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鹦鹉鱼身上有白霜是什么原因
鹦鹉鱼身上有白霜可能是是患水霉病。这种病是会传染的。
1、水霉病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病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2、症状和病变
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3、治疗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C、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招财鱼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拓展资料:
红鹦鹉鱼饲养注意事项
1、不能混养
红鹦鹉鱼不能和其他鱼混在一起。 如果不这样做,很容易被吓到。 红鹦鹉鱼被吓,往往会变轻变瘦。 由于红鹦鹉鱼很活跃,容易活动,因此最好在水槽中留下充分的运动空间。 鱼太多是不可取的。
2、喂食。
如果想让红鹦鹉鱼变得五颜六色,可以在鱼市场上购买色素饲料,偶尔喂食虾。 虾中的翡翠使红鹦鹉的颜色更加鲜艳。
3、水温。
平时需要注意水缸的水温,一般适合28度。 通过控制水温,可以在保持鱼的颜色鲜艳的同时,防止因霉菌感染而导致的鱼死亡。
4、光照。
水缸的位置最好每天照射2~3个小时。 如果没有放置水槽的光的条件,用15度的紫外线灯一天可以照射几个小时。 良好的光条件对水中细菌的杀菌有效。
5、水质。
养鱼要注意水质。 一般来说,建议每4天洗一次水缸。 否则,细菌过度繁殖会对红鹦鹉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水槽没有被清洗,可以每天更换水槽四分之一的水来保持新鲜的水。
鹦鹉鱼得白点病怎么办
把鱼缸温度升高到30度,30度白点病的细菌就不能存活,最多三天就好了,另外加粗盐或海盐,起到杀菌作用,换部分水,用凉白开,24小时开氧气,也可以的,但是要注意鹦鹉是高氧鱼,一定不能让它们缺氧,否则很快就死掉的。
鹦鹉鱼得了白点病可按鱼的白点病治疗。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
1.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严重的全身似洒满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尾部下容易流行。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严重时,药物无效,会大批死亡。要及早治疗。
2.鹦鹉鱼是热带鱼可升高水温达到根治的效果,升高水温达30-32度5-7天就能根治此病。
3.也可用药物治理,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3小时。当病鱼症状消失后,要及时更换新水,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温,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到32℃,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用1%盐水或庆大霉素浸泡15分钟左右,一天一次,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均可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