蝾螈是什么样的
蝾螈又叫火蜥蜴,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
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
蝾螈主食昆虫、蠕虫、蜗牛和一些小动物,包括它们的同类。同其他两栖动物一样,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过着远离河流和池塘的日子。
蚓的组词有哪些
组词:蚓螈、蚓结、蜗蚓、蚓廉、蚓窍等等。“蚓”拼音抄:yǐn 部首:虫 笔画:10 五行:土 五笔:JXHH笔顺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点、横折、横、竖折折钩、竖基本释义:蚯蚓。环节动物,身体柔软,圆而长,环节上有刚毛,生活在土壤中百,能使土壤疏松,它的粪便能使土壤肥沃,是益虫。扩展资料一、蚓螈[yǐnyuán]裸蛇目,度约155种两生类的统称。二、蚓结[yǐnjié]像蚯蚓一样屈曲。三、蜗蚓[wōyǐn]蜗牛与蚯蚓。亦喻知微小的事物。四、蚓廉[yǐnlián]蚯蚓的廉洁。比喻人拘守小节,不知大义。五、蚓窍[yǐnqiào]1.旧误蚯蚓能鸣,其声发于孔窍。比喻微不足道的音响。亦用以谦称自己的道文才。2.泛指拙劣的诗文创作。
鱼螈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鱼螈在中国发现较晚,所以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版纳鱼螈已经列入《“三有”保护动物名录》。
蚓螈类是无足目两栖类动物。它们分布在热带地区,已知约有160种,版纲鱼螈是中国无足目两栖类的惟一代表。蚓螈类体形似蚯蚓,头、颈区分不明显,四肢和带骨均退化消失,体表富有粘液腺,身体有些部位有鳞片的残余。繁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些种类的雌性有孵卵行为。版纳鱼螈无四肢和尾。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眼睛退化,仅可见点状残迹。栖息于海拔200-600m,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区,喜居水草丛生的山溪和土地肥沃的田边池畔,营穴居生活。捕食方式与食物,昼伏夜出。觅食蠕虫和昆虫幼虫为食。识别特征与习性,体呈蠕虫状,乍看似蚯蚓,无四肢和尾,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眼隐于皮下,眼鼻间有触突,体具环褶360个左右,体背棕黑,体侧具一黄色纵带纹。全长约38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