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蚤的习性是啥
水蚤(shuizao)(Daphnia)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水蚤科。简称“溞”和“溞科”。水蚤俗称“红虫”,是枝角类动物的通称。体小,呈卵圆形,左右侧扁,长仅1~3毫米。体外具有2片壳瓣,背面相联处有脊棱。后端延伸而成长的尖刺(壳刺)。头部伸出壳外,吻明显,较尖。复眼大而明显,可不断转动,在复眼与第1触角之间有单眼。吻下的第1触角短小,不能活动;第2触角发达有八九根游泳刚毛。腹部背侧有腹突3~4个,前1个特别发达,伸向前方。后腹部细长,向后逐渐收削。胸肢5对,尾叉爪状。雄体较小,壳瓣背缘平直。吻短钝或无。腹突退化。第1触角长,可活动,有长鞭毛。第1胸肢有钩与鞭毛。水蚤借触角上的刚毛拨动水流向上、向前游动;当触角上举时,身体则下沉,好似在水中跳跃。春夏季一般仅能见到雌体,营单性生殖,所产的卵称“夏卵”,较小,卵壳薄,卵黄少,不需受精,可直接发育为成虫。这些成虫多是雌虫,再进行孤雌生殖。因此,在短时间内能够大量繁殖,呈一片红色,故称红虫。秋季,由夏卵孵化出一部分体小的雄虫,开始进行两性生殖,所产的卵称“冬卵”,冬卵较夏卵大,卵壳较厚,卵黄多。受精的冬卵,又称“休眠卵”,渡过严寒或干燥环境,于次年春季气温较高时发育为新的雌体。除少数生活在海水中,多为各种淡水水域中最常见的浮游动物,是鱼类的优良饵料
水蚤和水溞有什么区别
音与义都不同。
水蚤,是水生物。而水溞应是笔误,因为溞字义是洗或淘米声。
先说蚤与溞:
蚤 zǎo 昆虫,赤褐色,善跳跃,寄生在人和畜的身体上,吸血液,能传染鼠疫等疾病。通称“跳蚤”、“虼蚤”。
溞 sāo 1. 〔溞溞〕淘米声。2. 洗:“水既洁,然后可以溞身。”
《正韵》蘇曹切,音骚。《尔雅·释训》溞溞,淅也。《注》淘米声。《疏》诗大雅:释之溞溞。《传》释淅米也。叟叟声也。溞叟音异义同。◎按今《诗》本作叟叟。
再说水蚤与水溞:
水蚤,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枝角目。称鱼虫。水蚤体小,长约2毫米,浅肉红色,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具背甲,躯干部有躯干肢(胸肢)5对,为运动及呼吸器官。
是一种小型的甲壳动物。其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鱼类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钙质。水蚤是黄鳝等淡水饲养鱼类的优质饵料。培养比较简便,少量饲养可用瓶、罐、缸等;大量饲养可用土池和水泥池等 。
水溞,根据已知字义,显然没有这词,应该是笔误,蚤溞是形近字。
图片鱼学名是什么
如图 应为
鲹科 Carangidae 副叶鲹属 Alepes 鱼类 (具体哪种不宜分辨)
可能是 克氏副叶鲹 Alepes kleinii ,俗称 甘仔鱼
体呈长椭圆形,眼睑有大量脂性,体背为蓝绿色,腹部属于银白,鳃盖后缘上方有一黑斑,体长可达40厘米,可做为食用鱼及游钓鱼。
分布广泛的鱼类,从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礁区与近海沿岸都可见其踪迹,常聚集成群游动,以虾子、水蚤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