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椒鱼,娃娃鱼,大鲵是一回事儿吗
娃娃鱼和大鲵是同一种鱼,山椒鱼是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亚目动物的总称,包括娃娃鱼,算是一回事。
1、山椒鱼
山椒鱼虽名鱼,实非鱼类。曾与恐龙并存,较恐龙早1亿年出现,在地球存活了3亿年,是存在世上少有的活化石之一。
2、大鲵
中国大鲵生活在淡水中。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俗称“娃娃鱼”。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扩展资料
山椒鱼形态特征:山椒鱼身体细长,具长尾,体色均匀之黑褐色或褐色,有些个体具不规则白色斑纹,锄骨齿为深U型,雌雄难分,但雌的躯干较饱满,雄的则较瘦小。
幼时以鳃呼吸,在肺部发育完成后,鳃会逐渐消失,之后则会改为肺来呼吸,这时山椒鱼也可离开水面生活。(呼吸器官由鳃变成肺的过程中,发育较差,皮肤上于是分布了许多黏液线,可使皮肤保持湿润,帮助呼吸。)
台湾山椒鱼多半居住在较冷的溪流岸边、森林底层的岩石。赖以维生的食物是地面上的节肢动物,每年的八月则是他们的产卵季节。山椒鱼也是由卵孵化成蝌蚪,再发育为成体。山椒鱼长得很像蜥蜴,常被误认为爬虫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大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椒鱼
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娃娃鱼即大鲵,大鲵一般常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以滩口上下的洞穴内较为常见,其洞口不大,进出一个口;洞的深浅不一,洞内宽敞平坦。白天常卧于洞穴内,很少外出活动,夏秋季节,也有白天上岸觅食或晒太阳的习性。
大鲵一般夜出晨归,常住一个洞穴。捕食主要在夜间进行,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可猎动物经过,突然张嘴捕食。
大鲵的视力不好,主要通过嗅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信息,它们还能通过皮肤上的疣来感知水中的震动,进而捕捉水中的鱼虾以及昆虫。中国大鲵在它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占据食物链顶端的位置,是生物链重要的一环。
中国大鲵在不同的水域中,食物来源也略有不同,它们食量大,主要捕食水中的鱼类、甲壳类、两栖类及小型节肢动物等,此外在大鲵的胃中也发现有少量植物组分。生活在长江流域大鲵所处栖息地内,有着白甲鱼、宽口光唇鱼、马口鱼等鱼类,为大鲵提供了广泛的捕食对象。
扩展资料
大鲵的濒危原因:
大鲵对水的环境非常依赖,迁徙能力是动物之中最差者之一,它们的栖息地被山涧、湖泊、河流分开,因此造成了中国大鲵的基因在每个区都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互相之间的繁殖变得非常困难。
自然栖息环境被破坏,如砍伐森林、修建水利设施等,因其栖息地被占用,造成局部地区灭绝。
自身的生物学因素,诸如自然繁殖困难,幼苗成活率低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鲵
娃娃鱼是一种什么动物
“娃娃鱼”虽然称为鱼,其实它并不是鱼,而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与青蛙和蟾蜍同属一个大家庭,学名叫大鲵或鲵鱼,娃娃鱼是它的俗称。它的身体呈棕褐色,皮肤滑润无鱗,长着四只不大的脚;头扁圆而宽,口很大,有许多细齿排列在上下颚上;眼睛很小,位于头部背方;还有一条左右侧扁的大尾巴,看上去有点像墙上爬着的壁虎,只是身体要大得多,一般身长1米左右,重5?6千克,最长的可达1.8米以上,是世界上现存的有尾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大鲵的分布较广,在我国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北部)、四川、河北、陕西和山西等省(自治区)都可以找到。它主要生活在山区水流清澈湍急、水温较低的溪流中,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夏末产卵,每次产500粒左右,2?4星期以后就能孵化成幼体。它的食物包括鱼、虾、蛙、蝌蚪和蚯蚓等,常在夜间活动,利用尾巴和躯干的不停摆动进行游泳。游泳的时候,四条腿紧贴在身体两侧,以减轻前进的阻力;在水底活动时,腹部贴在地面上,以后腿推动身体前行,前腿用于变换行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