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宝佛法僧各代表什么意义
一、从事相上说,有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 二、从理体上说,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 未解释三宝的种类之先,首应知道三宝的涵义: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满;法是法则,有轨范使人理解与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众,于事于理和合相处。 所谓住持三宝:(1)凡用玉琢、石刻、金铸、铜烧、泥塑、木雕、油漆、墨画、绢绣、纸绘的佛像,便是佛宝;(2)凡是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便是法宝;(3)凡是剃头染衣的比丘比丘尼,便是僧宝。因为佛陀入灭之后的佛教,端靠这一类的三宝,为之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所以称为住持三宝。 所谓化相三宝:(1)释迦牟尼在印度成道而至入灭的阶段中,释迦便是佛宝;(2)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所说的种种教示,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的道理,便是法宝;(3)当时随佛出家的凡圣弟子,便是僧宝。这是唯有佛陀住世应化之际才有的相状,所以称为化相三宝。 所谓一体三宝:即是佛法僧三宝之中,各各皆具三宝的功德:(1)佛有觉照之能,所以是佛宝;佛能说法,于法自在,故有轨持之能,所以是法宝;佛无违诤之过,所以是僧宝。(2)法的本体,具有能生诸佛之性,所以是佛宝;法的本身,就有轨持的功能,所以是法宝;法法平等,互不相妨,所以是僧宝。(3)僧有观照之智者,为佛宝;僧有轨持之用者,是法宝;僧为和合之体者,是僧宝。 所谓理体三宝:是说一切众生,各各本具之三宝,这有两类:(1)从修证上说,凡夫皆以「惑、业、苦」而流转生死,若能翻迷成悟,惑即成为般若,业即成为解脱,苦即成为法身;般若为佛宝,解脱为法宝,法身为僧宝;(2)从理体(真如)上说,能观之理为佛宝,所观之事为法宝,事理一如为僧宝。
佛法僧是佛教三宝,如果置换成企业比喻的话,佛法僧分别代表什么
不能这么比,没有可比性。如果不懂佛教的人可以随便给你回答一下,但是这是对佛教的污蔑。我们学佛要皈依三宝的时候,会参加一个皈依仪式,在这个仪式里,会把佛法僧介绍的很清楚的,因为,只有明白了佛法僧的含义,才能纳受三皈依戒体。 下面,我把三皈依的原文中关于三宝的开示给你呈现出来,是文言文,请细心阅读。三宝还分一体三宝和住持三宝。“复于所皈三宝,而有住持一体之别。若不知之,恐执相昧理,偏理废相。是故我今先为示明: 所言“住持三宝”者,如来出世,夜观明星,树王得道,是为“佛宝”;依一实相,说四谛法,是为“法宝”;初度陈如五人,召善来比丘,是为“僧宝”。佛灭度后,以刻铸图绘如来遗像,是为“佛宝”;贝叶黄卷,三藏圣教,是为“法宝”;剃发染衣,严净毗尼,绍弘佛化,是为“僧宝”。所言“一体三宝”者,以一实相慧,觉了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双忘双照,三智圆觉,是自性“佛宝”;所觉法性之理,三谛具足,是自性“法宝”;此觉慧与理、事和合,是自性“僧宝”。而住持一体,悉称宝者,不为世间法之所侵凌故,不为烦恼之所染污故。”有皈依开示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佛是已成佛,僧是未成佛(最后一定可以成佛)、众生也是未成佛(将来一定可以成佛),因为我们都有那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如如佛性。所以,我们只要如实按照世尊讲的法来修行,都能得到成就的。 佛陀讲的法,不由白衣传,必须赖僧人传,方能永久传下去。再者,根据一体三宝的开示,他们就是一体。那么,请问,这和企业有什么关系?企业中根本不具备这种层次的法。所以,为了尊重佛教的三宝,我不会拿三宝和企业做比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