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菌素,莫西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都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如下:
1、塞拉菌素
由基因重组的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 sav ermitilis)新菌株发酵而成的一种阿维菌素类抗生素,是美国辉瑞公司最先研制的抗动物体内、体外寄生虫药。
其对很多寄生虫都有广泛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包括蚤类、疥螨、蜱、钩虫、虱、线虫和犬恶丝虫等,由于使用方便、疗效较好、毒性小等优点。
虽然塞拉菌素对部分线虫(如捻转血矛线虫)驱杀效果不及其他阿维菌素类药物(如伊维菌素和多拉菌素),且在抗鼠和兔的寄生虫感染上存在着疗效和安全上的不 足等问题。
但该药治疗犬和猫的蚤(猫栉首蚤和犬栉头蚤)、螨、蜱及一些体内线虫(蛔虫和钩虫)感染有着优于其他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效果,并且其在预防犬、 猫的犬恶丝虫感染上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因此,塞拉菌素在宠物界很受欢迎,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宠物抗寄生虫药物 。
塞拉菌素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其化学名为25-环已烷基-25-去(1-甲丙基)-5-脱氧-22,23-二氢-5-(肟基)-阿维菌素B1单糖,它与其他阿维菌素类抗生素的最大区别是在C5位置上的取代基为肟基,其分子结构中具有较强的亲脂基团,脂溶性较高,水溶性较差。
作为一种优良的宠物用抗寄生虫药物,其剂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塞拉菌素制剂共有3种剂型:透皮剂、口服剂和注射剂。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产品为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供外用的塞拉菌素透皮剂,中文商品名为“大宠爱”,该制剂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该药在 2006 年8月份正式获得农业部批文,获准进入中国宠物市场,该药目前主要被开发为犬猫专用的透皮制剂。
2、莫西菌素
莫昔克丁是一种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半合成单一成分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尼莫克汀的衍生物。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由两大类组成,即阿维菌素类和米尔贝霉素类。
应用领域莫昔克丁开始作Chemicalbook为兽用驱虫药使用。作为新一代驱虫药物,莫昔克丁能够高效的杀灭线虫和体表寄生虫,同时对动物有很好的安全性。它在用药剂量、剂型开发、耐药性和体内药物分布等方面优于伊维菌素。
3、伊维菌素
也称为爱获灭,是一种阿维菌素家族有效抗多种寄生虫的治疗药物,其适用于治疗头虱、疥螨引起的疥疮,蟠尾丝虫症(河盲症),线虫感染,班氏丝虫感染导致的象皮病等。伊维菌素可以涂抹于皮肤或是口服,但应避免接触眼睛。
常见的副作用包含眼睛红痒,皮肤干燥与灼烧感。目前尚不清楚在孕期中使用是否安全,但是在哺乳期使用似乎尚可。其作用机制是使增加无脊椎动物的细胞壁可透性,导致他们死亡。
4、多拉菌素
商品名为“通灭”(Dectomax),是一种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的兽药,以治疗牛只身体内的寄生虫,比如: 线虫、肺线虫、眼丝虫等的幼体,这些生物可令牛只罹患虱寄生及毛囊虫病。
多拉菌素可用于治疗和控制动物的体内(例如:肺线虫或肠胃线虫)及体外寄生虫(例如:蜱或疕等)。
多拉菌素是伊维菌素(ivermectin)的衍生物,由阿维链霉菌新菌株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广谱抗寄生虫药。
治疗包括下列各物种: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Ostertagia、Trichostrongylus、Cooperia及Oesophagostomum 等各属物种。
以及Dictyocaulus viviparus、Dermatobia hominis、微小扇头蜱(Boophilus microplus)及 Psoroptes bovis等多种内外寄生虫。可供注射或以 5-mg/mL 溶液作外用药物使用。
狗打多拉菌素打多了会不会死
得看是啥犬种,多拉菌素是阿维菌素的第三代衍生物。柯利犬种是不能注射阿维霉素以及其衍生药物的(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对柯利犬有极强的致敏性,最严重时危及生命。
柯利系犬常见的有——边牧、苏牧、喜乐蒂、古牧、柯基、长须牧羊犬等。而例如常见的萨摩耶、金毛、拉布拉多、贵宾等非柯利犬常见犬,是可以注射阿维系列药物的。
猪场驱虫用阿维菌素怎么用最好
当前,规模化猪场不同程度感染寄生虫,据调查显示:食道口线虫感染率最高达到87%,蛔虫36%,后圆线虫25%等。在南方3个猪场调查,发现4477头猪中疥螨感染率达45.8%。由于疥螨导致过敏性瘙痒,引起猪采食量减少,部分仔猪变成僵猪。猪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蛔虫感染,不但消耗了大量的饲料,而且还造成仔猪移行性肺炎和腹泻。苍蝇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养猪户,不但传播疾病,还令人畜不安。有效地制定驱虫灭蝇措施,减少猪场的损失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驱虫是提高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率的重要措施。
在实际生产中应采用正确的驱虫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驱虫效果,一般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科学选用驱虫药
目前,对猪场危害较大的寄生虫主要有疥螨、鞭虫、蛔虫、圆线虫、蚤、蚊、蝇等。猪场驱虫药使用原则:1.1选好时间,全群覆盖驱虫,经常阶段性、预防性用药,防止再感染。1.2了解寄生虫生活规律,选好驱虫药、驱虫方法,最好选用功能全面的复方药。猪场应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在猪场使用效果较好的驱虫药主要有多拉菌素、伊维菌素、芬苯达唑、阿苯达唑及新型的伊维菌素和芬苯达唑复方驱虫药等。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等幼虫、毛首线虫等则效果较差,而芬苯达唑、阿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球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所以应选用复方的驱虫药进行驱虫。如果发现猪囊虫,可选用吡喹酮或用槟榔进行驱虫。
驱虫时间要合适
仔猪在42~56日龄时进行第一次驱虫,可连用5~7天。由于疥螨从虫卵到幼虫的发育时间约为12天,用药后可将成虫、幼虫和若虫杀死,但虫卵没死,药效过后虫卵孵化出的幼虫发育成若虫或成虫,就会造成再次感染。因此应在第一次用药结束后的7~10天,再投药1次,连用5~7天,将由虫卵孵化发育的幼虫杀灭,才能彻底解决疥螨问题。早期驱虫可以明显提高子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率。
仔猪感染寄生虫的主要来源为母猪以及其接触的环境,在母猪产前驱虫,切断母猪和子猪间的寄生虫传播环节,对整个猪场寄生虫的成功控制极为关键。怀孕母猪可在产前2周进行驱虫,每吨饲料中拌药700克,让猪自由采食,连用5~7天。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母猪饲料中同时使用安全性能较高的驱虫药物和抗生素进行驱虫和疾病预防。
在潮湿天气(如春、夏季)比较容易发生疥螨病,应提前加以预防,生长育成猪也应该驱虫,可在4月龄时,按上述要求重复驱虫1次。
种公猪在每年2、6、10月分别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驱虫。引进种猪时及后备猪转入生产区前应进行驱虫。
驱虫方法要正确
喂驱虫药前应先停喂一餐,使拌有药物的饲料能让猪一次全部吃完,以节省药物和提高疗效。对20日龄以下的猪最好暂不使用驱虫药。 注意仔细观察驱虫效果
驱虫药物对疥螨的药效并非立即起作用,一般须在投药后2周才可见到较明显的效果。给猪驱虫时,应仔细观察。若猪出现中毒如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将猪赶出栏舍,让其自由活动,缓解中毒症状;必要时可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品解救。
猪群驱虫有效方法
1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卫生。猪栏、自动式鸭嘴式饮水器、饲料运输车、容器等每天要清洗,防霉防污。驱虫后应将驱虫后的粪便清扫干净堆积起来进行发酵,或焚烧或深埋;一般在56~70摄氏度的温热作用下,经过一个月左右可全部杀死粪便中的虫卵和幼虫等。以防排出的虫体和虫卵被猪吃了而重新感染。
2 猪场寄生虫控制的首选药物是阿维菌素(也可用伊维菌素),安全可靠,可用于围产期驱虫,且只用一种药物即可驱除猪体内外主要危害性寄生虫。每年春季和秋季对全场猪各应用一次药物,按每千克拌入1.5~2.0克阿维菌素(0.2%)粉剂,自由采食,连用三天。
3 仔猪在20~30日龄、60~70日龄各驱一次,第一次按阿维菌素0.5克/千克的比例拌料,第二次按1.0克/千克的比例拌料,自由采食,连用三天。所有仔猪在转群时用药一次。65~75日龄的猪在转群前,也可用复方敌菌净片按每千克体重1片拌料喂服,每天1~2次,连喂2天,可防治猪弓形病,兼有防治感冒的功效。对20日龄以下的猪最好不用药,如一定要用,需准确计算。
4 对育肥猪,每45天用盐酸左旋咪唑片(5~10毫克/千克体重)驱虫一次,可驱除胃食肠道线虫病、贤虫病、网尾线虫病。
5 对后备母猪,配种前1~2周用阿维菌素驱虫一次。怀孕母猪,产前1~3周驱虫一次。
6 对种公猪,每季度驱虫一次,用左旋咪唑片剂,每千克体重8~10毫克。
7 如有吸虫、绦虫可选用丙硫苯咪唑。
8 新购进的猪只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治疗二次(每次间隔104天)后,并隔离饲养至少30天才能和其他它猪并群饲养。
9 对螨、虱等体外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场,每季度用阿维菌素驱虫一次,首次用药两周再用药一次。同时应注意环境用药,同步杀虫。也可每月用一次有效浓度的双甲脒喷雾猪体及圈舍。
10 注意环境杀虫,用0.1%~0.2%敌百虫溶液喷洒猪舍、运动场、墙壁、饲槽、饮水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