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龙”的起源?龙姓是怎么来的,还有全国有多少姓龙的

admin|
237

姓氏“龙”的起源

与龙传说有关的姓——龙 龙姓的起源,大致有四:其一,据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载:“黄帝臣有龙行。”这当是中国最早的龙姓。《竹书纪年》称,黄帝“居有熊”,注:“有熊,今河南新郑”。可见,最早的龙姓出自河南。其二,据《广韵》,龙,舜纳言龙之后。因舜的活动地域主要在晋南地区,所以,此支龙姓出自山西。其三,《姓氏考略》引《姓氏急就篇》云,龙姓出于 御龙氏。尧的后裔中,有一个人叫刘累,曾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被夏朝第13代帝孔甲赐为御龙氏,负责驯化孔甲的几条龙。《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刘累故城在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县南)南55里,乃刘累之故地也。”刘累的后裔因刘累曾被封为御龙氏,亦以龙为姓。其四,据《华阳国志》,牂牁大姓有龙氏。牂牁郡,治所在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综上述可知,龙姓最早的一支和最主要的一支均出自今河南。由于战争、灾荒等原因,龙姓族人不断迁徒,往往在居住地名前加上“龙”字。大约在夏代,有一支龙氏东迁至今山东钜野县西南的龙涸集。春秋时,在今泰安市西南有一个叫龙邑的小国,大约在周末被鲁国吞并。还有一支龙氏南迁,把今安徽宿县西南的活动地带命名为龙山湖,把怀远县西北75公里的居住地称为龙亢集,汉代时把这一带划为龙亢县。他们与舒入结合,建立龙舒国,后被楚国所灭。今舒城县有龙舒山、龙舒河,汉置龙舒县于此(见何光岳:《群舒和偃姓诸国的来源和迁徒》,载《江淮论坛》1982年6期)。龙氏还有一支分布于岷山南麓的龙渊水一带。岷山为氐羌的始居地,龙与氐羌相邻。还有一大支龙氏,南迁至岷江、嘉陵江各地,这就出现了许多以龙为名的地名,如南川县北有龙床滩,广云县北有龙门阁、龙门水,江津县西有龙门滩,峨眉山有龙升冈,绵阳市北有龙门坝,忠县东南180里有南宋所置的龙渠县,舒永县东南130里有龙场营,雅安县有唐置的龙逢州,合川县西北有龙凤场,威远县东北有龙会场,安岳县有龙台镇,长寿县南有龙滩渡。云南有龙陵县,永平有龙街,武定有龙街关。湖南有龙标山、龙标县(萧梁置,今黔阳县)。桂阳县南30里有龙渡山。另外还有一支龙氏由蜀中南迁于贵州。今酉阳城东有龙家山,西汉时形成牂牁大姓龙、傅、尹、董。唐宋时形成八番中的龙番,其酋长皆龙姓,后分为大龙番、小龙番安抚司,养龙坑、谷龙、上龙长官司,安龙土千户;明清时发展成为“龙家”,分别融入汉、布依、水、苗各族(见何光岳:《冉龙的来源和迁徒》,载《湖南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广西龙茗县有龙英土州,又有龙津县。今云南哈尼族也有龙姓,如六诏人龙韬,1659年起义抗清。明万历土司龙上登,积极传播汉文化。青海境内的龙氏有一支西迁,经甘肃省敦煌西南的龙勒山、龙勒水,汉于此置龙勒县。又继续西迁至新疆,如且弥王、焉耆王皆为龙姓。 《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载:并州太原郡二十七姓有龙氏,秦州天水郡二十姓有龙氏。《太平寰宇记》载:荆州武昌郡六姓有龙氏,秦州天水郡七姓有龙氏。 龙氏历史上出过许多有作为的人物,例如:《孟子》有龙子,《列子》有龙叔,《孔丛于》有龙穆,还有魏将龙贾,项羽将龙旦。《汉书·艺文志》载有梁人龙德。东汉有龙述,京兆人,任零陵太守。北宋有诗人龙太初。明有龙华民,善天文历法,万历间在北京与徐光启等同撰《新法算术》,祟祯末年成。清有传奇作家龙燮,著有《琼华梦》、《英蓉城》等,颇称于时;龙汝言,任内阁中书,著有《赐砚斋集》;龙宏戴,著有《西江游草》、《旃檀集》。

龙姓是怎么来的,还有全国有多少姓龙的

“龙”姓的由来? 龙姓是一个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最早一支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龙姓出现在现在的河南。帝舜有个大臣名叫龙,任纳言之职,他的子孙用他的名字作为姓氏,就是龙姓。从宋代开始,见地史籍的龙姓人物渐多。宋代有画家龙章。元代有学者龙仁夫,吉安(今属江西)人,博究经史,所著《周易集传》。近现代有云南人龙云,建国后曾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湖南人龙潜,曾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等职。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专家考证,龙姓是当今汉族第85大姓。此外,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龙氏;今新加坡等国有龙姓华侨。 古老的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文化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百家姓中的龙姓与神话传说中的龙有没有关系? 龙姓的龙字始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写法多达70余种,都是象形文字。龙的姓源多为神话传说。相传远古时以龙图腾为氏族徽号的太昊伏羲,近乎半人半神。王延寿在《玄中记》中说:“伏羲龙身,女娲蛇躯。”这两个部落的结合统辖并征服诸多小部落,形成初具规模的部落联盟,而那些被征服的部落则改为龙作为图腾徽号。于是,他们分布在陕西、甘肃、四川、青藏岷山一带,阵营庞大,族众繁多。说明华夏族的祖先伏羲在七、八千年前已是繁荣昌盛的龙图腾的世界了。 《大载礼记·五帝德》说:“三皇五帝出巡乘龙。”三皇指太昊伏羲、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五帝是少昊、颛顼、帝喾、尧帝、舜帝。这样就专门有人伺候这些龙,于是三皇五帝世代就形成了养龙的豢龙氏和驾龙的御龙氏。 据《姓氏考略》记载,陶唐氏的后裔刘累就曾拜董父学习抚龙之术,因为学有所成,赐姓为御龙氏,其后代易刘姓为龙姓。 ====================================================== 龙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 寻根溯源 1、出自御龙氏之后。据 《姓氏考略》所载,夏朝的刘累因驯龙有术,深得夏帝孔甲赏识,封其为“御龙氏”,刘累后人遂以赐姓“龙”为氏。2、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等资料所载,黄帝有一臣叫龙行,其后人有以龙为氏者。3、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舜臣龙为纳言(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4、出自豢龙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舜时董父,精于饲龙,被舜帝赐为“豢龙氏”,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5、出自地名。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泰安西南之龙乡),子孙有以龙为氏者。6、其他源流。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大姓中有龙姓;据《北史》所载,西域且弥(今新疆昌吉、玛纳斯二县)、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国国君皆为龙姓;苗、普米、哈尼、彝、侗、瑶、水等民族均有龙姓。 得姓始祖 刘累。夏朝时,刘国有一家生有一子,小孩刚生下来时手上就有纹样,便取名刘累。刘累长大后,跟随董父学习养龙的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御龙氏”,驯养孔甲的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了孔甲。孔甲感到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高兴,于是就赐给刘累许多财物。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着家眷逃到了鲁阳。因他被孔甲封为“御龙氏”,后人有以龙为氏者,刘累则被尊为龙姓始祖。 繁衍播迁 传说时代的龙姓发源地为河南、山西、湖北。由于龙姓支派较多,故而分布较广,这一特点使得龙姓迅速地向四周地域扩展繁衍开来。约在汉代,甘肃和湖北、湖南省境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间地已是龙姓繁衍的三大中心。此期,蜀中(今属四川)有龙姓迁入者,后又南迁至贵州,形成四大姓氏(龙、傅、尹、董)之一。魏晋南北朝时,中原龙姓为避战乱而南迁,促使了南方龙姓人口数量的增长,这次迁徙也为后来江南龙姓发展势头盛于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北史》所载:“且弥王、焉耆国王皆龙姓。”焉耆国为西域小国,龙会当政时,曾击败龟兹王,一时葱岭以东,皆率服,其子龙熙在位时,投降后凉,遣子入侍,渐与汉族相融。唐宋时期,八番中的龙番,酋长皆龙姓,后分为大龙番、小龙番安抚司,养龙坑、谷龙、上龙长官司,安龙土千户。宋元时期,龙姓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南迁,促使南方龙姓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明清时期,上述“龙番”各分支发展成为“龙家”,渐与汉、布依、水、苗各族相融。从龙姓历史演进过程来看,这一过程,即体现着北方龙姓与南方各族相融,又体现着少数民族龙姓与汉及其他各族相融。就在这一步步的相融中,龙姓完成了遍布华夏的历史旅程。今日龙姓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等省为多,四省龙姓约占全国汉族龙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郡望堂号 龙姓郡望主要有五个:1、武陵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2、天水郡,西汉时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时治所在上圭阝(今天水市);3、武阳郡,治所在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4、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5、武昌郡,治所在今武昌。 堂号:“世师”、“八德”、“经德”、“纳言”、“敦本”、“敦厚”、“武陵”、“天水”等。 宗族特征 1、龙是中国人推崇倍至的神物,以龙为姓氏,亦是这一心理底蕴的表现。2、在龙姓的发展史中,更多地体现着民族相融的历史大趋势。3、龙姓字行辈份井然有序。如民国抄本《龙氏家谱》中有江苏龙姓一支字行为:“兆升元吉,宗业克昌,富大希廷,厚诚守方。” 名人精粹 龙子:又称“龙叔”,最早见于史籍的龙姓名人,主张“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此句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龙述:东汉京兆郡(今属陕西)人,为人敦厚,曾任山都长,武帝时官至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太守。龙太初:宋代人,曾以诗人名义拜见王安石,并作《沙诗》一首,赢得王安石赞许。龙镯:宋代人,乾德年间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当地百姓绘《来鹤图》颂其德。龙仁夫:吉安(今属江西)人,元代浙江儒学副提举,著有《周易传》一书。龙许保:明代贵州人,苗族,率众起义与官军对抗十余年之久,攻破印江、思州、石阡等城,后遭镇压,被俘遇害。龙燮:望江(今属安徽)人,清代著名戏曲家,著有《琼华梦》、《芙蓉城》等。龙文彬:清江西永新人,同治年间进士,《周易绎说》、《永怀堂诗文钞》、《明会要》等为其所著。龙启瑞:清代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道光年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江西学政、江西布政使,著有《小学高注补正》、《经德堂诗文集》等。龙汝元:清代直隶宛平(一作大兴,今属北京)人,曾任职游击、参将、大沽协副将,在与英法联军挑起的第二次大沽之战中阵亡。龙泽厚:清末广西桂林人,早年从康有为学,参加桂林圣学会、上海强学会等进步组织,后主持旧金山《文兴报》,作上海天游学院教务长。著有《南海先生上书记》。龙鸣剑:四川荣县人。早年赴日留学,参加同盟会,后组织同志军,开展武装斗争,在去往叙州(今宜宾东北)的行军途中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