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是什么动物?娃娃鱼的学名叫什么

admin|
236

娃娃鱼是什么动物

娃娃鱼,即大鲵,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

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栖息地的破碎化和片断化引起中国大鲵的地理分化和遗传结构变异,是导致该物种濒临极危的主要原因。

扩展资料:

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

大鲵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娃娃鱼

娃娃鱼的学名叫什么

娃娃鱼的学名叫中国大鲵。

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是,大鲵的声音很像婴儿的哭声,而它的外形又像鱼,所以被称为娃娃鱼。由于大鲵对生活的环境要求很高,只存在于水质清澈的山区溪流中。它白天藏身于洞穴中,只在晚上才出来活动,身体又大多呈灰褐色,因此,过去在野生条件下,人们很难确切地听到它的声音。

传说中的像婴儿一般的啼哭声,最初是来自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其上记载:“龙侯之山……泱泱之出水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后来,《史记》、《水经注》等也多有描述。加上民间的传说,也就慢慢流传至今。

近来,人工养殖大鲵已经在不少地方形成气候,所以,人们也有机会近距离地听一听这种珍稀动物发出的声音。根据科学家对大鲵在自然状态下的鸣叫和在电刺激中脑诱发下的鸣叫结果分析,大鲵的发声频带范围窄、基频高、谐波成分少、持续时间短,基本上比较单调,也没有婉转的声音,多集中在单音节的“唧——唧”声,在惊恐状态下,其声音持续时间会稍微长一些。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大鲵短促的声音和婴儿婉转的啼哭声在声谱的对比上差异很大,事实上,这也与大鲵发育很不完全的喉部结构相一致。

扩展资料

中国大鲵活动在清澈、低温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栖息在泥中或者阴暗的岩石缝隙中。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每个洞穴一般仅有一条。洞的深浅不一,洞口比其身体稍大,洞内宽敞,有容其回旋的足够空间,洞底较为平坦或有细沙。

大鲵是肉食性动物,属于水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幼鲵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如丝蚯蚓、水蚤、昆虫幼虫以及水生的蟹类、虾类的幼体为食,成年鲵则以食鱼、虾、蛙、螃蟹、蝌蚪、蛇、甲鱼、水鸟、水生昆虫为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主要摄食各种鲜活鱼虾。

大鲵属于两栖纲的隐鳃科动物,一共有3个种,一个是中国大鲵,一个是日本大鲵,还有一个是美洲大鲵。它们的头和身体扁平,有一个大大的嘴巴,体长可以达到1米以上,体重也可达50千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大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