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动物尸体会产生更多的细菌和病毒吗?自然界的野生动物总会死去,那为什么很少见到尸体

admin|
127

死亡的动物尸体会产生更多的细菌和病毒吗


在古代的战争期间,有时会用动物或者人的尸体污染水源制造瘟疫,达到较快较隐秘地消灭敌人的目的,尸体确实存在传播疾病的可能,但尸体并不一定会产了更多细菌和病毒。

病毒和细菌绝大多数都缺乏运动能力,基本上是随遇而安的,它们感染人体也是随着空气中尘埃的飘散或者通过水体食物等感染人体,由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同的人类个体之间也有各种各样的接触,有些病原就会在接触的过程中从一个人的体表移动到另一个人身上,导致大量的人类个体感染。

细菌和病毒虽然很小,但是也需要摄入能量和物质,存活着的人体营养充足,给了细菌和病毒繁殖的好时机,但也有着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加上药物治疗,病原的数量可能被抑制,当人死亡以后,没有了药物和免疫系统的影响,人体内外的菌群种类的平衡会被打破,一些种类的病原会增多有些则会减少,加上人体的腐烂分解,部分病原确实会更多地繁殖,所以古代有时候会用大量动物或者人的尸体污染水源,可能导致病原的传播,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战争期间也时常发生瘟疫。

但更多的是病原可能会逐渐死亡,当人死亡之后,正常的细胞功能都会停止了,病毒这种依赖细胞才能繁殖的生物就没办法正常繁殖,只能暂时潜藏在人体残骸中,而人体有可能经过曝晒火烧暴露在空气中,会使病毒的数量有所减少。

细菌等微生物也需要人体不断地摄入物质和能量,死亡之后这种能量和物质的来源断掉了,靠着人体剩余的物质和能量也能繁殖,但是由于人体中携带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很多,会导致细菌发生种群内外的生存竞争,有害细菌的数量并不是都会增长的,古代人用尸首污染水源的做法恰好顺应了地球生物都离不开水的特点,使得细菌和病毒能够在水中存活,也可以随着水的流动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被更多的人接触到,而不同的人免疫力有强有弱,病原就可能入侵一些免疫较弱的人,然后通过感染者在人群中传播开。

动物对人的危害除了携带的细菌病毒,还有很多寄生虫,寄生虫是动物,有较强自主活动的能力,在动物死亡之后它们也缺少食物的来源,就可能到处乱跑,像老鼠身体上的跳蚤等是传播一些疾病的媒介,在老鼠死后跳蚤等寄生虫就四处跑,或者死亡或者找到合适的宿主继续寄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总的来说,动物死后尸体中的各种病原的数量并不都是增长的,病原感染人的关键是要有接触,而并非完全靠病原的数量,就像天花已经被人类消灭,一些实验室中依然存有天花病毒,科学家们还会拿天花病毒做一些实验,然而在周全的防护措施下,它们基本上不能直接接触到人类,也就无法造成感染。


自然界的野生动物总会死去,那为什么很少见到尸体


麻雀可能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一种鸟类了,它们分布范围非常广,种类也非常多,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我们见到的都是活蹦乱跳的麻雀,很少见到死亡的麻雀,那么问题来了,麻雀死亡后,它们的遗骸去哪里了?它们又能活多少年呢?

麻雀的体型较小,体长只有14公分左右,体重只有30克左右。体型较小的它们为了维持体温,对食物的需求量很大,每天都要外出觅食。

麻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超级强,是为数不多能够很好适应城市生活的一种鸟类。尽管城市里的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麻雀就是安全的,城市之中生活着许多它们的天敌。猫,就是其中一个。

无论是家猫还是野猫,都喜欢捕获鸟类为食。根据美国一项研究统计,每年由于流浪猫和散养猫导致的野生鸟类死亡数量,大约在13-40亿只左右,中值为24亿只。而和家猫生活在同一区域的麻雀就经常被猫捕食。

研究发现,只有1/4甚至更少的鸟类能活过1年,大多数麻雀还在幼崽期时就因为能量短缺、发育迟缓、天敌捕食等原因死亡。

麻雀的寿命一般为3年,但在寒冷的地区,麻雀的寿命会较长一些,只是生活在寒冷地区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寒冷的气温使得它们体温流失迅速,而它们又没有用于保暖的脂肪,只能依靠不停的进食和羽毛来防寒。一旦在寒冷的季节受伤,它们将很难撑下去。

据研究发现,在寒冷的季节,麻雀需要进食比平时多3倍的食物;除此之外它们还会选择群居的方式,共同栖息在同一棵树上,通过相互依偎来保暖。

为了保暖,麻雀会不停的将尾鳍处分泌的油脂涂抹到身体各个部位的羽毛上,这种油脂既可以防御,也可以帮助它们抗寒,尽管如此,它们在冬季生活的依旧比较艰辛。

尽管麻雀的数量如此之多,每年也会有大量麻雀死去,但麻雀的尸体依然非常少见。首先是因为麻雀虽多,但远远没有达到泛滥成灾的程度,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持续观测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其次,很多麻雀的死亡并不是因为寿终正寝,而是天敌的捕食等,比如:猫,蛇以及大型食肉猛禽都会攻击它们,当麻雀被天敌攻击后,它们的遗骸就不会留在地面上,而是进入到这些天敌的肚子中。

而且,即使一些麻雀因寿终正寝而死亡,它们的遗骸也很难在自然界中保留较长的时间,因为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是食腐动物,比如:流浪狗,流浪猫等,它们会迅速消灭麻雀的遗骸,同时也净化了环境,毕竟腐败的尸体会滋生各种微生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鸟会在城市的绿化带,公园,或者草地中死亡,麻雀的体型非常小,一团枯草、一片落叶都能将它们掩盖,所以我们看不到它们的遗骸非常正常。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28种麻雀(也有说27种),其中一部分麻雀能够适应城市生活。麻雀属于一夫一妻制的鸟类,但科学家们发现在城市之中一夫多妻制的现象也会存在,而且雄性会把两个家庭安排地非常近。

不过,雄性也不要开心地太早,雌性也会有外遇,据统计发现,有1/4的幼崽都不是它名义上的父亲所生。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雄性希望自己的后代越多越好,但由于雄性也要承担一部分养育后代责任,因此一夫一妻制比较常见,但偶尔也有极个别雄性拥有多个妻子。

雌性之所以出轨,是因为它每次只能生育数量有限的后代,为了提高幼崽的生存能力,它想要尽可能地让幼崽基因更加多样化。

麻雀每年可以繁殖多胎幼崽,每胎需要2周左右的抚养时间,等待幼崽长大离巢之后,它们就会再一次投入到生育后代的重任中。

尽管麻雀的繁殖速度较快,栖息地范围足够广,但现如今麻雀的数量依旧在不断减少。这是因为麻雀在幼崽很小的时候需要喂养幼崽昆虫,而现如今昆虫的减少使得它们能养育的后代数量减少。除此之外,它们的栖息地也正在发生改变,以至于环境中能容纳的麻雀数量不断减少。

虽然现如今麻雀没有灭绝的危险,但如果我们没有好好保护它们,在未来它们的数量也会不断减少,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