蝾螈是什么动物
蝾螈
蝾螈的外形与蜥蜴非常相似,但体表没有鳞片,有些人愿意饲养他们为宠物,也有很多动物园展示它们当观赏动物。它们主要是靠皮肤来吸收水分的,过于寒冷的季节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蝾螈又称火蜥蜴、在侏罗纪中期演化的两栖类中其中的一类。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现有6种及亚种,均分布于亚洲东部。日本有剑尾蝾螈和红腹蝾螈两种。中国有4种及亚种,以东方蝾螈分布最广,常见于华东和华中地区;蓝尾蝾螈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见于贵州水城;楚雄亚种见于云南中部;呈贡蝾螈仅见于云南呈贡。类蝌蚪两栖动物。 中文学名: 蝾螈 中文别名: 火蜥蜴、水八狗、四足鱼、潜水狗。 英文名: Salamander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两栖纲(Amphibia) 亚纲: 滑体亚纲(Lissamphibia)是两栖纲现存的唯一个亚纲。 目: 有尾目(学名Caudata) 亚目: 蝾螈亚目(Salamandroidea)俗称火蜥蜴 科: 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 种: 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 分布: 北半球的温带区域
蚓螈目动物有什么特征与习性
蚓螈是两栖类中体形最为特殊的自然类群。头较平扁、体呈柱状,无四肢。体表具斑状纹,外形似蛇和蚯蚓。皮肤裸露,富有黏液腺,眼睛退化,隐于皮下。交配时,雄性泄殖腔外翻成交接器进行体内受精。
蚓螈
蚓螈的生活隐蔽性较大,再加上它们的挖掘行为人们根本无法看到,所以和其他两栖动物相比,人们对于蚓螈知道得很少。蚓螈定居在地面的松枝落叶层和松软的土壤里。它们头钝,眼睛小。在挖掘时,蚓螈先用脑袋推开土壤,然后依靠触觉来寻找食物。同所有两栖动物一样,成年蚓螈是食肉动物,但猎物的种类取决于自身的大小。最小的蚓螈吃昆虫、蜈蚣和蠕虫,但最大的蚓螈能够对付青蛙和蛇。有的蚓螈直接生出幼螈,但多数蚓螈小时候是水中流动的蝌蚪,这一特征表明:它们与蝾螈、青蛙和蟾蜍都有联系。
特征与习性
蚓螈是体态像蚯蚓的蝾螈,除了南美蚓螈是完全水栖之外,几乎所有蚓螈都和蚯蚓一样栖息在地底下,不但很难观察也很难发现,所以这种无足目的两栖动物是最不为人所知的。即使是科学家们对于它们的习性也所知不多,算得上是神神秘秘的两栖动物。中国仅有1种版纳鱼螈,是我国蚓螈目前的唯一代表。蚓螈的大小从15~130多厘米长短不等,只生活在炎热、潮湿的热带气候中。
鱼螈
属蚓螈目鱼螈科,成体体有裸露,成蠕虫状、无四肢。体呈单间褐色,两侧各有1条黄色带斑,腹部为浅棕色。泄殖腔孔开于身体末端,故无尾。繁殖期间,产卵于近水域的陆地上,每次产卵约54粒左右。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我国见于云南和广西,但数量较少,是极其稀少的两栖动物。
鱼螈别名叫“蛇螈”。生活在湿润的河谷盆地的沟塘小溪边,过地下生活。雌性在洞穴中,以湿润的身体盘绕在卵的周围护卵,使卵免得干燥。
蝾螈是两栖动物吗
蝾螈是两栖动物,因为它们属于两栖纲。
蝾螈是典型两栖动物,符合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比如,蝾螈幼体生活在水下,用鳃呼吸,成年后则能到陆地上活动,肺部和皮肤都是它们的呼吸器官。蝾螈繁殖后代采用的是卵生的方式。蝾螈还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冬季可能因此而冬眠。上述特点都符合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
外形特征
蝾螈身体丰满,呈圆筒形,与爬行类的蜥蜴很像,拖着一条长而侧扁的尾巴。它们的皮肤潮湿润泽,且有黏性,身体颜色异常鲜明—或长着明显的斑纹,或有鸡冠样的突起。蝾螈的四肢较短,脚上无蹼。成体有眼睑而且能动,但幼体没有眼睑。
睾丸豆形,分为3叶,中间的1叶较大。早期幼体在眼右后下方有棒状平衡枝,外鳃3对呈羽状;尾背鳍褶始自体前部,腹鳍褶低而平直.卵产于静水中,产卵期2-5月,非繁殖期陆栖或水栖,在陆地上冬眠也可全年在水中生活。卵数多,卵粒小,卵胶囊椭圆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蝾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