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历史上的的貂蝉真的存在吗
貂蝉是《三国演义》中最为重要的一位女性形象,其善歌舞,色伎俱佳,虽无更多的过人之处,但却凭借自己的美貌在诸侯争霸的战乱年代,辗转于各诸侯之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分别用两首诗歌来赞叹貂蝉的歌舞双绝,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又诗曰:“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面对貂蝉的美貌,董卓更是称赏不已。当然,貂蝉的美貌已无需多言,名列四大美女的她素有“闭月”之称,意为月亮的光芒也不及她的美丽,而从貂蝉的事迹来看,她更是深明大义、机智过人,实在是演义中最为光辉的人物形象之一。
在民间,关于美女貂蝉的下落存在着“惨死”和“善终”两大系列。
“惨死”系列里面有不同的版本,第一个版本是昆剧《斩貂》中描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斩首,他的妻子貂蝉被张飞转送给了关羽,但关羽拒绝接受这位带有污点的女子,恐其水性杨花、朝三暮四,唯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节,于是乘夜传唤貂蝉入帐,拔剑痛斩美人于灯下。第二个版本讲述的是貂蝉在关羽的庇护下逃走,削发为尼,但曹操派人追捕。为了不使关羽等人难做,貂蝉毅然拔剑身亡,一缕幽怨的香魂,随着国家大义而去。
“善终”系列也同样有不同版本。第一个版本是貂蝉最终出家为尼,并以佚名的方式写下了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以此向世人表明自己的政治贡献,最终在尼姑庵里寿终正寝。第二个版本则是说关羽没有贪恋女色,而是护送貂蝉回到其故乡木耳村。貂蝉则是一直守节未嫁,最终被乡人建庙祭奠。
总之,关于“貂蝉”其人,在正史的记载中是非常模糊的,仅仅是一个若明若暗的影子而已。其下落究竟如何,至今已经很难考证。但我们可以根据情理来推断一下:董卓死后,貂蝉落入了吕布之手,吕布败亡后,她又辗转到曹操手中。尽管这些都没有史书的记载,但也是合乎逻辑的。至于她的最后下场如何,由于史书绝无记载,便是一个千古之谜了。
什么是水貂绒
貂绒,在毛线市场,泛指一种新型的面料。通常由貉子毛、兔毛.羊毛以及其他不同种类化纤材质混合纺织而成。貂绒并不是水貂的绒毛,水貂毛虽然光泽度好,但是硬度明显大于一般的羊毛、兔毛,贴身穿比较扎肉,不适合用于制作毛衣纱线,一般是用来做皮草类的。
貂绒,顾名思义,如“水貂”般毛绒丰厚、贴身保暖的毛衣面料,并非是毛皮动物水貂身上的绒毛。它是一种新型面料,毛绒丰厚、色泽光润、手感顺畅、轻柔结实、贴身保暖。用它织成的毛衣外套雍容华贵,是不可多得的理想冬季穿着。
相比较其他化纤毛线,貂绒毛线具有毛绒丰厚、色泽光润、手感顺畅、轻柔结实、贴身保暖的特点。用它制成的毛衣外套等冬季服饰雍容华贵,而且有良好的御寒能力。
貂绒毛线和羊绒线一样,含绒量越高、原料越精纯,则其牢固度越低,用力拉扯的话很容易断,因此貂绒毛衣的编织还需要加普通毛线配线,这样衣服不但牢固而且弹性更好。但在现有的新工艺下,貂绒毛线不用加配线也能制成很牢固的毛衣外套了。
貂绒毛线因为含有很多貉子毛、兔子毛、羊毛之类的动物毛,染色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化纤毛线,因此加工周期比普通毛线长,费用也要高。
但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良,近几年大部分印染厂已经能做到貂绒毛线的出货时间和普通毛线一样了,颜色也能做到跟普通毛线一样五彩缤纷,也因此这两年的貂绒毛衣也渐渐得受到大众消费者的喜欢。
扩展资料
水貂皮原料的供应主要以北欧四国和北美为主。这二地出产的貂皮销量占全球貂皮原料的56%;另外的44%,是由其它国家产出,其中包括紫貂皮,非常名贵。现在中国的出产量达到世界第一。但是因为产业起点低,等级非常低,质量参差不齐。
中国的主要产地有浙江濮院、浙江杭州、广东大朗、河北清河等地。其中,浙江濮院作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吸引了全国最大的批发商、采购商的同时,也是貂绒需求量最大的生产基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貂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