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烂鳍怎么办
锦鲤烂鳍多数是由于水质不好,长期浑浊,或者鱼儿相互撕咬、磕伤碰伤等导致的细菌感染引起的。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锦鲤鱼病。
针对锦鲤鱼鳍烂了,其主要的表现如下:在初期,鳍的边缘出现轻微的不同命的膜,然后膜一片一片的脱落,暴露出鳍刺,鳍刺裂开当裂开的缝很长到达身体时,鱼体通常会死亡。但引起烂鳍病的细菌可能会经常出现,特别是特别是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鳗弧菌,它们只在恶劣的环境里侵害不健康的鱼。而这些细菌能引起一系列的病症,如斑点、区域发炎和溃疡。这些细菌引发其他的锦鲤鱼病。所以为了减少锦鲤烂鳍的情况,还是要保持好水质,做好预防,熟悉的知道锦鲤鱼怎么养的问题。
锦鲤烂鳍的治疗方法如下:
1、可以选择呋喃西林粉,操作方法是: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2、痢特灵也是比较好的治疗锦鲤烂鳍病的药物,操作方法为: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3、土霉素的治疗效果也是很不错的,可以选择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
4,另外,针对锦鲤鱼鳍烂了的问题,还就可以采用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其实对于锦鲤鱼鳍烂了,首先要做好预防,预防措施就是,不管你养的什么样的锦鲤品种,密度一定要合适,过滤一定要强大,换水一定要强,长期保持水质稳定,还不能够让锦鲤受伤,以防出现细菌感染的现象。
金鱼身上的鱼鳍都烂了是什么病,怎样治疗
那是白点病,引起的啊,很严重了啊,我就是养殖户。白点病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编辑本段简介白点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鲤科和慈鲷科的热带鱼较易感染。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小瓜虫虫体(l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纤毛,直径约0.8mm,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热带鱼患此病时,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白点的形成不是产卵的它有一个生命周期,当人们看到鱼体上的盐粒,是它吸附在鱼的皮肤上吸食的阶段,在这其间,它是抗药的,当它喂饱了,它会从鱼体分离,掉下来到缸底.这种寄生虫产生保护膜,形成一个胞囊,里面有10个小幼虫(40倍的放大镜可以看见),它们分裂繁殖,一个能变成1000个以上的个体,它们会寻找鱼做寄体,来提供它们的食物,整个过程对温度的依赖很高。白点病是由纤毛虫感染引起的。最初表现为在鱼体的某一个部位有一些白点,数天后白点会蔓延到全身,表现为常卧在水族箱底静止不动,食欲不振,有时在增氧泵的注水处浮游,忽然有狂游的动作,后期,鱼身有大量的白浊黏液分泌,鱼常用身体擦箱壁,严重时鳞片大量脱落。白点病发病率高,传染快,常发生在初春、梅雨、初秋气温变化大的季节。鱼移箱或水温过急的变换,都会引发白点病。白点病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愈率高。如到了后期,因被感染的鱼食欲减退,体质下降,很容易印发别的疾病。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