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都有“天线”的狞猫和猞猁,是同一个物种吗
在小型野生猫科动物里面,猞猁算得上是比较出名的一种,它是最能适应寒冷的猫科动物之一,喜欢在雪地里面捕食兔子。而在整个猫科家族里面,有一种外形与猞猁较为相像的动物,时长也会被人们认错,这种动物就是狞猫,一些对于猫科动物不是很熟悉的人们,因为狞猫耳朵尖上也有两簇像“天线”一样的黑毛,而将它误认为是猞猁,这其实是错误的认知。
这种错误的叫法并不是如今才产生的,实际上在以前,由于信息没那么发达,甚至一些较为权威的科普方也将它们混淆了,那就更别提普通的动物爱好者了。
狞猫与猞猁虽然在外形上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但是如果仔细分辨的话,还是有很多各自的特点的,比如猞猁的毛发比较“花”,而狞猫则更接近于纯色,这是它们最为显眼的标志。
狞猫
关于狞猫狞猫是猫亚科狞猫属里面的物种,原先普遍认为狞猫一共有9个亚种分化,但是经2017年重新修订之后猫科动物分类报告里面,狞猫的三个亚种被认为是有效的,分别是:南非亚种、北非亚种及亚洲亚种,其中南非亚种是指名亚种。
狞猫与非洲狞猫的亲缘关系很近,它们与薮猫共同构成猞猁血统,大约在2.93-1.19百万年前,狞猫与非洲狞猫开始分化,并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
狞猫的传统与现代分类
狞猫通常是夜间行动,但是人们在白天也能够观察到它们的一些活动,只不过相对来说,白天的活动频率很低,最近南非的一项研究表明,狞猫的活跃度似乎受温度的影响,当温度下降到20摄氏度的时候,狞猫最为活跃,当温度上升时,它们的活动也随之停止。
狞猫的主食是一些小型的动物,哺乳动物通常占饮食来源的80%以上,尤其是鸟类和鼠类,堪称狞猫的最爱,比如生活在印度西部的狞猫,啮齿动物占据了狞猫食物来源的70%。
狞猫主要生活在一些林地、半沙漠地带和灌木丛中,目前狞猫的生存状况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狞猫非常常见,尤其在食物较为充足的南非和纳米比亚南部地区,狞猫呈现了扩张的趋势,以往没有狞猫分布的区域,如今也有了。
在阿拉伯半岛上,狞猫也很常见,种群数量呈现出了稳定的趋势,但是尽管狞猫的生存状态是无危,在某些地区还是受到了威胁的,比如在埃及、沙特阿拉伯等,狞猫十分罕见。
猞猁
关于猞猁猞猁与狞猫一样,同属于猫亚科里面的成员,但是却属于猞猁属,广义上猞猁包含伊比利亚猞猁、加拿大猞猁、欧亚猞猁及短尾猫,狭义上指三大猞猁亚种,更小的范围则单指欧亚猞猁这一指名亚种。
猞猁是喜寒的动物,喜欢栖居在寒冷的高山地带,当大雪覆盖的时候,猞猁会适当往低地走,主要目的是躲开深雪及追逐猎物,它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兔子等小动物。
猞猁属4种动物
猞猁最主要的活动时间是黄昏及夜间,白天主要在一些植被比较茂密,或者比较隐秘的场所睡觉,不过,在食物匮乏的季节,白天也能够观察到它们的行动。
猞猁成年之后便独居生活,其狩猎范围从20-450平方千米不等,这主要取决于猎物的密度。雌性猞猁之间的领地并无交集,雄性猞猁的领地则囊括多个雌性领地,它们会用气味进行标记,当食物匮乏的时候,雄性猞猁会往更远的地方觅食。
猞猁的栖息地主要是一些寒温带森林、草原等等,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目前生存状态也不需要太过担心,从太平洋西岸到乌拉尔山脉,大约有22510只欧亚猞猁在这生活着;
伊比利亚猞猁虽然在早些年濒临灭绝,后来经过数十年发展,截止到2012年的时候,个体数量已经达到了326只了;
加拿大猞猁虽然目前受到多方面威胁,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相较于历史分布涞蓝,其栖息地仅减少了5%左右,算是比较乐观的。
狞猫与猞猁的亲缘关系较远要搞清楚狞猫与猞猁之间的区别,我们首先就要从亲缘关系说起,现代猫科动物都由共同的祖先发展而来,最早可追溯到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经过漫长的演化,猫形类中的古猫类最终存活,并且分成三个分支,后来这些分支里面,又只有真猫类存活了下来,真猫类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分化成猫族和豹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现代猫科动物中的猫亚科及豹亚科。
相对于猫亚科来说,豹亚科成员很少,只有7种,分别是狮、虎、豹、美洲豹、雪豹、云豹、马来云豹,猫亚科成员就很多了,早先单独一个亚科的猎豹,如今也已并入猫亚科。
狞猫与猞猁虽然同属猫科动物,但是两者却隔得比较远,狞猫与薮猫的关系较近,猞猁则与猎豹的关系较为亲近,所以尽管狞猫与猞猁虽然在外形上有些像,但却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连近亲都算不上。
分布地域的差别狞猫的主要生活区域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在北非有少量分布,在亚洲,则主要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中东及印度西部等地区,它喜欢栖居在森林、沼泽低地、半沙漠地带和灌木丛中,尤其喜欢降雨量比较少,但是却被植被覆盖的干旱地带,狞猫能够适应各种地形环境。
从历史分布区域来看,狞猫的分布图与猎豹的分布图很相似,并且与一些种类的瞪羚分布图差不多。
狞猫分布图
猞猁家族的分布区域与狞猫几乎没有重合,由于它们是喜寒物种,大多数栖息地都在北半球偏北的地方,欧亚猞猁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中部及东部有少量分布;
加拿大猞猁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即北美洲北部地区;
伊比利亚猞猁则分布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由于其主要栖息地是在西班牙的一些山地里面,所以国际上也称呼它们为西班牙猞猁。
猞猁分布图
从分布地域来看,狞猫与猞猁的分布区域并不重合,狞猫生活在气候较为炎热的地带,而猞猁则喜欢寒冷的地区,环境气候的不同,造就了两者食性及外形上的差异,狞猫主要以一些鸟类、鼠类为食,而猞猁则喜欢捕食雪兔等小动物,当积雪覆盖,食物较为匮乏的季节,猞猁也会捕食一些中大型的猎物,较大的欧亚猞猁甚至能够单独捕杀体重在150千克左右的成年鹿。
外形上的差异狞猫与猞猁最像的地方就是耳朵尖都有两簇黑毛,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所以很多人都将狞猫也认为是猞猁的一种,但是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狞猫是一种细长、中等大小的猫科动物,成年雄性狞猫体重为12-18千克,雌性体重为8-13千克,尾长大约26-34厘米。犬齿很长,脸比较短,身上的毛发呈现出棕褐色或者沙红色(也有纯黑色的个体),毛发较短且浓密。
狞猫
猞猁身上最大的特征就是尾巴较短,无论是哪个亚种的猞猁,其尾巴与身体极不成比例,大约只有11厘米左右的样子。根据亚种的不同,无论是体型还是外形上,都有些不一样,欧亚猞猁体重为18-30千克,毛色会随季节变化,在夏季时为棕色,到了冬季时则为银灰色或者灰棕色;加拿大猞猁体重为8-11千克,毛色为银棕色;伊比利亚猞猁体重在9-15.9千克,毛色为黄褐色或者亮黄色。
猞猁
从外形上看,狞猫与猞猁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别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差异:
- 狞猫耳朵背是纯黑色,猞猁为花色;
- 身体毛发狞猫几乎是纯色,猞猁有斑点;
- 狞猫身上毛发较短,猞猁毛发较长且比较蓬松;
- 狞猫的下巴没有长毛,猞猁的下巴有“络腮胡子”;
- 狞猫从额头到鼻子有两条黑色的条纹,嘴巴有黑色轮廓;
- 猞猁尾巴很短,相较于身体来说,四肢显得格外粗壮。
狞猫(左)与猞猁(右)
从上面的一些特征上看,就很容易区分出狞猫和猞猁了,目前无论是狞猫还是猞猁,其生存状态都无需太过担心,而且就从适应性上面来看,两者也差不多,短时间内不会大量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没有遭受到威胁,实际上栖息地丧失,人为捕杀等因素仍在影响着狞猫和猞猁,比如在阿拉伯半岛,道路和居民点的扩张使得狞猫的栖息地变得碎片化;在侏罗山人为因素导致猞猁死亡占据了猞猁死亡总数的70%,所以保护野生猫科动物刻不容缓,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狞猫和猞猁有什么区别
狞猫和猞猁是大家很感兴趣的两类猫科动物,但很多读者对它们还不甚了解。有人说狞猫也是一种猞猁,这是真的吗?我们发现狞猫和猞猁确实有几分相像,如身材高挑,耳朵长而且末端有一撮毛,尾巴比较短,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狞猫
狞猫属于猞猁家族吗?
猞猁家族是指猫科—猫亚科—猞猁属的动物,包括四种中型猫科动物:生活在欧洲和北亚的欧亚猞猁,生活在加拿大的加拿大猞猁,生活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猞猁,生活在美国的短尾猫。其中欧亚猞猁体型最大,公的有20多千克,母的15-20千克;其他三种公的十几千克,母的八九千克。
猞猁家族
狞猫生活在非洲和亚洲西部的草原和沙漠地带,体型比欧亚猞猁小,与另外三种猞猁差不多或稍大。狞猫属于猫科—猫亚科—狞猫属,因此它不是猞猁家族成员。它与猞猁的相似特征在过去曾令一些分类学家产生了混淆,错误地将它归入了猞猁属,命名为非洲猞猁,或者叫沙漠猞猁。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基因多样性实验室的欧布莱恩、强森团队做了大量的基因检测,已经搞清了现存猫科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证实了狞猫和猞猁并无直接关系。专家以分化时间为单位,分化400万年以内的是一个属,750万年以内的是一个族,而1000万年以内的都算一个亚科。
按照这个标准,丛林猫与家猫分化只有340万年,属于猫属。四种猞猁的祖先与家猫分歧于720万年前,不再属于猫属,但属于猫族成员。而狞猫的祖先在850万年前就与家猫分道扬镳了,被排除在猫族之外,仍属于猫亚科。虎、豹等大型猫类与家猫分歧已有1080万年,连猫亚科也进不去了,另划出了一个豹亚科。
欧亚猞猁
这个结果多少有些令人惊讶,专家为狞猫到底属于猞猁属还是猫属争论了几百年,到头来猞猁和猫成了一个族的亲戚,反倒把狞猫排除在外了。其实仔细观察和思考,这也在情理之中,猞猁那脸盘子就像是大脸的家猫,而狞猫则与普通家猫很不一样,充满异域风情,个性十足。
基因检测还为狞猫找到了真正的亲戚,就是同生活在非洲的两种中型猫类——薮猫和非洲金猫。可见狞猫家族是以非洲为大本营发展起来的。非洲金猫生活在湿润、浓密的热带雨林地区,与狞猫正好相反;而薮猫见于稀树草原和灌木林地中,生境需求介于前两者之间。
狞猫家族
结论:狞猫就是狞猫,和猞猁没有关系,不是什么非洲猞猁、沙漠猞猁。
狞猫和猞猁为什么有诸多相似?
狞猫和猞猁的相似点,是对相近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性的适应。狞猫和猞猁的饮食,要么以小型有蹄动物为主,以野兔和啮齿动物为补充,要么就干脆主食野兔和啮齿类。狞猫最喜欢吃小型羚羊,在西非有“瞪羚猫”之称。欧亚猞猁最喜欢的猎物是狍子,其次是野兔和穴兔。而加拿大猞猁就是以雪靴兔为单一饮食的。
这些猎物的特点是体型小,很容易制服,但不易发现和捉住。在狞猫和猞猁生活的地方,地面环境都比较开阔,猎手不易隐蔽,猎物却往往躲在暗处。要定位这些猎物,听觉非常重要,所以狞猫和猞猁都长了一对长长的耳朵,就像一对接收声音信号的天线。因此有人戏称,它们是世界上信号最好的猫。
加拿大猞猁
羚羊和野兔在高速奔跑中转向能力很强,且擅长耐力跑,这正是猫科的弱点,因此无论狞猫还是猞猁都不去和猎物赛跑,成功狩猎主要靠“临门一跃”。它们四肢修长,且后肢比前肢更发达,因而非常适合弹跳。猞猁一跃可达三米多远,而狞猫素以一跃两米高抓鸟的绝技闻名。
据动物学家测量,成年雄狞猫的平均肩高有48.7厘米,远远超过了与它体重差不多的虎猫(43厘米)。而成年雄欧亚猞猁的肩高有60厘米左右,远胜与它在一个重量级的云豹(51厘米),和雪豹的肩高差不多了,要知道,雪豹的体重是它的两倍有余。
狞猫的近亲薮猫耳朵比狞猫还大,身材更加高挑(肩高有51厘米)。它是非洲草原上特化的野鼠捕食者,其身体结构也是对特殊食性的适应。
薮猫
狮子、老虎等大型猫类,身材比较矮壮,而且前肢比后肢发达,整个身体呈现出前粗后细的特点,与狞猫、猞猁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它们的猎物体型大,不易制服,狮、虎需要强有力的前肢与猎物搏斗。
狞猫和猞猁尾巴较短,反映了它们主要在地面上活动,很少进行攀爬。狞猫尾长是体长(头和身体长度,不计尾巴)的约30%,欧亚猞猁则是约17%,而加拿大猞猁仅有11%左右。狞猫和加拿大猞猁、短尾猫的生存环境本就很开阔,而欧亚猞猁虽然常常出入针叶林,但它本就是顶级捕食者,除非遭遇狼群围攻,否则没有爬树的必要。
短尾猫
对猫科动物来说,尾巴的主要作用是在高处活动时维持身体平衡,因此尾巴较长的种类都是经常攀爬的。攀岩走壁的雪豹尾巴有身体的80%多那么长,喜欢爬树的云豹、长尾虎猫尾长达到了体长的70-80%,云猫的尾巴甚至比身体更长。
结论:狞猫和猞猁都生活在地面环境开阔的地方,都以中小型哺乳动物为主要食物,它们身体结构的相似是对相近生活方式的适应,而不是因为它们有特殊的亲缘关系。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叫做趋同进化。
欧亚猞猁
狞猫和猞猁有哪些不同?
虽然狞猫和猞猁存在趋同进化现象,但它们在很多方面仍然十分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它们的“外套”。狞猫的毛皮为沙黄色,通体素色无斑,很适合在非洲和中东的草原和荒漠上隐蔽。而猞猁的毛被从白色、灰白色至米灰色、灰棕色,身上具有较为暗淡的各式斑纹,在北方的林海雪原和高山地区是很好的保护色。
狞猫的毛皮颜色远比猞猁单调,且毛短、质地粗糙,这点反而救了狞猫。随着虎、豹和虎猫的皮草贸易被严格取缔,皮草买家开始以其他猫科动物为替代品,猞猁甚至皮草价值较低的短尾猫都深受其害,而狞猫由于在皮草市场上根本不值钱而免遭厄运。
狞猫
还有个明显区别在于脚掌大小。以后足长为例,狞猫的后足长为17-21.5厘米,而体重比之略轻的加拿大猞猁后足长有21.5-25厘米,前者上限刚刚达到后者上限,差别可以说是十分显著。猞猁不仅脚掌大,趾间蹼也发达,且脚底的毛长而浓密,像穿着雪鞋一般,很适合在松软的雪地上行走。欧亚猞猁的足底荷重指数为34-60克/平方厘米,在雪地上能支撑的体重是狞猫的三倍。
结论:狞猫和猞猁的不同特征也是对各自环境的适应。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而基因归根结底是由自然环境选择的。
短尾猫
保护亟需加强
猞猁和狞猫的处境都是“冰火两重天”。它们在有些地区仍泛滥成灾,在另一些地区则濒临灭绝。例如,狞猫在南非仍是一种害兽,在印度、阿拉伯半岛和中亚则已处在灭绝的边缘。欧亚猞猁在西欧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消失了,在克什米尔也正受到威胁,在俄罗斯的种群数量却仍然十分庞大。西班牙猞猁仅分布于西南欧,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濒危的猫科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极危物种。
猞猁和狞猫的致危因素包括:栖息地和猎物丧失;因威胁家畜、家禽而被作为害兽清除;皮草狩猎和贸易;活体捕捉和宠物贸易。《华盛顿公约》已将西班牙猞猁列入附录Ⅰ,狞猫和其他几种猞猁列入附录Ⅱ,严格管制各种贸易。我国也将猞猁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西班牙猞猁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请对皮草制品说不。猞猁和狞猫虽然都非常可爱,但它们野性十足,且对环境需求很高,不适宜家养,它们只属于大自然。我们人类要做的就是远离它们,远离它们生活的荒野,唯有如此它们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分不清猞猁,狞猫,豹猫,白色猞猁像不像雪豹
你好,看来您很喜欢猫科动物呢,我来简单说说,通过头部区分这几种动物的方式吧!
1、狞猫,主要生活在非洲和西亚,听说有美国人拿他当宠物。
肌肉矫健,毛发很短,油亮,远看像美洲狮,近看...emmm......唐代仕女眉毛,加上高耸居中的黑色松鼠耳朵,配上冷酷表情,真的让人吐槽凶不起来呀......
2、猞猁,这个分布就太广了,亚洲欧洲美洲,从针叶林到温带,都有分布。
一点也不像美洲狮,更没有什么油亮的毛发了,主要是毛发比狞猫长,让它看起来圆滚滚的,如果说狞猫的体态像暹罗猫,那猞猁更像胖胖的英短,颜色以寒带地区的灰黑、黄褐等浅色为主,分布有黑色的小斑点(不是空心豹纹!),尾巴粗又短。
硬要说猞猁和狞猫的相似之处......可能耳朵上的一撮黑毛比较像吧。下面是两张不同毛色的猞猁。
可以看到他们的花色比较杂乱,脸颊毛长,耳朵比狞猫分得更开,耳朵上的线头也没有那么飘逸。
3、雪豹 顺带说一下雪豹。雪豹是典型的豹子头,大型猫科动物长相,虽然也萌萌嗒,但是他们是圆圆的小耳朵、被毛上分布玫瑰型豹纹、长度令人发指的尾巴(尾巴真的太长了,在雪地中行进时,不得不咬着自己的尾巴)。
说到这里,再补充一下兔狲
兔狲广泛分布在亚洲的高山冻土、雪林、隔壁间,毛发比猞猁还要长,让它整体呈现出可爱的丸子形,但是眼神凶狠,一看就不好惹。从头部来看,和猞猁最大的区别除了毛发,还有圆圆的小耳朵分开到眼睛两边。
4、豹猫 不是说宠物孟加拉豹猫,而是野生豹猫。广泛分布于东北亚,南亚、东南亚的各种地形丛林间,亚种多达11种,南北亚种区别较大,就常见的品种来说,共同点是:小,和家猫差不多大;短毛,毛发油亮(也有少数中长毛的亚种),有非常非常明显的黑色条纹和空心豹纹,从内眼角通到头顶两条黑线;小嘴大眼睛,和上面的其他猫科动物完全不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可怜的小猫咪,十分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