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头龙有哪些别称
肿头龙的身体结构粗壮,也是用后腿走路的。它的头骨顶部出奇地肿厚,在脑的上方,有两、三寸厚的骨头形成巨瘤,所以它得了一个绰号,叫“圆头龙”。由于头骨的肿厚隆起,头骨上的颞颥孔也随之消失或闭塞,因此,头骨的重量增加了。那么,它为什么在适应中会变成这种样子?有人认为这种头骨是肿头龙搏斗时的“撞锤”,为的是求偶。我们可以想像:在白垩纪晚期的森林中,传出了顶撞和撕裂的巨响,那就是肿头龙正在与它的情敌搏斗。我国安徽、山东等地发现过肿头龙。
肿头龙的基本简介
厚头龙(属名:Pachycephalosaurus)又名肿头龙,在希腊文意为“有厚头的蜥蜴”,属于厚头龙科,生存于晚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的北美洲。化石已在蒙大拿州、南达科他州、以及怀俄明州等地发现。厚头龙是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目前仅发现一个头颅骨与少数颅顶部分。厚头龙只有一个种,怀俄明厚头龙(P. wyomingensis)。同样发现于北美洲西部的Tylosteus,被视为厚头龙的异名。如同其他厚头龙科,厚头龙是种二足恐龙,具有厚颅顶,后肢长,前肢小。厚头龙目前已知最大型的厚头龙类,身长4.5到5米,重量可达2吨。根据传统的理论,厚头龙与其近亲,可能将它们的厚颅顶使用在物种内打斗上。但这个理论近年来遭到许多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