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蛇的繁殖特征有哪些
王锦蛇
王锦蛇别名大王蛇、蛇王、菜花蛇、王蛇、臭黄蛇、王子头蛇、麻蛇、油菜花、棱锦蛇、黄蟒蛇、菜蟒等。是典型的无毒蛇,其长势仅次于蟒蛇。
王锦蛇为孪生繁殖,每年的6月底~7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每次产卵5~15枚不等。刚产下的卵表面有黏液,常常几个粘连在一起。掰开卵会发现,卵内没有卵黄和卵白之分,均是淡黄色的胶状物质。王锦蛇的卵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卵为乳白色,每卵重约40~55克,卵小者也有30~38克,孵化期长达40~45天左右。据观察,王锦蛇产卵后盘伏于卵上,似有护卵行为。但人工养殖王锦蛇,重视的还是人工孵化。王锦蛇孵卵技术同其他蛇类一样,只是孵化天数不同而已。人工孵化王锦蛇卵,大多采用缸孵法。蛇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20~30℃。如果温度过低,孵化时间将会延长;温度偏高,虽可以缩短孵化期,但容易形成畸形的幼蛇。
请问这是什么蛇
图片不清晰
可能是
王锦蛇属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且无毒,食谱广泛,野外捕食鼠、鸟、鸟蛋及其他小型动物。中国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南部(以前分布较多,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等,现在较为少见)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国外分布于越南、日本(均有记录)。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垂直分布范围:300~2300m。
中文学名
王锦蛇
拉丁学名
Elaphe carinata
别 称
菜花蛇
或者
黑眉锦蛇(拉丁名:Elaphe taeniura)是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黑眉锦蛇别名家蛇﹑秤星蛇﹑菜花蛇(虽王锦蛇也称菜花蛇,但四川、贵州一带称黑眉锦蛇为菜花蛇)﹑黄颌蛇﹑枸皮蛇﹑黄喉蛇﹑慈鳗﹑黄长虫﹑广蛇等。
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由于该蛇具有较大药用价值,常被人类捕杀,数量不断锐减。另外黑眉锦蛇现发现共有9个亚种分化。黑眉锦蛇性情较为粗暴。适应力极强,活动因产地不同不分白昼。从深达300米的地下洞穴,到喧嚣的城市郊区;从高湿的热带雨林到半干旱的沙质荒野,分布之广让人惊叹。
拉丁学名 Elaphe taeniura 别 称 眉蛇,家蛇,锦蛇,称星蛇,花广蛇
王锦蛇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王锦蛇
之所以取名叫王锦蛇其主要原因是该蛇的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故有“王蛇”之称。王锦蛇的身体呈圆筒形,体大着可达5~10千克。
王锦蛇的头部、体背鳞缘为黑色,中央呈黄色,似油菜花样,体前段具有30余条黄色的横斜斑纹,到体后段逐渐消失。腹面为黄色,并伴有黑色斑纹。尾细长,全长可达2.5米以上。成蛇与幼蛇的色斑差别很大,头上没有“王”字形斑纹,往往被误认为是其他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