,就做不到“兼相爱”。墨子是主张“天志”、“明鬼”的,他认为“天”是爱天下百姓的。在他眼里,天对人爱,人也要对天顺。人怎样才算顺应“天志”呢?他的回答,就是要兼爱天下一切人。

 “非攻”是从“兼爱”中派生出来的。它旗帜鲜明地公开反对侵略,谋求和平。在侵略战争频繁的东周时代,墨子公开警告侵略者,认为他们即使是战胜者,最终也是得不偿失,不会有好下场的。这一理论在百姓中、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号召力是不同寻常的。思想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广泛社会基础,就是一种谋略的体现,因为这一理论引起的社会共鸣,足以形成制止战争的巨大舆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