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比较了解苏轼
这是发生在王安石身上的事啊宋代有人写了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大家觉得这两句诗不错,就一个一个地传开了。传到王安石那里,这位大文豪觉得好笑:月亮怎能“叫”?狗怎么能卧进花心里?他就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其实,王安石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他不了解当地人的语言习惯:原来,“明月”是一种小鸟,不是月亮;“黄犬”是一种小虫,不是一只狗。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心这句诗对吗为什么
对的。 因为有一次 王安石看见一首诗中的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后不觉发笑,心想:“明月”怎么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而他给人家改错了。谢贞的《春日闲居诗》:“风定花犹舞“,王安石改“舞“字作“落“字,其语顿工。(《彦同诗话》)。对于自己的诗,王安石更是斟酌了再斟酌。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诗人在试过“到“、“过“、“入“、“满“之后才敲定的。春风本是看不见的,一个名词用作动词的“绿“,把感觉切换成视觉形象,使留在读者心里的印象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