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和织纹螺近期需要谨慎食用,若食用后会有什么后果?条纹鬘螺能不能吃

admin|
230

海虹和织纹螺近期需要谨慎食用,若食用后会有什么后果

“五一”假期,去海边吃饭吃朋友,不可少吃海鲜吧。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几个地方发布了警告,提醒大家,两种水产品近期不要吃,否则会有食物中毒的风险。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洋渔业局日前发布了有关食用海虹的警示。与此同时,最近的检测结果显示,海虹体内有麻痹性贝类毒素已经超过安全限度两倍以上,食用后毒性很强。福建省泉州市海洋渔业局近日也发出警告,称每年4月至9月是蜗牛中毒最严重的时期。吃了织纹螺后,会引起头晕、呕吐、口和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可短至5分钟,长至4小时。提醒大家不要吃外面的蜗牛,以免意外发生。

上海虹又叫贻贝或青口,是贝类的一种,北方常见双壳深褐色,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繁殖能力强,常附着在许多海岩上,也可以养殖,所以产量很大,价格也不贵,往往几块钱就能买一斤,其中一个人经常吃海鲜。海鲜如海虹,织纹螺,既便宜又美味,是许多人经常在桌子上。住在海边的人会在退潮时把它捡起来。

生物体本身是无毒的;它们吃的藻类是有毒的,随着它们的积累,它们会把藻类带在身边。专家说可以分为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神经毒性和失忆症贝类毒素。目前,这四种贝类毒素引起的中毒都没有特定的治疗药物。麻痹性贝类毒素被认为是最常见、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有头晕、呕吐、腹泻、嘴唇,面部颈部感到刺痛和瘫痪,严重的人甚至窒息死亡。

据近年来上海市监测,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每年3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升高,水中的毒藻生长茂盛,喂养了上海天然毒素在体内的含量升高,“五一”期间毒素积累高峰,一般到6月,海洋彩虹中的毒素含量低于上限。也就是说,一年之中,除了3月到6月,其他时间吃海虹是完全安全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源新闻”专家数据库成员吴广涛表示:“如果有大面积的有毒藻类泛滥,那么许多海洋生物是有毒的,不仅仅是贝类。”有毒藻华发生在春天到秋天,这段时间温度相对较高,但这不是衡量或判断。

条纹鬘螺能不能吃

条纹鬓螺又叫花纹螺,是可以使用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螺丝都能吃,那么哪些螺丝不能吃呢? 目前发现的可食用螺类中,福寿螺是无法食用的,也就是说,福寿螺是食用风险最大的。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其肉质可食用,但口感不佳,并不为人们喜爱。另外,它还是一些珍贵水产动物的饲料。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中国各地均有养殖。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因此,食用福寿螺时一定要注意彻底加热。记住福寿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区分,避免感染寄生虫病。北京有两人吃过“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两道“美味”后,被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 病人出现了持续两周的头痛,严重的时候头部不能受到任何震动,走路、坐下、翻身的时候头痛得更厉害,同时觉得颈部僵硬、活动受限,还伴有发烧、乏力等症状。经过医院专家的详细检查后,一致诊断为“广州管原线虫病”。 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介绍,每只福寿螺含广州管圆线幼虫多达3000至6000条。轻度感染者会有轻度的头痛以及低热,严重者会有较重的神经系统病变。确诊后以丙硫咪唑等药物进 行治疗。建议食用过福寿螺等螺类的人,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和不适,应尽快就诊。 广州管圆线虫病,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该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因进食了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生或半生的螺肉而感染。其幼虫主要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脑膜和脑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可使人致死或致残。 褐云玛瑙螺不能吃,褐云玛瑙螺是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蜗牛是腹足纲动物,为陆栖蜗牛。俗名褐云玛瑙螺、花螺、菜螺、东风螺、法国螺。一些专家认为,“非洲大蜗牛”为杂食性有害生物,侵害对象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 非洲大蜗牛的繁殖速度很快,一旦传入,可通过各种途径迅速扩散。1966年,因一个孩子从夏威夷携带了2-3只非洲大蜗牛到迈阿密,3年内便传遍了整个迈阿密州,花园内的花卉植物枝叶几乎被吃光。1932年,中国台湾省作为食物引种繁殖,有部分被弃于田野,结果导致了上世纪50年代台湾农业的毁灭性灾难 。 非洲大蜗牛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100种侵略性物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