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什么动物?哪些动物是两栖动物(有代表性)

admin|
211

世界上有什么动物

1亚界(Agnotozoa)1.1扁盘动物门(Placozoa)1.2古杯动物门(已灭绝)1.3中生动物门(Mesozoa)2侧生亚界(Parazoa)2.1海绵动物门(Porifera)3真后生动物亚界(Eumetazoa)4辐射对称动物(Radiata)4.1刺胞动物门(Cnidaria)4.2栉水母动物门(Ctenophora)5两侧对称动物(Bilateria)6原口动物(Protostomia)7扁形动物超门(Platyzoa)7.1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7.2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ha)7.3颚胃动物门(Gnathostomulida)7.4微颚动物门(Micrognathozoa)7.5轮虫动物门(Rotifera)7.6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7.7环口动物门(Cycliophora)8蜕皮动物超门(Ecdysozoa)8.1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8.2舌形动物门(Pentostomida)(或五口动物门)8.3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8.4有爪动物门(Onychophora)8.5鳃曳动物门(Priapulida)8.6动吻动物门(Kinorhyncha)8.7铠甲动物门(Loricifera)8.8线虫动物门(Nematoda)8.9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9冠轮动物超门(Lophotrochozoa)10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a)10.1内肛动物门(Entoprocta)10.2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10.3苔藓动物门(Bryozoa)(或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10.4帚虫动物门(Phoronida)10.5轮形动物门(Rotifera)10.6环口动物门(Cycliophora)11担轮动物(Trochozoa)11.1螠虫动物门(Echiura)11.2纽形动物门(Nemertea)11.3环节动物门(Annelida)11.4须腕动物门(Pogonophora)11.5星虫动物门(Sipunculida)11.6软体动物门(Mollusca)11.7古虫动物门12后口动物总门Deuterostomia12.1毛颚动物门(Chaetognatha)12.2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12.3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12.4异涡动物门(Xenoturbellida)12.5脊索动物门(Chordata)

哪些动物是两栖动物(有代表性)

迷齿亚纲:最古老的两栖动物,早期两栖动物的主干,生存于泥盆纪到白垩纪,其中包括爬行动物的祖先。壳椎亚纲:古老而特化的早期爬行动物,仅生存于石炭纪和二叠纪。滑体亚纲:丛三叠纪延续到现代,包括所有现存的两栖动物,分为无足目、有尾目和无尾目。无足目Apoda(蚓螈目Gymnophiona):无足而形态习性均似蚯蚓的两栖动物,可能历史悠久,但是可靠的化石仅为新生代,现代分布于澳洲以外的热带地区。吻蚓科Rhinatrematidae:最原始的蚓螈,分布于南美洲。鱼螈科Ichthyophiidae:较原始的蚓螈,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是中国仅有的蚓螈。盲尾蚓科Uraeoptyphlidae:分布于印度,介于进步和原始的蚓螈之间。蠕蚓科Scolecomorphidae:分布于赤道非洲的进步的蚓螈。真蚓科Caeciliidae:进步的蚓螈,是蚓螈目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科,分布于热带美洲、赤道非洲、印度和印度洋岛屿中。盲游蚓科Typhlonectidae:唯一的水生蚓螈,分布于南美洲。有尾目Caudata:终生有尾的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区别不大,包括各种鲵和蝾螈,出现于侏罗纪,现在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特别是北美洲,其次是东亚和欧洲,可分为原始的隐鳃鲵亚目和进步的蝾螈亚目。两栖动物隐鳃鲵亚目Cryptobranchoidea:主要分布于东亚的原始的有尾两栖动物。隐鳃鲵科Cryptobrachidae:2属3种,即北美的隐鳃鲵(美洲大鲵)和中国和日本各一种大鲵。小鲵科Hynobiidae:8属30余种,包括小鲵、北鲵、山溪鲵等,主要分布于东亚,北可到北极圈,西到伊朗,我国种类特别丰富。蝾螈亚目Salamandroidea:主要分布于北美洲的进步的有尾两栖动物,其中部分成员是高级类型还是原始类型尚不明确。鳗螈科Sirenidae:特产于北美洲,身体细长,没有后肢。两栖鲵科Amphiumidae:特产于北美洲,生体细长似鳗,四肢很小。洞螈科Proteidae:包括欧洲的洞螈和北美洲的泥螈,终生有外鳃的水生两栖动物。钝口螈科Ambystomatidae:特产于北美洲的穴居蝾螈,其中有些种类可终生保持幼体特征,生活于水中。两栖动物陆巨螈科Dicamptonidae:特产于北美洲的穴居蝾螈,与钝口螈比较相似。无肺螈科Plethodontidae:有尾亚目中的最大一科,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少数分布于欧洲和中南美洲,也是中南美洲仅有的有尾亚目。蝾螈科Salamandridae:分布最广泛的有尾两栖动物,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也见于北非和北美。无尾目Anura:包括各种蛙和蟾蜍,幼体和成体区别甚大,仅蝌蚪有尾。出现于三叠纪,现代绝大多数两栖动物均属此类,世界性分布,但在拉丁美洲最丰富,其次是非洲。无尾目可分为始蛙亚目和新蛙亚目,或进一步将始蛙亚目划分为始蛙亚目、负子蟾亚目和锄足蟾亚目。对于科的划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始蛙亚目Archaeobatrachia滑蹠蟾科Leiopelmatidae:最原始的无尾目,包括新西兰的滑蹠蟾和北美洲的尾蟾,二者有时列为单独的科。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中国最原始的无尾目,包括铃蟾和盘舌蟾,二者有时列为单独的科。负子蟾亚目Pipoidea:负子蟾科Pipidae:原始的无尾目,包括南美洲的负子蟾和非洲的爪蟾。异舌蟾科Rhinophrynidae:仅以墨西哥的异舌穴蟾为代表,有时被并入负子蟾科。负子蟾锄足蟾亚目Pelobatoidea锄足蟾科Pelobatidae:包括锄足蟾和角蟾,二者有时列为单独的科,其中角蟾在我国特别丰富。合附蟾科Pelodytidae:在欧洲和高加索地区各有一种,有时被并入锄足蟾科。两栖动物新蛙亚目Neobatrachia细趾蟾科Leptodactylidae:两栖动物的最大一科,包括多种似蛙和蟾蜍的动物,分布于南美洲。龟蟾科Myobatrachidae:分布于大洋洲,是细趾蟾在大洋洲对应的成员。塞舌蛙科Sooglossidae:分布于塞舌尔群岛,分类地位不定,可能与龟蟾有一定亲缘关系。沼蟾科Heleophrynidae:分布于非洲最南部,分类地位不定,可能与龟蟾有一定亲缘关系。雨蛙科Hylidae:两栖动物的第二大科,分布广泛的树栖蛙类,多数分布于美洲,其次是大洋洲,其中大洋洲的成员有时单列为一科。附蛙科Centrolenidae:拉丁美洲的小型树栖蛙类。疣蛙科Allophrynidae:南美洲的小科。短头蟾科Brachycephalidae:南美洲的小科,体型微小。达尔文蛙科Rhinodermidae:南美洲的小科。多指节蟾科Pseudidae:南美洲的小科,即著名的不合理蛙,蝌蚪要比成蛙大很多。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拉丁美洲的小型蛙类,以毒性强烈著称。红背箭毒蛙蟾蜍科Bufonidae:分布广泛的大科,但不出现于澳洲、马达加斯加和一些大洋岛屿。蛙科Ranidae:分布最广泛的两栖动物,几乎遍及各大洲,也出现在一些岛屿上,最北达到北极圈,而在澳洲则只出现在最北方。树蛙科Rhacophoridaae: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的树栖蛙类,形态习性接近雨蛙,但亲缘关系接近蛙科。非洲树蛙科Hyperoliidae:非洲及附近岛屿的树栖和路栖蛙类。节蛙科Arthroleptidae:非洲的蛙类,有时被并入蛙科。姬蛙科Microhylidds:一大科分布广泛的小型蛙类,包括两栖动物中最多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