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暴龙的发现与命名
发现与命名虽然已经发现许多特暴龙标本,在1986年以前很少已确定的明确资料,但特暴龙被推论与其他暴龙科恐龙有许多共同特徵。这些相近的特徵让某些科学家提出当时的北美洲与欧亚大陆之间有可能的连结,也许是陆桥。在1946年,一个苏联与蒙古挖掘团队在蒙古南戈壁省的耐梅盖特组发现一个大型头颅骨与一些脊椎骨,属於一个大型的兽脚类恐龙。在1955年,苏联古生物学家叶甫根尼·马列夫(Evgeny Maleev)将这完模标本(PIN 551-1)建立为暴龙的一个种,勇士暴龙(Tyrannosaurus bataar)。种名баатар/baatar在蒙古语中意为「勇士」,但被误拼为bataar。大部分的特暴龙化石出土於蒙古南戈壁省同年,马列夫将3个兽脚类的化石叙述并命名,三者都是头颅骨,外加部分身体,全是同一个挖掘团队在1948到49年间发现的。第一个(编号PIN 551-2)被建立为新属,埃夫雷莫夫特暴龙(T. efremovi),ταρβος/tarbos在希腊文文中意为「恐怖的」、「敬畏的」,而σαυρος/saurus意为「蜥蜴」,种名是以苏联古生物学家兼科幻小说作者伊凡·埃夫雷莫夫(Ivan Yefremov)为名。另外两个(编号PIN 553-1与PIN 552-2)被归类於北美洲的蛇发女怪龙,G. lancinator与G. novojilovi。这三个标本都小於1946年发现的标本。在1965年,苏联古生物学家阿纳托利·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特杰斯特文斯基(Anatoly Konstantinovich Rozhdestvensky)认为马列夫所发现的标本,其实是同种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且不同於北美洲的暴龙。他将四个标本与新发现的化石,统合为勇士特暴龙(T. bataar)。后来的研究人员都同意罗特杰斯特文斯基的分类,包含马列夫在内,但少数科学家使用埃夫雷莫夫特暴龙,而非勇士特暴龙。在1992年,美国古生物学家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重新检验这些化石,他根据头颅骨的相似处,提出这些化石大部分属於暴龙,并将勇士特暴龙改回勇士暴龙;而蛇发女怪龙的G. novojilovi是个较小型的暴龙科动物,另外建立为马列夫龙(Maleevosaurus novojilovi)。在1995年,乔治·奥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建立了勇士成吉思汗龙(Jenghizkhan bataar),取代勇士特暴龙,并以成吉思汗为名;他并提出埃夫雷莫夫特暴龙、马列夫龙、勇士成吉思汗龙是三个独立的属,都生存於相同时期的耐梅盖特组。在1999年,一个研究提出马列夫龙是特暴龙的幼年个体。自从1999年以来,所有的研究认为这些化石皆为同种动物,勇士特暴龙或是勇士暴龙。自从苏联与蒙古的挖掘团队在40年代的挖掘过后,一个波兰与蒙古的挖掘团队再度回到戈壁沙漠挖掘,从1963年持续到1971年,发现了许多新的化石,并在耐梅盖特组发现了特暴龙的新标本。在1993年到1998年,日本与蒙古的挖掘团队,以及21世纪初,加拿大古生物学家菲力·柯尔(Phil Currie)的挖掘小组,也发现了许多特暴龙化石。目前已发现了至少30个标本,包含超过15个头颅骨,与数个完整的颅后骨骸。可能异名 特暴龙的骨骸,位於德国明斯特的大学地理与古生物学博物馆在60年代中期,中国古生物学家在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晚白垩纪苏巴什地层发现了一个小型兽脚类化石,包含一些牙齿与大型骨盆的一部分。在1977年,董枝明将这个标本命名为火焰山鄯善龙(Shanshanosaurus huoyanshanensis)。在1998年,葛瑞格利·保罗(Gregory S. Paul)鉴定鄯善龙的化石,将它归类於暴龙科的后弯齿龙,该属现已废止。后来,董枝明与柯尔重新鉴定这些化石,认为它是一个大型暴龙科的幼年体。更多的暴龙科牙齿与化石在中国出土,其中数种已建立名称。在1958年,杨钟健命名了破碎金刚口龙,后来被董枝明在1992年认为是个疑名;后来汤玛斯·霍尔兹(Thomas R. Holtz Jr.)认为它们是特暴龙的一个主观异名。除了金刚口龙以外,还有兰平特暴龙(T. lanpingensis)、栾川特暴龙(T. luanchuanensis)、吐鲁番特暴龙(T. turpanensis),皆为勇士特暴龙。在1976年,Sergei Kurzanov命名了分支龙,是种发现於蒙古的暴龙科动物,年代稍早於特暴龙。数个研究指出分支龙是特暴龙的近亲。Hurum与Sabath在2003年证实特暴龙是分支龙的近亲,而非暴龙的一个种。这是根据暴龙科恐龙起源於亚洲,而且迁徙到北美洲的假设。其他的研究人员也支持这个意见。分支龙被认为是个成年个体,但它的长、低矮头部却是幼年暴龙科的特徵。基於此一特徵,柯尔推测分支龙是特暴龙的一个幼年体。但柯尔也认为,分支龙较多的牙齿数量,以及口鼻部上方的低矮瘤状物,有其他可能的存在。
佛经中的三金刚指哪三种金刚
“金刚”是梵文“缚曰罗”的意译,意思是“金中之精者”,俗称“金刚石”。《抱朴子》记载:“扶南出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虽铁锥击之,亦不能伤。唯羚羊角扣之,则涣然冰泮。”金刚是无比坚固之物,而且又是无坚不摧之器,可是却怕羊角。《智度论》说:“不知破金刚因缘,故以为牢固。若知著龟背上以山羊角打破,则知不牢固。”当然,即使金刚有单角这种克星,但它还是以牢固著称的。金刚石金刚的含义,早已不只局限于某种物质,而是被引伸为“坚固”、“锋利”、“珍宝”等。《金刚顶经疏》说:“世间金刚有三种义:一、不可破坏,二、宝中之宝,三、战具中胜。”古代印度有一种兵器,叫“金刚杵”,据说是以金刚所造(其实是以金石或木材做成)。密宗假借金刚锋利之义,认为金刚杵能断烦恼、伏恶魔。于是将手持金刚杵的力士,也就称作“金刚”或“金刚手”。《行宗记》说:“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为名。”《大日经疏》则说:“执金刚杵,常侍卫佛,故曰‘金刚手’。”岩羊的羊角金刚中最著名的,便是大雄宝殿中的“四大金刚”了。“四大金刚”本称“四大天王”,俗称为“四大金刚”。他们各执一物,俗称“风调雨顺”。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是“风”;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执琵琶,是“调”;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伞,是“雨”;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执蛇,是“顺”。他们的职责,是镇守佛门。佛寺其实,金刚不仅指手持金刚杵的力士,还被泛指为佛界的许多事物。如《涅槃经·金刚身品》说:“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这是将如来不坏之身,比作“金刚身”。《璎珞本业经》说:“尔时释迎年尼佛,以金刚口敬首菩萨言。”这是因如来口舌殊胜。比作“金刚口”。《四教集解》说:“所修观智,纯一坚利,喻如金刚,名‘金刚心’。”这是说菩萨之心心坚固不能破坏,比作“金刚心”。《大日经疏》说:“又于别器调和香水,以郁金、龙脑、旃檀等种种妙香,亦以真言加持,授与令饮少许,此名‘金刚水’。”这是把在灌顶式时受者所饮的誓水,比作“金刚水”,……小和尚金刚是坚固、强大、神圣的象征,可谓佛教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