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是什么东西
觳觫 [shake;tremble from fear]
húsù
恐惧得发抖,恐惧颤抖的样子。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申大头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头。――清·李伯元《文明小史》
1.恐惧战栗貌。《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赵岐 注:“觳觫,牛当到死地处恐貌。”《梁书·王僧孺传》:“解网祝禽,下车泣罪,愍兹奊诟,怜其觳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 曾 觳觫哀啼,窜迹无路。”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俘虏是一位青年人,三十岁左右,一眼看去,倒也并不怎么猛恶,反而有点觳觫的神气。”
2.借指牛。 唐 皎然 《送顾处士歌》:“门前便取觳觫乘,腰上还将鹿卢佩。”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断岸饮觳觫,清波跳噞喁。” 元 翁合老 《春日田园杂兴》诗:“土脉正融催觳觫,林阴微合听钩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锦秋亭辨》:“人行其中,宛若画图,时见牧人簑笠御觳觫归村落间,邈然有 吴 越 间意。”
觳觫车(觳觫车)
指牛车。 清 朱彝尊 《秋泾行寄吴秀才周瑾》诗:“吾今妻子返里闾,明年归乘觳觫车。”参见“ 觳觫 ”。
如今网络多用于形容一个人长相猥琐。
网络:我整个人都觳觫了! 形容被雷到了
觳觫.这两个字怎么读
“觳觫”,查字典知拼音:hu su;各2,4声;
广东海陆丰地区河洛话日常:
觳觫→koo3 kiu3;与“兢絿”(kong3 kiu3)音近义近。义指怕得发抖;
觳,h声母→k声母河音,修饰为koo,oo为短元音;
觫,su,s相当于x声母,对转为k,ku修饰为:kiu。
普通话中有“音近义近”的词语,如:彷徨,盘桓;踯躅,趑趄;踟蹰,踟躇;掺和,搀和;秉性,禀性;等等,等等。河洛话也有这些现象:音近义近。
觳觫,会念成:“koo3 kiu3”的话,相信用“觳觫”这词造句便容易过吃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