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是什么
肝吸虫(liver fluke)又称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Cobbold, 1875) Looss, 1907,简称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又称肝吸虫病。本虫于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胆管内发现,Mc Connel 1878年报道了我国第一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香港一名厨师),但在1975年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本虫的虫卵,继之又在该县战国楚墓古尸中见该虫卵,从而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历史。
形态:成虫体型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虫体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前者位于提前端,后者位于虫体前1/5处。消化道简单,口位于口吸盘的中央,咽呈球形,食管短其后为肠支。肠支分为两支,沿虫体两侧直达后端,不汇合,末端为盲端。排泄囊在体后为一略带弯曲的长袋,前端到达受精囊水平处,并向前后部1/3处,呈分支状。两睾丸各发出1条输出管,向前约在虫体中部汇合成输精管,与储精囊相同经射精管进入位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缺阴茎袋、阴茎和前列腺。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个,浅分叶状,位于睾丸之前,输卵管发自卵巢,其远端为卵模,卵模周围为梅氏腺。卵模之前位于受精囊旁,也与输卵管相通,为短管,开口于虫体背面。卵黄腺呈滤泡状,分布于虫体的两侧,两条卵黄腺管汇合后,与输卵管相通。
虫卵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端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
流行:
肝吸虫(华支睾吸虫)主要分布在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在我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尚未见报道外,在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现或流行。据2001一2004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流行区感染率为2.4%,推算流行区感染人数为1249万人。其流行区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上升了75%。感染率最高是广东省,为17.48%,其次是广西和黑龙江,分别为9.44%和4.54%,分别上升了182%、164%和630%。因该病属人兽共患病,估计动物感染的范围更广。华支睾虫病的流行,除需要粪便下水,水中有适宜的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及终宿主外,还与当地居民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1.传染源 能排出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卵的病人、感染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主要保虫宿主为猫、狗和猪。另外还有报道,牛、鼠类、水貂、狐狸、野猫、獾、水獭、豺、狼、虎等30余种哺乳动物也是保虫宿主。在实验室,豚鼠、家兔、大白鼠、海狸鼠、仓鼠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华支睾吸虫。华支睾吸虫有着广泛的保虫宿主,其感染率与感染度多比人体高,对人群具有潜在的威胁性。
2.传播途径 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播有赖于粪便中的虫卵有机会下水,而水中存在第一、第二中间宿主以及当地人群有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的习惯。作为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可归为4科6属12个种,最常见的有:纹沼螺、赤豆螺(傅氏豆螺)、长角涵螺。这些螺均为坑塘、沟渠中小型螺类,适应能力强。各种螺感染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的程度各地报道不相同,而且感染率随季节变化。在螺体内,肝吸虫(华支睾吸虫)一般只发育至尾蚴阶段。但也有报道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在螺
体内能发育成为囊蚴,这可能是尾蚴成熟后因环境变迁,螺不能在水内生活,尾蚴不能逸出,而进一步发育为囊蚴。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对第二中间宿主的选择性不强,我国已证实的淡水鱼宿主有15科57属101种。但从流行病学角度看,起传播作用的主要是常见的经济鱼类和常见的野生鱼类。养殖的淡水鲤科鱼类,如草鱼(白鲩)、青鱼(黑鲩)、鲢鱼、鱅鱼(大头鱼)、鲮鱼、鲤鱼、鳊鱼和鱼等特别重要,是居民最常食用的鱼类。有调查报告,2006年在广东中山检查从鱼苗场购买的鲩鱼,含囊蚴阳性率为75.7%。2009年在广东深圳市售的6种淡水鱼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率为16.0%~40.2%,长春市市售淡水鱼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率为平均为1.72%,其中鲤鱼的感染率为5.26%。常见的野生小型鱼类如麦穗鱼、克氏鲦鱼感染率很高,与儿童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病有关。在台湾省日月
潭地区,上述两种小鱼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率甚至高达100‰2008年前的资料表明在黑龙江佳木斯和绥滨、广东珠江三角洲、安徽合肥、重庆、山东莱西、四川遂宁、吉林永吉等地麦穗鱼感染率曾达100‰囊蚴可分布在鱼体的各部分,如肌肉、皮、头、鳃、鳍及鳞等,一般以鱼肌肉最多,尤其在鱼体中部的背部和尾部较多。也可因鱼的种属不同,囊蚴的分布亦不同。除淡水鱼外,淡水虾如细足米虾、巨掌沼虾、中华长臂虾和螯虾等也可有囊蚴寄生。
3.易感人群 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无性别、年龄和种族之分,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的关键因素是当地人群是否有生吃或半生吃鱼肉的习惯。实验证明,在厚度约lmm的鱼肉片内的囊蚴,在90℃的热水中,1秒钟即能死亡’75℃时3秒内死亡,70℃及℃时分别在6及15秒内全部死亡。囊蚴在醋(含醋酸浓度3.36%)中可活2个小时,在酱油中(含NaCI19.3%)可活5小时。
在烧、烤、烫或蒸全鱼时,可因温度不够、时间不足或鱼肉过厚等原因,未能杀死全部囊蚴。成人感染方式以食生鱼或未煮熟的鱼为多见,如在广东珠江三角洲、香港、台湾等地人群主要通过吃“鱼生”、“鱼生粥”或烫鱼片而感染;东北朝鲜族居民主要是用生鱼佐酒吃,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部分地区居民有活吞小鱼,吃盐拌生鱼(小鱼)的习惯而感染;福建省晋江地区南安县部分居民喜食生虾也有感染。小孩的感染则与他们在野外进食为烧烤熟透的鱼虾有关。此外,抓鱼后不洗手、使用切过生鱼的刀片及砧板切熟食、用盛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等也有使人感染的可能。
生活史:
肝吸虫(华支睾吸虫)生活史为典型的复殖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后尾蚴等阶段。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狗、猫等),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虫多时可移居至大的胆管、胆总管或胆囊内,也偶见于胰腺管内。成虫产出虫卵,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类的消化道内孵出毛蚴,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成为胞蚴,再经胚细胞分裂,形成许多雷蚴,每个雷蚴又进一步分裂,发育为许多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
尾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则侵入其肌肉等组织,经20~35天,发育成为囊蚴。囊蚴呈椭球型,大小平均为0.138mm×0.15mm,囊壁分两层。囊内幼虫运动活跃,可见口、腹吸盘,排泄囊内含黑色颗粒。囊蚴在鱼体内可存活3个月到1年。
囊蚴被终宿主(人、猫、狗等)吞食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被软化,囊内幼虫的酶系统被激活,幼虫活动加剧,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幼虫进入胆总管循胆汁逆流而行,在几个小时内部分幼虫即可到达肝内胆管。但也有动物实验表明,幼虫可经过血管或穿过肠壁到达肝胆管内。囊蚴进入终宿主体内至发育为成虫并在粪中检到虫卵所需时间随宿主种类而异,人约1个月,犬、猫约需20~30天,鼠平均21天。人体感染的成虫数量差别较大,曾有多达21000条成虫的报道。成虫寿命约为20~20年。
致病:轻度感染一般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时,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适,包括发热、胃痛腹胀、食欲减退、四肢无力、肝区痛、血液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等,大部分患者急性期症状不明显。临床上病症多表现为慢性症状,患者的症状往往经过几年才逐渐出现,一般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严重感染者伴有头晕、消瘦、水肿和贫血等,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胆管癌、甚至死亡。儿童和青少年感染肝吸虫后,临床表现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
防治:
1、控制传染源:治疗病人和感染者;治疗药物应用最多的是吡喹酮(praziquantel)与阿苯达唑(albendazole)。家养的猫、狗如粪便检查阳性者应给予治疗。根据近年全国华支睾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防治经验,在重感染地区(感染率超过40%),采用全民服药的技术措施,在感染率低于20%的地区,采用重点人群防治的技术措施,经过一年的防治,均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不让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进入鱼塘。结合农业生产清理塘泥或用药杀死螺狮,对控制本病也有一定的作用。本病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所致,预防应抓住经扣传染这一环节,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3、保护易感染人群:做好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本病的危害性及其传播途径,自觉不吃生的及未煮熟的鱼肉或虾,改进烹调方法和饮食习惯,注意生、熟食的厨具要分开使用。不要用未经煮熟的鱼、虾喂猫等动物,以免引起感染。应加强鱼类等食品的卫生检疫工作。
寄生于家畜的吸虫生活史有哪些阶段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为典型的复殖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童虫阶段。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狗、猫等)的肝胆道内,虫多时可移居至大的胆管、胆总管或胆囊,也偶见于胰腺管内。 成虫产出虫卵,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排出,虫卵进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蛳的消化道内孵出毛蚴,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经过胞蚴、雷蚴和尾蚴阶段,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尾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则侵入鱼体内肌肉等组织,发育成为囊蚴。囊蚴呈椭球形,大小平均为0.138×0.15mm,囊壁分两层。囊内幼虫运动活跃,可见口、腹吸盘,排泄囊含黑色颗粒。囊蚴被终宿主(人、猫、狗等)吞食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被软化,囊内幼虫的酶系统被激活,幼虫活动加剧,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后尾蚴循胆汁逆流而行,少部分幼虫在几小时内即可到达肝内胆管。但也有动物实验表明,幼虫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达到肝胆管内。即使将囊蚴注入动物腹腔,幼虫同样可破囊而出并移行达到肝胆管内。因此认为,幼虫能从不同途径达到肝胆管内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向组织性决定的。囊蚴进入终宿主体内至发育为成虫并在粪中可检到虫卵所需时间随宿主种类而异,犬、猫约需20~30天,鼠平均21天,人约1个月。人体感染成虫数量差别较大,曾有多达21000条的成虫的报道。成虫寿命,一般记载为20~30年。
关于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肝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肝吸虫学名称为中华分枝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的胆管内,成虫寿命可达20-30年或更长时间,虫体摄取宿主的红细胞、白细胞,并不断排出代谢产物和分泌有毒物质,损害宿主。感染虫数较多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佳、腹痛、腹胀、消瘦、肝脏肿大等;重度感染者,肝胆管内可寄生上千条虫子,充满或阻塞肝胆管及其分支,发生严重的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甚至可引起肝硬化或肝癌。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