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哪部分有毒
蟾蜍的皮疣有腮腺内含有毒液。如煮吃蟾蜍,吃下它的有毒部分,或毒液直接接触伤口进入血液,均可引起中毒。亦有进食蟾蜍头、皮中毒者,可能由于其肉被毒素污染或其他部分(如肉及肝、卵等)也有毒素。据测定在蟾蜍卵中的蟾蜍毒素含量较肌肉高,毒力也强。
蟾蜍中毒,一般潜伏期为半小时至二小时左右,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口腔粘膜可出现白色斑块。呕吐物先为清水及食物,后因有血与胃酸及胆汁混合,会呈现黑绿色。
扩展资料:
蟾蜍种源可从野外捕获,也可以捞取卵块或蜊蚪进行饲养。每年春末夏初,5~8月份为蟾蜍的产卵季节。在气温升至6~8℃时,蟾蜍即开始雌雄抱对,人工养殖时雌雄比例比3:1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
温度在16℃时便可产卵。每次产卵量大约在5000枚左右。一般呈双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带内,卵带可长达几米,缠绕在水生植物上。人工孵化时水温应控制在10~30℃之间,以℃为宜。并随时注意调节水温。
苦遇寒流或暴雨天气,可用塑料薄膜覆盖。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常成群向一个方向游动。
蝌蚪池水深要保持在0.2~0.4m深,注意及时排水,水温在16~28℃时为生长发育最适温度,随着蝌蚪的生长变大,要注意及时分池,一般经过2个月后开始变态幼蛙。幼蛙饲养要注意密度不宜过大,每1㎡放养30~50只为宜。
要防止逃失和天敌侵害。在阳光强烈时,可以喷洒水以防皮肤干燥。在秋末即要为蟾蜍准备好越冬场所,可以在饲养池的角落处堆放干草使其越冬,北方寒冷可另建越冬温室或越冬深水池,池水应比冰冻层大1倍为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蟾蜍
蛤蟆有毒吗
蛤蟆也叫蟾蜍,它也是一味中药,但是不能随便吃,因为蛤蟆是有毒的,如果吃不当会有后果的,下面就把蛤蟆的一些知识介绍一下。功效作用蟾蜍也叫蛤蟆,属于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猴子、癞刺、癞疙宝。从蟾蜍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具有解毒散结、利水消肿、杀虫消疳的功效。1、解毒散结蟾蜍入药以后能解毒散结,用于疮痈肿毒的治疗,特别是人们出现痈肿疼痛以及咽喉肿痛等不良症状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中药蟾蜍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明显。2、利水消肿利水消肿是蟾蜍最主要的药用功效,能消除水肿,也能减轻水液滞留,并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平时人们出现身体浮肿、小便不利以及腹水等常见疾病时,也能用中药蟾蜍进行治疗,可使身体内的多余水分快速排出体外。3、杀虫消疳蟾蜍入药以后还具有一定的杀虫作用,它对多种高发的寄生虫疾病,都有明显治疗作用,能让身体内的寄生虫快速死亡并排出体外,对寄生虫引起的腹痛和其他不良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除此以外,蟾蜍还能治疗小儿疳疾,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治疗时必须注意药物用量,以免导致患儿中毒。营养价值蟾蜍耳后腺分泌物含胆甾醇、南美蟾毒精、日本蟾毒它灵、远华蟾毒精、沙蟾毒精。耳腺分泌物中的挥发性成分含壬酸、癸酸,少量正十八烷、正十九烷、正三十烷、二十一烷、十八碳二烯酸等。蟾蜍性味辛、凉,有微毒,入心、肝、脾、肺四经,可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适宜和禁忌适宜:心力衰竭、气管炎患者蟾蜍的蟾酥有强心功能,能有效的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蟾蜍的胆还有消炎的功效,尤其是治疗气管炎效果明显。 禁忌:表热、虚脱者蟾蜍是辛温之物,表热、虚脱者忌食,以免加重患者不适症状,影响病情控制。母婴宜忌孕妇应谨慎食用。蟾蜍有微毒,建议孕妇不要吃蟾蜍,可能会有小量的毒副作用。婴幼儿应谨慎食用。蟾蜍体内含有寄生虫或病菌,不宜食用,以免造成感染。温馨提示在夏、秋季捕捉蟾蜍,捕得后先采去蟾酥,然后将蟾蜍杀死,直接晒干;或杀死后除去内脏,将体腔撑开晒干。蟾蜍不可以直接食用,尤其是蟾蜍酥,如果食用不当,很容易引起中毒反应,因为它本身就是有毒的。其次,蟾蜍不能食用过量,因为它有增强心肌、排尿的功效,食用过量会导致心跳增快,进而导致心律紊乱。