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和大猩猩的区别是什么
1、体型不同:
大猩猩体型比黑猩猩、猩猩都要大得多,是最大的类人猿,也是最大的灵长类动物。它的身体极为粗壮、剽悍和鲁莽,身高与人类相差不多,但体重则要大得多,雄兽体长为140-200厘米,体重110-250千克,最大的达350千克;雌兽体长140-155厘米,体重为80-150千克。
黑猩猩体毛较为粗短,体型也显得瘦小,雄兽体长为110-140厘米,站立时高1-1.7米,体重50-75千克,雌性比雄兽小,但雄兽和雌兽间的差别没有大猩猩大。
2、样子不同:
大猩猩全身黑色长毛,但面部、耳朵、手足等均无毛,也没有须毛,颜面皮肤皱褶很多。头大,额低,头顶部有发达的矢状脊,雄兽还有较厚的冠垫,所以显得高大隆起如塔,眉脊高耸。
双眼深深凹陷,距离较宽,眼膜为褐色。鼻梁塌陷,鼻孔特大而且具有光泽,有隆起的褶状鼻翼。耳朵很小。吻部突出,嘴巴很大,犬齿发达,如同老虎的獠牙一般。
黑猩猩面部以黑色居多,也有白色、肉色和灰褐色的。眉骨较高,两眼深陷,虹膜为黄褐色,嘴巴宽阔,具有32枚牙齿,釉质的臼齿上没有皱折。
它的头顶较圆而平,没有大猩猩那样的高耸冠垫,另外鼻孔小而窄,嘴唇长而薄,头上长有一对扇风大耳,这些也都与大猩猩明显不同。
血型不同:
黑猩猩的ABO血型以A为主,有少量O型,但没有B型。M血型和N血型也有发现,黑猩猩细胞色素C上的氨基酸顺序与人类的相同。大猩猩的ABO血型以B型为主、有少量A型。大猩猩跟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指纹。
生活习性不同:
黑猩猩喜欢营群居生活,社会结构虽然不如大猩猩那样紧密,但比猩猩有较强的合群性。群体的大小不一,有时3-5只,有时可达到30-50只。群体成员的关系比较散漫,尤其是性关系松弛,雌兽可以同许多雄兽进行交配,但也有“爱情专一”的。
大猩猩过着一夫多妻的家族式群居生活,群体成员组成较为稳定,每群从3-5只到20-30只不等,由年龄较大,身强体壮,富有经验的“银背”担当首领,当地的土著人称之为“老头儿”,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为几只成年雌兽、若干亚成兽和幼兽,具有较为严格的社群制度。
交流方不同:
黑猩猩能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当同伴在一起相遇时,就发出大声喊叫,表示问候,有的还互相欠身、拉手、搂抱、亲吻或用手抚摸对方的脸和脖子等。当有的个体脾气烦躁时,同伴就会把手搭在它的肩上,使其平静下来。
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报的时候,不仅依靠不同的声音,而且使用各种各样的姿式和手势来表达较为复杂的感情。
大猩猩有不同的叫声。它们使用这些不同的叫声来确定自己群内的成员和其它的群的位置,以及来作为威胁的声音。著名的有敲击胸脯。不光年长的雄兽敲击胸部,所有的大猩猩都会敲击胸部。估计这个行为被用来表示自己的位置或者用来欢迎对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猩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黑猩猩
大猩猩和黑猩猩有啥不一样,怎么区分
先说两位女性,她们一位专门研究大猩猩,在刚果与大猩猩生活了18年,最后被盗猎者杀害,死后埋在了大猩猩身旁;另一位专门研究黑猩猩,在坦桑尼亚与黑猩猩生活了30多年,有人亲切的称她为“黑猩猩之母”。前者名为黛安·福西(Dian Fossey),后者是我们相对熟悉的珍妮·古道尔(Jane Goodall)。
言归正传,大猩猩与黑猩猩的相同之处不少,它们都有24对染色体,都生活在非洲,都是灵长类动物,都是类人猿;要说区别,可以大致从生理特征和群体组织两方面来看。
生理特征上的区别
可以先想一下《猩球崛起》和《金刚》,前者中的凯撒是以黑猩猩为原型的,后者中的King Kong则是以大猩猩为原型的。
大猩猩体型大,体重能达400斤,两胳膊张开有3米多,在现生灵长类动物中是体型最大的,分为生活在非洲西部热带雨林中的低地大猩猩,以及生活在非洲东部海拔3000米高山上的高地大猩猩两种。大猩猩浑身上下的毛发又黑又浓密,成年雄性大猩猩背上会长出银灰色毛发,所以也称为“银背大猩猩”。大猩猩由于体型大、重量重,在树上活动的时间少,大多数时候都在地面上靠指关节和后肢行走,偶尔会直立。大猩猩虽然长得比较凶,但是性情很温顺,以植物的根茎叶为食,是吃素的。现存大猩猩数量大约为1000多只。
黑猩猩体型小,体重大约100斤,两臂张开略长于人类,是现存的灵长类动物中最像人类的。黑猩猩也有两种,分别为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二者的差异不是很大。黑猩猩毛发为黑色,比大猩猩略微稀疏,胸前部分毛发较少,颜色也较淡。黑猩猩肢体非常灵活,能够依靠双臂在树上“臂行”穿梭,也能在地上依靠指关节和后肢行走,还可以在短距离内直立行走。黑猩猩是杂食动物,除了吃植物的根茎叶以外,还会吃昆虫、蚂蚁,偶尔还会吃小哺乳动物。由于黑猩猩与人类的相似度高,还可以使用石头、树枝等工具,因此常被用来做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药物实验。现存的黑猩猩数量比大猩猩稍多,大约有上万只。
群体组织上的区别
大猩猩和黑猩猩都以群体为单位生活,虽然大猩猩群体往往比黑猩猩的群体小,但是要稳定许多。
一个大猩猩群体大约有5到30个成员,核心成员为一位雄性大猩猩(银背大猩猩)和多位雌性大猩猩,仅有个别几个成年雄性大猩猩可以留在群体内,它们可能会成为群体内雄性首领的继任者,其他的雄性成年个体则要离开群体,直到它们遇到其他雌性大猩猩,组成属于它们的新群体。由于雌性大猩猩会在不同群体之间穿梭,所以雄性大猩猩常常需要为争夺交配权而“战斗”。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大猩猩群体领地意识不强,但是最近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文章指出,剑桥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在低地大猩猩群体中观察到了大猩猩的领地意识。
一个黑猩猩群体大约由15到50个成员组成,有学者称其群体为“分裂-聚合型”,也就是说黑猩猩群体结构相对松散,有多位雄性和多位雌性。群体内的首领是一位成年雄性黑猩猩,如果有其他黑猩猩想成为首领,就需要通过非常惨烈的搏斗,取胜者会得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认可。由于群体成员较多,一个大的黑猩猩群体会分为若干个小群体,尤其是在觅食时会以小群体分散行动,到了晚上又会聚合在一起休息。成年雄性黑猩猩会留在其所属的群体内,但是雌性黑猩猩则需要到邻近的其他群体进行繁衍。
最后,从与人类的关系来说,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都属于“人猿总科”,其中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二者的分别演化大约发生在500到700万年前,而大猩猩则在1000万年前就从这个大家族中分离出去独立演化了。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位女性灵长类动物学家,研究大猩猩的黛安·福西写了《雾中的大猩猩》,珍妮·古道尔写了《我与黑猩猩在一起的三十年》,有兴趣可以找来读读。最后一提,福西和古道尔还有一个“师妹”叫毕鲁蒂·加迪卡斯(Birute Galdikas),专门研究红毛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