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的学名,到底是叫大鲵,还是蝾螈?“蝾螈”怎么读

admin|
164

娃娃鱼的学名,到底是叫大鲵,还是蝾螈

娃娃鱼的学名叫中国大鲵。

俗名娃娃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

世上最早的化石出土于中国内蒙古,距今约1.65亿年。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之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扩展资料:

中国大鲵活动在清澈、低温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栖息在泥中或者阴暗的岩石缝隙中。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

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每个洞穴一般仅有一条。洞的深浅不一,洞口比其身体稍大,洞内宽敞,有容其回旋的足够空间,洞底较为平坦或有细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大鲵

“蝾螈”怎么读

【词语】: 蝾螈

【拼音】: rónɡ yuán

【解释】: 蝾螈又称火蜥蜴,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为两栖动物,形状像蜥蜴,头扁,表皮粗糙,背面黑色,腹面红黄色,四肢短,尾侧扁。生活在水中,卵生,幼体形状象蝌蚪,吃小动物。

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是很好的观赏动物。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到摄氏零度以下以后,会进入冬眠状态。

大鲵终生生活水中,但它属于两栖动物.这是为什么

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所以大鲵属于两栖动物。虽然终生生活在水中,但符合两栖动物的特征, 两栖动物体温不恒定,卵生,幼体水生,成体可陆生,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大鲵(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中国大鲵除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大鲵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道。

扩展资料:

大鲵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内,头多向外,便于随时行动,捕食和避敌,遇惊扰则迅速离洞向深水中游去。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游泳时四肢紧贴腹部,靠摆动尾部和躯体拍水前进。它在捕食的时候很凶猛,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突然张开大嘴囫囵吞下,再送到胃里慢慢消化,所以有些地方的歇后语说:“娃娃鱼坐滩口,喜吃自来食”即指此而言。

成体的食量很大,食物包括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有时还吃小鸟和鼠类。有趣的是,它还善于“用计”捕捉一种隐藏在溪中石缝里的石蟹,利用石蟹两只大螯钳住东西便不轻易松开的特点,将自己带有腥味分泌物的尾巴尖伸到石缝之中,诱使石蟹用螯来钳。一旦发现石蟹“中计”,便立即将其顺势拉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