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和蝗虫有什么区别?蝗虫有哪些危害

admin|
170

蚱蜢和蝗虫有什么区别

蚂蚱较小,蝗虫较大,蚱蜢也即是蚂蚱 蚱蜢(zhameng)(Acrida)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我国常见的为中华蚱蜢(Acridachinensis),雌虫较雄虫大,体绿色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札札”声音。如用手握住2条后足,可作上下跳动。咀嚼式口器,为害禾本科植物。多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南方各省分布较多。 蝗虫(huang)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体躯一般细长,分头、胸、腹3部分,体表包有1层坚韧外骨骼。体色有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强大,适于跳跃。雌虫较大,身体末端具有短而弯曲的产卵器,以此凿土产卵。卵成块。不完全变态,若虫一般称为“蝻”。刚孵化出的若虫无翅,仅能跳跃,故俗称“跳蝻”,需经5次蜕皮逐渐发育成具有2对翅的成虫。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食性相同,食量很大,主要为害禾本科植物。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1万余种,我国有300余种

蝗虫有哪些危害

蝗虫的危害有啃食作物,遗留虫卵造成二次伤害,造成农作物恢复困难。

1、啃食作物  

蝗虫对于农作物的啃食算是比较恐怖的,其啃食不像其它的虫害,它们会直接啃食到根系为止,通俗点就是说土层以上基本不会有什么残留。而蔬菜一般都是比较鲜嫩的的,树木都能啃的只剩下主要枝干,那么蔬菜是基本什么都留不下来的。

2、遗留虫卵造成二次伤害

蝗灾成型后为了生存,蝗虫会向着周围扩散,而这个期间它们基本都是在不停进食的。在向周围扩散的过程中,它们会在各个地方产卵,持续扩散种群,这就是为什么蝗虫形成的灾害队伍会越来越大的原因。

当蝗虫有了充足的食物以后,其繁殖效率是非常可怕的,加上小蝗虫长大也快,这些遗留的虫卵孵化慢的就会造成二次伤害的。

3、造成农作物恢复困难  

这个对于种植户而言确实影响较大的,蝗灾过后残留的土地基本没有什么好的植物,基本都是只剩下根系。

对于果园种植户而言,这些果树基本废了一半,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让其恢复,对于蔬菜种植户而言,就要准备重新种植,这中间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投资打了水漂,大家还要准备新的资金来恢复,难度就更大了。

扩展资料

蝗虫的防治方法:

1、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2、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3、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利用好当地优势天敌,发挥其自然控制蝗虫种群的能力。

4、农林牧渔综合开发。对重点内涝蝗区可采用“上粮下鱼”的农业综合开发措施,抑制飞蝗种群密度。对较稳定的蝗区,可通过飞播牧草、定期放牧、加强草场管理等措施,提高植被的覆盖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蝗虫

蝗虫、蚂蚱、蚱蜢、蛐蛐、蝈蝈、蟋蟀 有什么区别

蛐蛐=蟋蟀。蝗虫=蚱蜢。

区别:

1、属性不同:蝗虫,蛐蛐和蝈蝈属直翅目。蚂蚱植食性昆虫。

2、外形不同:蝈蝈个子较大,外形和蝗虫相像,身体草绿色,触角细长。蟋蟀体长大于 3mm,缺少鳞片,触角丝状,长于身体。蚂蚱口大、下巴发达。蝗虫体长雌性21~31mm,雄性26~39mm。体背灰褐色;腹部和各脚绿色。

3、食物不同:蝗虫食物范围广,可取食小麦、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蚂蚱以植物叶片为食。蟋蟀穴居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蝈蝈喜欢吃瓜果、豆类等。

扩展资料:

蝗虫的危害防控:

农业防治:蝗虫的农业防治主要方法可以归结为三种。

1、减少食物源:很多种蝗虫都吃玉米、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因此在蝗虫发生地尽量多种植大豆、苜蓿、果树和其它林木,则可以防治蝗虫。

2、减少生存地:有些蝗虫发生地地势较低,可以把这样的地块改造成池塘,养鱼、养虾,这样可以使蝗虫的生存地大大减少,也会较好地防治蝗虫。

3、减少产卵地:有些蝗虫喜欢在干燥裸露的地块产卵,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增加植物的数量,使植物覆盖度达到70%以上,这样地块就不适于蝗虫产卵了,也就可以减轻蝗虫的危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蝈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蛐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蚂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