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中国珍稀野生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级别: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中国珍稀野生两栖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国际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华盛顿公约》。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待定(I)
特有种:是大鲵
濒危等级:濒危
保护措施:人工饲养,人工繁殖,国家级等级,已有保护区。
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国大鲵是二类保护动物,其经济价值高,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因而颇受社会各界关注。
大鲵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现代临床观察发现,大鲵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着疗效。同时,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扩展资料:
野生娃娃鱼,又名大鲵,学名为Andriasdavidianus,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属于隐鳃鲵科,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以及珠江流域。
形态特征:
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大鲵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大鲵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野生娃娃鱼
娃娃鱼是哺乳动物吗
娃娃鱼不是哺乳动物,是两栖动物。
娃娃鱼的学名叫大鲵,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是现存最大的一类两栖动物。
娃娃鱼成体一般全长582~834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米以上。娃娃鱼在水中产卵,卵在水中孵化。刚孵化出的幼体头部两侧有三对外鳃,肺还没有发育,只能在水中生活。长到约20厘米长度时,外鳃逐渐退化消失,肺发育,就可以到陆地上生活了。但它们的肺发育不完全,还需要皮肤进行辅助呼吸。
娃娃鱼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白天常卧于洞穴内,很少外出活动,夏秋季节,也有白天上岸觅食或晒太阳的习性。大鲵一般夜出晨归,常住一个洞穴。捕食主要在夜间进行,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可猎动物经过,突然张嘴捕食。大鲵的牙齿很小,但又尖又密,咬肌发达,猎物一旦被咬住很难逃脱。但它们不能咀嚼,只会将猎物囫囵吞下。主要捕食水中的鱼类、甲壳类、两栖类及小型节肢动物等。
大鲵常将头部伸到水面进行呼吸,皮肤也是它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在含氧量较高的水中,大鲵可较长时间伏于水底不浮出水面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