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的所在地
白鳍豚 白鳍豚又叫白豚、白,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湖北段、安徽段和江苏段的干流之中。白鳍豚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眼小而退化,声纳系统特别发达,能够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背鳍呈三角形,鳍肢与尾鳍都向水平方向平展。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新生幼兽的体色比成体深。截止到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白鳍豚体长253 cm,重237 kg最大雄白鳍豚体长216 cm,重125 kg。白鳍豚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更加明显,每群一般2~6头。白鳍豚对于水质和水文条件要求比较高,一旦生活区域内的水质或水文条件发生变化,很快就迁移到其他区域。白鳍豚以鱼类为食,两年繁殖一次,每胎一仔,出生时的白鳍豚体长只有80 cm左右。白鳍豚的种群数量很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长江里的大熊猫”之称,亟待加强保护。
白鳍豚是什么样生长在哪里
白鳍豚(bái qí tún)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鳍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白鳍豚孤单身影至今的白豚古老的遗生物。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鳍豚)中疑为已灭绝的一种。 由于数量奇少,白鳍豚不仅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鳍豚科。鲸目白鳍豚科白鳍豚属的唯一种。 体长2米,体重100~200千克。嘴部狭长,像鸟的嘴巴那样,约有30厘米,上下颔两边密排着130多颗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圆形隆起。皮肤细腻光滑,背面是浅灰蓝色,腹面是白色,体表呈流线形,前肢为鳍肢,背鳍呈三角形。后肢退化,尾部未端左右平展,分成两叶,呈新月形。有一个长园形凹穴状的鼻子或呼吸孔长在头顶的左上方。眼睛只有绿豆粒一般大小,已经退化,位于嘴角的后上方。耳朵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洞,位于眼的后方,外耳道已经消失。编辑本段进化史 根据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化石考证,白鳍豚在第三纪中新世及上新世就已经出现在长江流域。1981年9月,中国地质学家在广西桂平发现了一块下颌骨化石片段。这件下颌骨化石属于一种古老的白鱀豚,称为原白鱀豚。化石记录着原白鱀豚在大约2000多万年前的古老性状,与现今的白鱀豚相比变化不大。白鱀豚依然保留着不少原白鱀豚的骨骼位置。白鱀豚之所以进化缓慢,可能是因为过去的生存竞争或环境变化较少的缘故,从而保留了祖先的古老形状,因此被称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如果不是很大的生态变迁,它是不会灭绝的。编辑本段身体结构 白鳍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白鳍豚的视力几乎为零,依靠回声定位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在生物学、仿生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研价值。但白鳍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鳍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鳍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鳍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鳍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15千米的游速。 白鳍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所以它的视觉和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接收信号来识别物体。白鳍豚的上呼吸道有着三对独特的气囊与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鳍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白鳍豚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的等待着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它又会在收到回声后的不久发出新的一对声音,稍候又安静一阵等待回声。第二次回声收到后,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游动的方向与速度,白鳍豚就是这样如人造声纳般的做回声定位。用这独特的声纳系统,它时常还可以在江底的淤泥中捕捉食物,也可以发出人耳听不见的高频率音波,与十多千米外的同伴联系。 白鳍豚的大脑表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量的0.5%,其中平均一只重95千克的雄豚。大脑重470克。 2011年8月3日“寻找江豚最后的避难所——铜陵站”仪式启动。8月3日上午,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12名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使者齐聚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里隆重举行2011年“寻找江豚最后的避难所——铜陵站”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