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甲龙的介绍
南极甲龙(属名:Antarctopelta)意为“南极洲的盾甲”,是种甲龙下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南极。南极甲龙的体型中等,身长不超过4米,同时具有结节龙科与甲龙科的特征,使它们难以准确地分类。目前唯一的标本是在1986年发现于詹姆斯罗斯岛,是第一种在南极洲发现的恐龙,但却是继冰脊龙之后,第二种被命名的南极洲恐龙。目前只有唯一种,奥氏南极甲龙(A.oliveroi)。
南极甲龙生活的南极是温暖还是寒冷
南极甲龙生活的南极是温暖的。南极甲龙等动物可能生存于由蕨类与落叶树构成的森林之中。尽管气温较高,在当时,南极半岛与詹姆斯罗斯岛连接者南美洲,允许两地的动物群做生物迁徙。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有个共同的甲龙类动物群。
在恐龙兴盛的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冈瓦纳古大陆开始解体。白垩纪时期南极洲已经位于南极圈,但是气候要比现在温暖的多。恐龙就在这一块超级古大陆上到处迁徙生活。
南极甲龙分类
早年间,科学家发现南极甲龙与结节龙科有数个共同特征,主要在于牙齿与骨板,尾巴似乎有骨槌,这点类似甲龙科。这些混合的特征,使南极甲龙很难以分类。南极甲龙为甲龙下目的未定属,还没有亲缘分支分类法的研究。
2021年,盖尾龙被命名,研究人员认为盖尾龙可能与其他冈瓦纳南部的甲龙类,尤其是盾龙Kunbarrasaurus和南极甲龙Antarctopelta关系接近,并属于同一个演化分支,因此研究人员就此建立了副甲龙类代表这个演化分支,南极甲龙因此被归入副甲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