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蜥是哪个大学教授发现的
2001年8月,我国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黎振昌、肖智等人,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罗坑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时,发现了我国最珍贵活化石——鳄蜥。
黎教授等人在罗坑自然保护区发现的鳄蜥共5只,最大的体长0.371米,胸围0.12米,体重350克,雌性。其余4只体长0.23米至0.35米不等。
鳄蜥的介绍
鳄蜥(学名: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是爬行动物中比较古老的一类,体长15-30厘米,尾长23厘米左右,体重50-100克,身体可以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尾5个部分。头部较高,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的部分,特别是侧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则又很像扬子鳄,所以被称为鳄蜥。生活在山间溪流的积水坑中,晨昏活动,白天在细枝上熟睡,受惊后立即跃入水中。每年6-8月份繁殖,卵胎生,11月至次年3月冬眠。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蝌蚪、蛙、小鱼、蠕虫。产于广西大瑶山。瑶山鳄蜥为中国特产。
什么是鳄蜥
鳄蜥又称懒蛇、睡蛇、雷公蛇,在分类学上位于脊椎动物,爬行纲,蜥蜴目。
鳄蜥,顾名思义,即像鳄一样的蜥蝎。它的头部是蜥蝎的模样,可是身体却像鳄。鳄蜥是我国广西瑶山特产的一种爬行动物。
鳄蜥小巧玲珑,尾长和体长基本差不多。体长约15-30厘米,尾长约20厘米。一般的鳄蜥全长约35厘米左右,体重不到一公斤。鳄蜥身体的背面呈棕黑色或棕揭色,并覆盖有细小的粒鳞,其间杂有少量锥状的棱鳞。它身体侧面呈红棕色或棕黄色,其间杂有黑斑。它的腹面呈淡黄色,或红色,或青色,也杂有黑斑。鳄蜥的头部呈四棱锥形。头部与躯干部之间的颈部比较明显,枕部有横沟。它的尾长而且侧扁,尾背面的鳞片形成两排明显的嵴棱。尾部上有黑色与绿褐色相间的环纹。鳄蜥的尾极似扬子鳄的尾,但又具有蜥蜴的特点:在遇到敌害时,像蜥蜴一样施展它的断尾术后逃走,不久又长出新的尾巴来。它的四脚短小而粗壮有力。纵观鳄蜥,它全身布满凹凸不平的疣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